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拜登上任
-
2020選舉爭議恐常態化 美20州總檢察長譴責HR1違憲
2021-03-05 07:29:42關心美國政壇消息,美國民主黨人,在美東時間3日晚間,以多數席位優勢,在眾議院通過了H.R.1選舉改革法案。在進行投票表決的前幾個小時,來自20個州的總檢察長連署了一封公開信,譴責H.R.1法案有一系列違憲的爭議條款。
-
美眾院通過H.R.1選改法案 20州總檢察長譴責違憲
2021-03-04 20:55:58歡迎回來,關心美國政壇消息,美國民主黨人,在美東時間3日晚間,以多數席位優勢,在眾議院通過了H.R.1選舉改革法案。在進行投票表決的前幾個小時,來自20個州的總檢察長連署了一封公開信,譴責H.R.1法案有一系列違憲的爭議條款。
-
美列八大優先外交事項 指中共是本世紀最大考驗
2021-03-04 12:41:03新聞開始先來關心,美中台局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日提出,八大優先外交事項,並稱中共構成本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但布林肯說,不會拒絕與中方合作。
-
美列八大優先外交事項 指中共是本世紀最大考驗
2021-03-04 07:13:40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台北時間今晨(美東3日)召開外交政策記者會,他提出,八大優先外交事項,並稱中國構成本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但布林肯說,不會拒絕與中國合作。
-
中共兩會遇頹勢 美國人對中好感度史上新低
2021-03-03 07:26:02美國人對中好感度,降到空前低點,主要原因是美國民眾對中共當局的反彈,中共3月4號起將召開兩會,但是政策和話題的討論度,都較往年冷清。
-
美國人好感度調查 台灣72%排第八 對中創新低
2021-03-03 07:23:36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在列出的18個國家中,美國人對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的好感度最高,分別有92%、91%和87%。至於台灣則排第8,好感度達72%。而中國則是降到空前新低,從1年前的33%,又下降13%跌至20%,在18國中,僅高於伊朗13%和北韓11%。而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則高達79%,蓋洛普認為,由於人們認知到疫情起源於中國,導致美國人對中好感度大幅下降。
-
川普演講談美國未來 CPAC:近七成民眾挺川參選2024
2021-03-01 20:55:30歡迎回來,美國前總統川普,離開白宮近七週後,在台北時間今晨,首度公開發表演講。川普在演講中聲明,不會另組新政黨,會團結共和黨,改革美國的選舉弊端,並暗示,有可能第三度參選美國總統。
-
美眾院通過1.9兆紓困案 共和黨議員全反對
2021-03-01 07:42:39上週六,美國眾院民主黨以人數優勢,投票通過了鉅額疫情紓困法案。總統拜登也敦促參院快速通過。共和黨人則指出,該法案是打著疫情紓困的名義,花錢推動左派議程。
-
直擊CPAC 蓬佩奧專訪:遏制中共霸權主義唯有回擊
2021-03-01 07:19:542月27日,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CPAC演說後,接受英文《大紀元時報》專訪時表示,過去4年中,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共霸權主義野心。他認為,應對中共的唯一辦法就是回擊。
-
川普CPAC暗示三次參選總統 預言擊敗共產主義
2021-03-01 07:17:43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在台北時間今晨5點50分左右,在美國佛州CPAC保守派行動政治會議上,發表演說,他強調,新政府上任後帶來共產主義,經歷最災難性的第一個月,川普說,美國正經歷歷史上最大奮鬥,我們會贏。川普說他不會另組新黨,會團結共和黨,他還暗示會第三次參選總統,現場群情激昂。
-
美中情局長提名聽證 參議員質疑其與中共關係
