撰書揭中共掠奪戰 法記者:北京無法讓我噤聲

董尼德(圖)表示,面對中共,台灣角色無比重 要,不僅因民主,也是由於半導體與台積電,並認為中共對台不會輕舉妄動。「中國大掠奪」將於7月中在台出版,為訪談與第一手調查的結晶。(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7 月 03 日訊】法國記者董尼德的「中國大掠奪」中文版將在台灣上市。他向中央社表示,中國背叛了世界,成為可怕的掠奪者,全球對中國的態度已完全改變;他分析中國面對強勢同盟,對台不敢輕舉妄動。
前法新社(AFP)駐北京記者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著作「中國大掠奪」中文版將於7月中問世。董尼德1984年起多次派駐中國,這本書是他田野訪談與第一手調查的結晶,實事求是解析「人類史上牽連最深遠的掠奪戰」,闡述中國如何透過損害人權、環境污染、技術轉移、影響力行動等掠取世界,成全球挑戰。
董尼德6月23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中國大掠奪」也將在印度、日本出版,其中一個原因是世界對中國的態度明顯不同。他以日本為例,去年前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日本二戰後不再對外使用武力的態度也因中國有了改變。

澳洲、東南亞、南韓也不例外。之前民調顯示,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南韓民眾的頭號敵人,「世界對中國觀感已出現180度大轉變」。
談到歐洲,董尼德說,中國10多年來嘗試迷惑中東歐,「但也完全結束了」,就連僅存親中的匈牙利也在國內面臨反中勢力;半數出口流進中國市場的德國過去對中國無能為力,然而去年上任的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出身綠黨,開始對中國強硬。
去年9月,法國國防部出資的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公布重量級報告「中國影響力行動 — 馬基維利時刻」(Les Opérations d'influence Chinoises – Un Moment Machiavélien),詳述中國如何滲透法國社會。
董尼德揭露,這份報告公布前送到時任外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手中,但內容太過震撼,最後是由總統馬克宏親自決定公開,「這顯示法國最高層級態度也已改變」。
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起,歐洲意識到各產業都太過依賴中國,加上中國嚴格封城,國際公司紛紛棄守,使中國失業率惡化,進一步導致經濟收入減少,公共支出卻擴大的「剪刀效應」,董尼德直言,「中國即將關閉」。
他跟記者說,過去世界對中國太過天真,從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為對抗蘇聯派季辛吉秘密出訪中國開始,以為中國會受外國影響而改變,甚至邁向民主;中國也在美國協助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承諾的自由貿易、開放市場,卻無一做到,「中國政權背叛了世界」。
美國最先醒悟,發現正在幫助中國成為自己的敵人,其他國家也逐漸覺醒。同時,許多非洲國家發現中國「一帶一路」是「負債陷阱」,更是「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宰制工具」。
董尼德告訴中央社,他認為中國不會攻打台灣。第一是由於台灣的覺醒,「台灣早已在準備,如今更是加快速度,政府更呼籲中國三思」。
第二個考量,則是「中國面對的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同盟」,中國船艦的軍事技術與日本有很大差距,更別提美國。「中國軍力真假新聞消息滿天飛,就是為了恫嚇台灣人」。
他認為面對中國,台灣角色無比重要,不僅是「台灣為華人世界的民主燈塔與希望」,也是由於牽動世界市場的半導體與台積電。
但若中國真的進犯台灣,歐洲將有何動作?董尼德坦言較難預測,畢竟台海較遠。但中國宣稱擁有南海主權,引發法國不滿,派潛艦出巡南海,一路北上台灣海峽與日本海域;英、德也有相似行動。
董尼德告訴記者,他曾真心喜愛中國,「看到中國變成這樣,我很傷心,中國精神與文化逐漸消失,只剩習近平思想作為信仰」。儘管他現在已無法再去中國,「但我不怕,北京無法讓我噤聲」。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中企買北達州農地 美議員憂空軍無人機技術外洩
2022-07-03 12:10:07媒體報導,一家中國企業最近在北達科他州美國空軍基地附近購買農地,由於這座基地擁有敏感無人機技術,國會山莊議員擔心北京以此為據點,進行間諜活動。
-
哪些台版書不能進中國?業者說標準越來越嚴
2022-07-04 20:49:31有中國的書店業者表示,現在要進口台版書,標準越來越嚴。以前只是特定作家如高行健的作品不能進,現在是擴大到特定出版社如八旗的作品都進不了中國。
-
降對中關稅?傳拜登政府分歧深 考慮雙軌並行
2022-07-03 19:55:03美國通膨飆升,減少對中國關稅能否舒緩消費者壓力成為白宮討論焦點,但拜登內閣似乎意見分歧。據傳美方正在考慮雙軌並行,意即削減部分消費品關稅,同時提高其他商品的關稅。
-
北京氣裴洛西訪台 大陸女權作家:只是表演而已
2022-08-03 19:36:56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跳腳並狠話說盡,台灣媳婦、中國女權作家上官亂表示,中共的強烈反應就是表演而已;也有異議人士說,中國戰狼只是紙老虎。
-
中共盧沙野稱「再教育」台灣 歐洲怒抨擊
