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營收
-
台灣逐步鬆綁邊境 貿協估今年會展營收回溫
2022-06-16 22:47:53「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16日起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今年商機不會較疫情爆發前差太多,這次會展業務虧損有望縮小,營收可回到往年的7、8成,明年有望恢復正常。
-
邊境鬆綁 貿協:今年會展營收可望回到7、8成
2022-06-16 17:28:33台灣政府逐步鬆綁邊境,會展業有望復甦,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國境一解封,國際商務客就會回來,在邊境鬆綁趨勢下,貿協今年會展業務可望只「小虧一點」,業績回到往年的7、8成,明年則可望恢復正常。
-
劉德音:台積電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今年營收看增30%
2022-06-08 09:47:19台積電股東常會今天登場,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正進入一個高結構性成長年,今年營收預期成長30%左右。
-
聯電5月營收衝上244億元 連8個月創新高
2022-06-07 16:32:05晶圓代工廠聯電5月營收持續攀高,達新台幣244.33億元,連續8個月營收創新高。
-
中共封控衝擊供應鏈 3M第2季營收將損失3億美元
2022-06-02 22:37:31美國工業巨頭3M公司1日警告,由於中共防疫封控措施重創需求,並導致供應鏈問題惡化,公司第二季營收將損失3億美元(約新台幣88億元)。根據路透報導,3M執行長羅曼預計,公司第2季的每股盈餘將損失0.3美元。
-
陸封控重創 3M示警Q2營收恐損3億美元
2022-06-02 17:18:41美國工業巨頭3M公司1日警告,由於中共防疫封控措施重創需求,並導致供應鏈問題惡化,公司第二季營收將損失3億美元(約新台幣88億元)。外媒報導,3M執行長羅曼預計,公司第2季的每股盈餘將損失0.3美元。羅曼認為,中共封控措施影響到公司在當地的製造業務,由於供應鏈中斷導致晶片短缺,汽車和電子產品終端市場也受到影響。
-
疫情後機票至少漲3成 長榮航:盼今年獲利比去年好
2022-05-31 17:33:55長榮航3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林寶水預告,疫情後的機票價格至少會漲3成以上。林寶水認為,在高油價及高通膨推升成本攀高之下,機票價格在後疫情時代是非漲不可,由於我國邊境即將鬆綁,將積極找回旅客,希望今年的營收及獲利會比去年更好。
-
疫後客運拚復甦!長榮航董座:機票最少漲3成
2022-05-31 17:20:19長榮航31日舉行股東會,看好疫情解封後復飛商機,董事長林寶水預告,疫情後的機票價格至少會漲3成以上。林寶水說,在高油價及高通膨推升成本攀高之下,機票價格在後疫情時代是非漲不可,由於我國邊境即將鬆綁,將積極找回旅客,希望今年的營收及獲利會比去年更好。
-
宏碁發揮在地製造搶商用標案 東南亞3國營收創新高
2022-05-25 17:21:31電腦品牌廠宏碁亞太區營運總部暨台灣區總經理侯知遠今天說,宏碁在印度、印尼等東南亞多國設有小型組裝廠,符合在地製造要求,有利爭取過去2年遞延的商用標案,今年第1季在印度、菲律賓、越南營收都創歷史新高。
-
華碩首季每股賺14元 創歷年同期新高
2022-05-11 15:30:31電腦品牌廠華碩今天公布2022年第1季財報,在業外收入新台幣29.27億元挹注下,稅後淨利達104.3億元,年增7%,賺逾一個股本,每股盈餘14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
台積電4月營收1725.61億元 改寫歷史新高
2022-05-10 17:32:09台積電今天公布4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1725.61億元,月增0.3%,年增55%,超越今年1月的高峰1722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展望第2季,台積電預估在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強勁需求推升下,單季營收可望攀高到 176億至182億美元,以中間值179億美元計,將季增1.9%。法人推估,不排除有機會續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紀錄。
-
台積電4月營收1725.61億元 改寫單月歷史新高
2022-05-10 16:08:45台積電今天公布4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1725.61億元,月增0.3%,年增55%,超越今年1月的高峰1722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累計2022年1至4月營收約為新台幣6636.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0.1%。