2021-02-25 07:24:11週三,拜登提名的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出席參議院確認聽證,他將中共稱之為「威權主義對手」。不過,伯恩斯擔任總裁的「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與中共關係密切,成為參議員質詢焦點。
-
拜登簽行政命令強化供應鏈 解決芯片短缺
2021-02-25 07:16:12美國總統拜登今早台北時間凌晨六點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盤點包括半導體和先進封裝在內的4項關鍵產品,建立彈性供應鏈,並推動必要投資,維持美國的競爭優勢與國家安全。白宮國家經濟會議副主席法濟利24日先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明,指出要在1年內完成對4項關鍵產品和6大領域的盤點。另外,被問到台灣如何回應美國的晶片需求,法濟利 表示,台灣是美國的重要夥伴,雙邊已進行建設性對話,但不願透露具體外交對話內容。
-
調查:美國人最喜歡的前五名總統
2021-02-24 07:33:11英文《大紀元時報》對美國讀者進行了一項新的調查,選出自己最喜歡的5位美國總統,超過12.8萬名讀者填寫了調查,結果顯示,川普拔得頭籌,有95%的人將他列入名單,再來是雷根,被80%的讀者列入,隨後是華盛頓和林肯,有七成以上的支持度;而同時評出的最不喜歡的5位總統中,歐巴馬位於第一,其後是拜登與柯林頓。
-
最高院拒推遲稅表傳票 川普:政治迫害延續
2021-02-23 07:17:36美國最高法院週一否決前總統川普要求進一步推遲稅表記錄的傳票請求,意味著紐約大陪審團將獲得川普的稅表資料。曼哈頓檢察官已經對川普及其商業集團,發起涉嫌財務、保險和銀行欺詐的刑事調查。川普通過他的前總統辦公室發出聲明說,最高法院本不應該讓這種「釣魚調查」發生,這是以前從未在總統身上發生的事——讓政治獵巫繼續下去、用法律手段對一位前總統進行「政治迫害」。
-
美大法官托馬斯:我們需釐清選舉訴訟案
2021-02-23 07:17:00週一,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2020年大選遺留下來的一系列訴訟。這些訴訟對多個州的選舉程序和選舉結果提出挑戰。大法官托馬斯對高院不受理賓州共和黨眾議員凱利的訴訟案,發表了反對意見。托馬斯說,「這並不是解決信心問題的良方」,「在競選中改變規則已經夠糟糕了」。他認為,最高法院本應對該案予以複審。托馬斯寫道,「修改規則的決定,似乎是因為受影響選票太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將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托馬斯強調,「這些案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可以討論非立法官員擁有什麼權力來制定選舉規則……拒絕這樣做,令人費解。」另
-
蓬佩奧批拜登對中.伊政策 盼兩黨反制政府軟弱表現
2021-02-22 20:23:13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拜登政府對中共和伊朗政權的態度,令人沮喪和擔憂。蓬佩奧指出,希望美國兩黨共同努力,抵制拜登政府成為一個軟弱、綏靖的美國政府。
-
川普CPAC演說預告 抗共與大科技公司成焦點
2021-02-22 12:45:56再來關心,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米勒表示,川普將出席本月下旬舉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米勒透露,川普的演講將會談及對抗中共,以及,打破大科技公司的「取消文化」等議題。
-
川普卸任後將首次公開演講 蓬佩奧將出席
2021-02-22 07:14:04再來關心,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米勒表示,川普將出席本月下旬舉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並發表主題演講談論共和黨的未來,這是川普自卸任後的首次公開演講。預計前國務卿蓬佩奧也將出席,而福斯新聞報導指出,前副總統彭斯,婉拒出席這次會議。
-
川普受邀擔任下週保守政治行動會議演講人
