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爛尾樓餘波 體質欠佳房企恐倒一片

大陸房地產業吹逆風,爛尾樓事件重擊市場信心。業內人士認為,官方基本上採「救項目不救企業」路線,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的房產公司恐將退場。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8 月 10 日訊】中國房地產業吹逆風,爛尾樓事件重擊市場信心。業內人士認為,官方基本上採「救項目不救企業」路線,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的房產公司恐將退場。

據第一財經報導,先前市場盛傳籌組國家級紓困基金救房市,直到現在仍沒有官方消息證實;從地方政府所作的來看,則是採「救項目不救企業」路線,以有限資金開槓桿、篩選符合條件公司,防守系統性風險底線。

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於日前舉辦的2022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表示,必須分類處理好當下的爛尾樓、斷貸問題,先由央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拿錢救助是必須的,但要有代價,不能浪費金融資源。

他表示,選擇怎樣的救助方式,不能以頭部企業、非頭部企業劃分,不能以國有、民企劃分,應秉持市場原則,在守住保交樓、穩社會前提下,重組轉型一批房產公司,破產(淘汰)一批早已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的房產公司。

河南省鄭州市日前推出「鄭州市房地產紓困基金設立運作方案」,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設專門的地產紓困基金,規模暫定人民幣100億元(約新台幣440億元)。中國華融與陽光集團簽署「紓困重組框架協議」,資產管理公司(AMC)正式進場紓困地產行業。

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這筆紓困基金對於紓困對象要求較高,例如,要求項目公司債權債務關係清楚、不能有查封或凍結等情形、內部不能存在股東間的糾紛擔保等,「換算下來,資產肯定要超過負債」。

「那些賣完的、已經清盤的項目,或者資不抵債的項目,大多是不符合要求的」,他說,依照這個標準篩選下來,能夠符合條件申報紓困者不多;加上基金額度本身也不大,需要看看實際落地情況。

地方政府所採策略依循「救項目不救企業」原則。報導指出,無論是房企或機構人士,均有觀點認為目前能拿出來的紓困基金規模有限、門檻較高,實際能發揮多大作用尚待觀察。若沒有更加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在房地產市場復甦緩慢的情況下,困難房企將會處於失血狀態,交付樓房問題也難解決。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