-
鴻海代工Apple Car?電動車.供鏈成法說焦點
2022-05-09 17:31:06而鴻海將在本周四舉辦法說會,市場關注,受到中共封城影響,鴻海第二季的營運展望,以及電動車布局的進度。而市場近日傳出,蘋果Apple Car最快2024年底亮相,有望委由鴻海集團操刀生產,但近幾年Apple Car一直是「只聞樓梯響」,倒是鴻海電動車事業藍圖越來越明朗。
-
法人:中國封城、供應鏈恐影響鴻海Q2營收
2022-05-09 16:01:14鴻海將在12日舉行法說會,不過在受到中共封城影響之下,市場關注鴻海第2季的營運展望以及電動車布局進度。法人預期,鴻海第2季受中共封城、供應鏈、物流不順影響,使得單季營收有季減壓力。
-
長榮海運Q1獲利破千億 每股盈餘高於市場預期
2022-05-06 23:01:38長榮海運公布第一季財報,單季獲利來到1013.59億元,突破千億大關,每股稅後純益高達19.16元,遠遠高於市場預期,法人多半認為,淡季運價維持在相對高檔,使其獲利有撐。
-
中國清零防疫 歐盟商會:對歐企投資吸引力大減
2022-05-05 22:45:15中國歐盟商會今天發布一項調查報告指出,由於供應鏈陷入混亂、營收預測下調及員工人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北京當局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已導致在中國營運的歐洲企業信心大減。
-
高階手機晶片大賣 高通Q2營收年增41%
2022-04-29 17:37:32通訊晶片大廠高通公布第二季財報,整體營收年增41%優於預期,28日大漲9.69%。不過,市場擔憂手機買氣受中國封控、俄烏戰爭,及通膨影響。對此,高通執行長艾蒙表示,高階智慧型手機並沒有像低價手機,受到需求放緩的影響。仍看好5G晶片需求,高階Android手機將導入更多晶片,持續催動營運。另外,汽車晶片累計設計訂單金額,已超過160億美元。較上季增加30億美元。
-
高通看好高階智慧型手機需求 上季營收年增41%
2022-04-29 16:17:18高通(Qualcomm)公布今年第2季財報,營收年增41%,至111.6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06.0億美元,再創新高,激勵盤後股價28日開盤大漲近7%。不過,外界擔憂全球高通膨會衝擊消費需求,不過,高通卻看好高階智慧型手機需求,買氣未受影響。
-
中共封城 蘋果估衝擊營收40至80億美元
2022-04-29 12:55:23蘋果公司今天凌晨公布季度財報,儘管供應鏈受限,iPhone、Mac、穿戴等營收均創同期新高,整體營收也創高,不過,蘋果預期中共疫情封控和晶片缺料影響供應鏈,預估到6月底衝擊單季營收約40至80億美元。
-
中國供應鏈受限 蘋果估衝擊本季營收40至80億美元
2022-04-29 10:28:27蘋果(Apple)今天凌晨公布季度財報,儘管供應鏈受限,iPhone、Mac、穿戴等營收均創同期新高,整體營收也創高,不過蘋果預期中國疫情封控和晶片缺料影響供應鏈,預估到6月底衝擊單季營收約40至80億美元。
-
日月光投控首季毛利率與獲利創同期高 每股賺3.01元
2022-04-28 16:25:14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投控第1季稅後獲利新台幣129.07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基本純益3.01元,投控第1季營收、毛利率、獲利均創同期新高。
-
聯發科手機晶片持續成長 全年營收拚成長20%
2022-04-27 17:09:49手機晶片廠聯發科技看好第2季營收可望持續攀高,將達新台幣1470億元至1570億元,季增3%至10%,續創歷史新高紀錄,全年營收將成長20%。
-
2021年華航、長榮皆獲利 星宇航空營收加倍
2022-04-21 15:44:44根據民航局最新公布國籍民用航空運輸業2021年營運概況,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獲利分居1、2名,星宇航空雖持續虧損,但營收較2020年增加約1倍。
-
特斯拉財報佳帶動概念股走強 憂供應鏈產能不足
2022-04-21 11:14:37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1季營收獲利創單季新高,美國德州和德國柏林廠開始交車Model Y,上海工廠部分產能已重啟,不過疫情和供應鏈影響產能不足狀況將延續全年,盡全力增加產能。
-
台上市櫃營收創最強3月 182公司創高|財經100秒
2022-04-12 13:21:40台灣上市櫃公司營收創下最強3月,儘管受到戰爭、疫情等變數威脅,然而受惠工作天數恢復,3月合計營收達3.82兆元,為連續13個月超越3兆元,同時有182家公司營收創新高。
-
台積電首季營收4910億元 創單季歷史新高
2022-04-08 22:44:00受惠晶圓代工價格調漲效應,與5奈米需求續強,台積電8日公布3月營收,高達新台幣1719.67億元,創歷史次高水準,累計第一季營收4910.76億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並超出營運目標。
-
台積電3月營收創歷史次高 Q1超乎預期