2021-02-19 07:20:47前美國總統川普卸任後的動向持續受到關注,他已經被邀請下週在佛州的保守黨政治行動會議上發表講話,川普昨天還接受媒體採訪,針對大科技公司的言論封殺,川普說,推特已經變得非常無聊,數百萬人正在離開,但提到中立社交媒體Parler時,川普說,猜測Parler「無法處理」他將給網站帶來的流量。他說,自己在推特上的粉絲數量超過了Parler的所有用戶。川普透露,他可能會創建自己的平台。
-
拜習通話兩個小時 袒護中共踐踏人權說法引質疑
2021-02-18 07:13:36週二(2月16日)晚,美國總統拜登雖然說中共將為人權問題付出代價,然而,他在訪問中,也被質疑,試圖為中共當權者對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踐踏行徑進行辯解,而受到廣泛批評。
-
最新!川普聲明譴責麥康奈 將力推「美國優先」
2021-02-17 07:30:49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今晨發布聲明指出,批評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並重申2020大選被竊,將持續力推「美國優先」主張。前總統川普在聲明中表示,「有麥康奈這樣的政治領袖,共和黨將永遠不會再受到尊重和強大。」川普指出,在喬治亞和其它搖擺州發生選舉舞弊後,麥康奈完全無所作為。川普還指出,麥康奈在中國問題上已經喪失公信力,「因為他的家族持有大量的中國商業股份。」川普還在聲明中說,如果共和黨參議員繼續跟隨麥康奈,就不會有勝利;川普強調,會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支持那些使美國再次偉大,以及支持美國優先的主要競爭對手
-
賀錦麗就任頻與外國元首通電話 不合過去慣例
2021-02-17 07:22:52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上任數週來,頻頻與外國的國家元首通電話,不過,這項任務通常由總統完成。根據白宮網站聲明,賀錦麗在2月15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進行會談,內容涉及防疫、氣候變遷等議題,內文沒有提到總統拜登。另外,賀錦麗本月初也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通電話,兩方之後都發表簡短聲明。美國媒體國家脈動指出,美國副總統過去很少與外國的國家元首通電話。上任副總統彭斯四年來,並沒有與杜魯道或馬克宏通電話。現年78歲的拜登,是美國有史以來年紀最大的總統,他在競選期間,曾口誤,稱賀錦麗為總統當選人;選前一直有質疑的評論稱,拜登是
-
軍隊續守華府 民主黨議員:因川普不說「選舉沒被盜」
2021-02-16 12:55:50繼續關心,美國的國民警衛隊持續駐守首都華府到秋季,有共和黨眾議員聯名致函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要求她解釋原因,但沒有獲得答案;而加州民主黨眾議員 劉雲平在參院彈劾川普的會議上,脫口講出可能原因。
-
川普彈劾案律師遭死亡威脅 斥責美媒分裂國家
2021-02-16 07:27:53民主黨發起的川普彈劾案落幕。不過,川普的辯護律師范德文透露,他的家遭到破壞。除了窗戶被打破,到處被人塗鴉外,他還收到了近100個死亡威脅,另外,范德文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當面斥責無良媒體預設事實的手法,正在撕裂美國社會。這段影片也被廣傳。
-
格雷厄姆:川普準備好重建共和黨 奪回兩院
2021-02-16 07:20:36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週日表示,川普將幫助共和黨重新奪回國會兩院。他還透露,很可能會提名川普的兒媳勞拉,來接替參議員理查德伯爾的席位。
-
川普彈劾案被判無罪 速覽政壇反應 律師遭威脅
2021-02-16 07:18:54針對川普二次彈劾案結果,華府資深政要紛紛表態;拜登發聲明強調不容忍暴力和極端主義。而川普辯護律師,在彈劾期間受到死亡威脅。
-
彈劾案被判無罪 川普發聲明預告下一步行動
2021-02-16 07:16:49再來關心另一個國際話題,前美國總統川普被民主黨二次彈劾,美東時間的上週六,參議院進行表決,票數未達門檻。對此,川普辦公室發出聲明:強調他致力推動「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歷史性、美好愛國運動才剛開始.