2022-08-05 17:34:46中共駐法大使盧沙野3日晚間,就裴洛西訪台接受當地BFM電視台採訪,他提到若統一台灣將進行「再教育」的言論,引發歐洲各界批評與不滿。其中,歐洲議會安全與國防小組委員會主席洛瓦索在推特上寫道:「對於那些因裴洛西造訪台灣而感到憤怒的人,我建議他們把怒氣留給中共大使荒誕的言論,這令人憤慨。」法國國會議員貝茲提到,「中共大使平淡的表示台灣人將被再教育。在中共,再教育營被稱為勞改。隨意關押的集中營,上百萬人喪命。」,議員博帝則抨擊,「中共駐法大使的言論絕對不能就這樣過去,這番話徹底令人震驚、引起公憤。」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說香港加油遭攻擊 張學友:盼大陸網友以理服人
2022-07-03 19:54:31歌星張學友日前接受央視訪問時提到「香港加油」等字眼,遭中國網友攻擊,訪問因此被刪除。張學友今天發表聲明,指他對「香港加油」成為「禁語」無法理解,並希望中國人能「以理服人」。
-
劉德音:台積不受武力控制 犯台破壞世界秩序
2022-08-01 21:50:0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外媒專訪時強調,如果中共犯台,沒有人能強奪台積電,因為製造晶圓片所需的材料、設備等供應鏈來自世界各地,中國無法拿到高階晶片,在材料缺乏下自然無法運作,生產也將停擺。
-
北約峰會聚焦中共 學者:歐洲關注南海航行自由
2022-07-01 17:03:23日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新戰略將中國指為「系統性挑戰」。學者分析,中國近年對周邊海域的排他性海權主張,和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都令北約感到擔憂。
-
中國工程船沉沒逾20人失蹤 官方稱積極救援中
2022-07-03 13:11:47中國一艘工程船2日在廣東陽江海域沉沒,逾20名船員落海失蹤,僅3人獲救,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今天回應,事發後迅速成立指揮部,協調多方救援,目前搜救行動仍在進行中。
-
北約秘書長預告最大變革 30國52%公民負看中共國
2022-06-27 23:44:40接續G7峰會,北約領袖峰會29日將登場。秘書長史托騰柏格週一(27日)記者會預告,本屆峰會首度邀請印太四國參加,將展開一場冷戰以來最大的變革,戰略概念也首次納入中共構成的威脅,以及因應恐怖主義、網路與混合威脅的方法;將預先派駐部隊防衛特定盟友。
-
劉德音:台灣是台灣 盼國際勿因鄰近中國而歧視
2022-08-02 20:09:00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CNN專訪,在論及北京可能武力犯台時表示這將是各方皆輸。他還說無論別人與中國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希望國際不要只因台灣鄰近中國就另眼相待。
-
因應大陸暫停輸入 台灣石斑外銷達100公噸勝往年
2022-07-20 14:17:34中國暫停輸入台灣石斑魚受關注,農委會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今天說,今年出口石斑魚累計100公噸,比往年多,包含剛出口美國3公噸活魚石斑,且國內餐飲近期也會推很多石斑魚料理。
-
主權移交25周年 不確定性壟罩香港經濟未來
2022-06-30 22:15:39週五七一,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外媒關注香港經濟未來。法新社報導,不確定性籠罩著香港,這個城市依賴日益孤立的中國,努力擺脫政治動盪和疫情引發的邊境關閉造成的損害。文中引述數據指出,在1997年剛主權移交時,香港的GDP曾是中國的18%,而在2020年時,這個比例則跌到了不到3%。香港市場發生巨大轉變,在1997年之前,外資支撐了一半的市場,但現在過度依賴中國資本。
-
中共施壓南韓不得加入Chip 4 憂被斷貨
2022-07-27 16:46:22根據韓媒報導,中共正擴大對南韓施壓,要求南韓不得加入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主因為南韓企業仍主導記憶體晶片市場,中國在記憶體方面的技術能力仍落後一大截,擔憂因此被斷貨。有專家指出,中共當局擴大施壓,與南韓主導記憶體晶片市場有關,中共目標是到2025年把對記憶體晶片的外國依賴度降到30%,但如果沒有三星和SK海力士到中國生產協助,目標無法達成。
-
安哥拉新政府覺醒 斷中共金援拚經濟多元發展
2022-07-04 15:15:55貸款換石油的「安哥拉模式」曾被譽為中國與非洲產油國的經貿合作典範,但自從安哥拉新政府主政後,決心斷中國金援除政治積弊拚經濟多元發展,中國在當地的僑民從30萬驟減至僅存2萬人。
-
戴琪:對中關稅是重要籌碼 不會放棄
2022-06-23 22:05:49近來,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內部,不斷有聲音表示,可以藉由取消部分對中關稅,來緩解美國當前的通膨壓力。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還在考慮當中。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2號表明,對中國的關稅是重要籌碼,不會放棄。
-
談中共擴軍 美國印太司令:最擔憂中俄結盟
2022-06-27 22:11:24在北約峰會登場之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出席活動時表示,中共正在進行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擴張。除此之外,他也對近來中俄加深關係表達擔憂。
-
港府擺明為難新聞媒體 突禁已報名記者採訪七一
2022-06-30 16:57:20綜合「香港01」等媒體報導,至少7家媒體接獲港府新聞處通知,基於維安考量,要求撤換已報名採訪七一活動的記者,此舉擺明為難新聞機構,屆時這7家媒體可能沒有記者在現場採訪。
-
中共又稱台灣竹莢魚包裝驗出病毒 農委會籲提科學依據
2022-06-23 16:38:58繼白帶魚後,中國大陸海關今天宣布,從台灣進口的竹莢魚包裝驗出COVID-19病毒,暫停此廠商申報一週。農委會說,沒有經水產品傳染人的實證研究,籲中國提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