-
資深顧問:川普將重返社媒 或組自己的平台
2021-02-08 07:23:43川普的資深顧問週六透露,川普正在考慮推出自家的社交媒體平台,並很快會在社交媒體上再次露面。
-
白宮未否認拜登子韓特仍持有中國公司股份
2021-02-08 07:18:01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莎琪,2月5日被問及,總統拜登兒子,韓特拜登,仍持有中國公司10%的股份時,莎琪沒有否認。
-
拜登指習沒民主意識 但稱自己不會效法川普
2021-02-08 07:14:09再來關心,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在首次媒體專訪中談及對中國政策,他表示不會像川普那樣做,目前,拜登還沒有與習近平通話。
-
檢視拜登首次外交政策講話 稱中共「競爭者」
2021-02-05 07:13:00台北時間清晨四點多,美國總統拜登在國務院,發表了上任以來首次針對外交事務的演講,強調要將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心,轉移到強化與盟國的關係上,至於對中共的態度,拜登在發言時把中共定位為「競爭者」,他說中共,為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觀所帶來的挑戰,並說將正視中共的經濟踐踏,反擊中共咄咄逼人的行動路線,回應中共對人權、知識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不過拜登僅用「競爭者」來稱呼中共,這也被認為是,明顯淡化了川普政府將中共視為「頭號敵人」的立場。
-
全球223萬死 美國務卿:中共疫情不透明 需擔責
2021-02-02 12:41:29目前全球疫情,累計確診 1億零3百33萬人,超過223萬病逝,全球已經有19個國家破百萬公民染疫,而最早在2019年就爆發疫情的中共,卻對外宣稱只有8萬多例確診,4千多人病逝。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週日(1月31日)對美國媒體表示,中共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達到資訊公開的標準,他特別指出,中共需為疫情信息不透明,承擔責任。
-
川普與女婿庫許納 都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21-02-02 07:20:25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再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而川普女婿,前白宮顧問庫許納與他的顧問幕僚 柏柯維茲等四人,因為居中協調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簽訂「亞伯拉罕協議」,也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者是哈佛法學院榮譽教授德爾紹維茨;另外,提名川普的歐洲議會議員賈克·麥迪遜指出:「在過去30年裡,川普是第一位在其任期內未發動過戰爭的美國總統。此外,他還在中東地區簽署多項和平協議,這有助於該地區穩定與和平。」,和平獎將在10月揭曉。
-
美國務卿:中共需為疫情信息不透明擔責
2021-02-02 07:11:22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週日(1月31日)對美國媒體,談到對中共、俄羅斯、伊朗及北韓等外交熱點議題的看法。他特別指出,中共需為疫情信息不透明,承擔責任。
-
拜登政府將與台灣首次對話 本週談供應鏈合作
2021-02-01 07:25:35中華民國經濟部證實,台灣將於2月5日與美方舉行會談,討論供應鏈相關問題,這次會議是拜登上任後,首次美台對話。
-
六州總檢察長致信拜登:越權將引發訴訟
2021-01-29 07:29:14週三,美國六個州的總檢察長致信拜登,警告任何聯邦政府越權或違憲的行為,都可能引起法律訴訟。
-
散戶震撼華爾街 GameStop股價狂飆的背後
2021-01-29 07:10:13華爾街股市,近來掀起一場散戶對抗對沖基金公司的大戰,戰場就在電玩零售商遊戲驛站GAMESTOP,週三股價逆勢飆漲135%,但周四(28日)開盤後股價大幅波動,下跌44%。白宮在記者會上,也表示關注。
-
蓬佩奧宣布2月加入智庫: 續促進美國優先
2021-01-28 07:27:08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卸任後的動向受到關注,27日他在推特寫道,我很高興加入哈德遜研究所,將在2月1日開始,擔任傑出研究員。蓬佩奧期待為促進美國的領導地位和全球參與做出貢獻。並強調「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哈德遜研究所是華盛頓知名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斯特恩在聲明中表示這是令人興奮的合作機會。另外,57歲的蓬佩奧上週在推特上打出1384天,上萬名網友轉推討論,猜測會不會有意出戰2024年總統大選。
-
拜登駐UN提名人稱挺台 悔自己曾在孔子學院演講
2021-01-28 07:26:23拜登的駐聯合國大使提名人 格林菲爾德在美東時間27日到參議院接受聽證,在議員克魯茲質疑下,她表示,後悔自己曾接受孔子學院的演講經費。
-
美商長提名人宣示用所有工具抗共 對華為仍模糊
2021-01-28 07:20:03再來關心,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商務部部長人選雷蒙多,27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她將積極的採取行動,打擊中共的不平等貿易行為,不過沒有具體指出處理華為等問題的做法。
-
網傳白宮專線留言稱暫時關閉 外界關注華府動態
2021-01-27 20:59:20拜登上任一個禮拜,不過,白宮的所在地華盛頓DC,仍部署七千名國民兵。25日有記者推文稱,華盛頓紀念碑異常熄燈,讓外界關注白宮周邊動態;國家公園管理局調查後,稱是因開燈的定時器故障。網上還流傳,撥打白宮專線,會得到辦公室暫時關閉的留言回應,新唐人記者在實際撥打後,也得到相同回應。
-
美參院通過布林肯國務卿人事案
2021-01-27 07:21:11歡迎回來,週二美國參議院以78票對22票的投票結果確認 布林肯為下一任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中國政策備受各界關注。他是第4位獲得確認的拜登內閣成員。他曾在聽證會上承諾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並稱若中共對台動武,會是「嚴重錯誤」。布林肯之前也曾肯定,川普對中共強硬是正確的。
-
川普遭遇兩次在野黨彈劾 2月8日開審難被拉倒
2021-01-26 12:57:48繼續來關心,美國參議院針對前總統川普的彈劾案,將在2月8日正式啟動;去年民主黨在參議院也對川普發起彈劾審判:後來,針對川普「濫權」與「妨礙國會」的兩項彈劾控訴,都被宣告「無罪」
-
拜登砸17兆跟進「美國製造」 能源議程受質疑
2021-01-26 12:41:47美國總統拜登25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每年規模達六千億美元,相當於17.1兆台幣的聯邦政府採購,實施更嚴格規範,以增加對美國製品的購買。不過,有國會議員指出拜登左傾的能源政策,將會扼殺大量就業。
-
霍利警告:「中共社會信用評分」正被帶入美國
2021-01-26 07:25:56再來看到,在國會提出選舉舞弊指控、挑戰選舉人團結果的敢言參議員霍利,在選後遭到報復清算,被扣上煽動暴力的莫名指控,霍利的贊助被取消,甚至新書也被出版社取消出版,霍利在最新一篇投書紐約郵報的文章中警告,社會信用評分,是從共產中國進口的最新產物,在那裡政府和大企業監視著每個公民的社會觀點和言論。他說,這是美國「取消文化」的最新形式,因為壟斷企業和左派組織,關閉了他們不喜歡的言論,並將其政治議程強加於美國。霍利說,對於那些仍然相信言論自由和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人,現在是時候站出來。
-
川普彈劾案2月8日開審 更多參議員反對
2021-01-26 07:25:07美國參議院針對前總統川普的彈劾審判,將在2月8日正式開始。週一(1月25日),眾議院向參議院正式提交了彈劾條款。同時,越來越多共和黨參議員對彈劾案表示反對。
-
拜登簽行政命令 加強「美國製造」
2021-01-26 07:09:32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白宮25日在網站發出聲明,指出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加強購買美國貨」「確保美國的未來,是藉由美國工人的美國製造」。早在川普政府時期就提出了「買美國貨」的政策。川普在其任期發布了多個行政命令,以刺激聯邦政府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並利用關稅來解決不公平競爭。週一,美股標普、那指創歷史新高,蘋果、特斯拉也締新高。不過,美國眾議員蘭斯·古登發文寫道,如果拜登真的想促進美國製造,拜登就不該試圖讓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破產。蘭斯·古登指的應該是,拜登阻止美國與加拿大的輸油管計畫,以及,拜登下令聯邦土
-
拜登上任首日砍掉上萬就業 議員批評
2021-01-25 07:27:45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砍掉了美加輸油管計畫,這是川普批准的計畫中,美國有史以來最多的就業機會。對此,共和黨議員大力抨擊。
-
墨西哥總統:拜登欲發40億給中美洲三國
2021-01-25 07:26:05美國總統拜登與墨西哥總統首次通話,承諾給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40億美元,解決邊境移民問題。前邊境執法官員表示:拜登的移民和邊境政策置美國人於危險之中。
-
川普酒店照顧警察 國民警衛隊員睡車庫
2021-01-25 07:24:32近日來,成千上萬的國民警衛隊人員湧入首都華盛頓特區,保衛拜登總統的就職典禮。1月20日,有超過2萬5千人執行任務,國民警衛隊的發言人向《大紀元時報》證實,將至少有5千名國民警衛隊成員留在華盛頓特區,一直到3月中旬。然而,最近網路流傳的一組對比畫面,引起討論。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