2022-04-08 17:48:34受惠晶圓代工價格調漲,與5奈米需求持續強勁,台積電今天公布3月營收,高達新台幣1719.67億元,創下歷史第二高。累計第一季營收4910.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5%,也改寫了單季營收歷史新高紀錄。法人指出,高效能運算和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強勁,加上代工報價調漲,以及新台幣匯率相對有利,都是推高台積電第1季營收的主要動力。
-
上市櫃去年營收近40兆獲利逾5兆 雙創近10年新高
2022-04-07 19:25:18金管會公告2021年上市櫃公司累計營收合計新台幣39.9兆元,年增16.56%,累計稅前淨利達5.22兆元,年增72.17%,營收、獲利雙創近10年新高水準。上市公司獲利大進補主因航運業、半導體業及金融保險業推升。
-
鴻海今年首季營收1.41兆元 創歷年同期新高
2022-04-05 19:20:53鴻海公布3月營收新台幣5073.95億元,月增11.51%,年增15%,為歷年同期新高,累計鴻海今年首季營收1.41兆元,雖然季減25.5%,但也創歷年同期新高,整體略優於公司預期。
-
上櫃公司去年獲利增41% 62家賺逾一股本
2022-04-01 19:24:06櫃買中心統計793家上櫃公司110年營收約新台幣2兆6473億元,年增17%;稅前淨利3224億元,年增達41%;有68%公司獲利成長,以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及鋼鐵成長最大;EPS超過10元的就有62家。
-
騰訊Q4營收年增率僅7.9% 創上市近20年來新低
2022-03-24 16:22:41由於中共監管阻力仍在,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騰訊表示,2021年第4季營收年增僅7.9%,創該公司2004年上市以來新低。主因是受到中共在遊戲到教育等各領域打擊影響,讓騰訊面臨一系列不利因素。
-
長榮去年獲利2390億元 每股盈餘45.57元
2022-03-15 16:04:59長榮海運今天公布2021年財報,去年合併營收新台幣4894.07億元,年增136.34%,毛利率達61.69%,全年獲利高達2390.15億元,每股盈餘45.57元。
-
中鋼去年稅前賺逾844億 看鋼市先蹲後跳
2022-01-24 16:36:38中鋼今天公告去年度稅前盈餘,共新台幣844.13億元,年增2949%。中鋼認為,國際鋼價出現止跌跡象,鋼市有望「先蹲後跳」,預期需求將在農曆年後出籠,且自第2季起迎接旺季。
-
華碩首度線上尾牙 施崇棠:再加碼2到3個月年終
2022-01-19 21:15:58因應疫情,避免大型群聚,台灣品牌科技大廠華碩今年尾牙,首次改為線上舉行。有7400多名員工線上參與。董事長施崇棠不斷加碼,並宣布加發2到3個月的年終獎金;也對新的一年設下目標。
-
台積電去年12月、Q4 、全年營收同創新高
2022-01-10 15:51:18晶圓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0日公布去(2021)年12 月營收 1553.82 億元,月增 4.8%,年增 32.4%,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去年第4季營收4381.89億元、季增5.67%及全年營收1.58兆元、年增18.5%,同步寫下新高紀錄。
-
科學園區去年營收估3.5兆 光電、積體電路表現旺
2022-01-09 10:58:39科技部表示,三大科學園區2021年營業額有望挑戰新台幣3.5兆元,去年前10月營收來看,光電產業成長近3成最亮眼,其次則是營收占園區比重逾7成的積體電路產業,年增率達23%。
-
華為年營收首度下滑 預估2021年減28.9%
2021-12-31 16:01:26華為31日預估今(2021)年營收將為人民幣6340億元(約新台幣2.75兆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8.9%,不過,華為並未說明營收轉衰的原因,但外界推測,華為是受到美國制裁、晶片短缺及全球智慧型手機需求下滑的影響。
-
滴滴醞釀港上市 中共監管下Q3已淨虧47億美元
2021-12-30 14:54:11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Didi Global)公布第3季財季(截至9月末),淨虧損47億美元(約新台幣1300億元),中共對科技、教育和房地產行業進行監管打壓,為滴滴明年赴港上市增添壓力,滴滴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後至今,股價已暴跌60%以上。
-
首談東洋內線交易案 林全:難過、盼危機即轉機
2021-12-15 21:05:31歡迎回來。台灣東洋藥品今天舉辦第四季法說會,這是在十月爆發內線交易案後,林全首度以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身份公開露面。他透露,對公司發生這樣的事感到難過與諷刺,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會儘快找出合適的總經理人選,也會把內線交易懲處辦法納入公司內部規範。
-
挑戰鴻海地位? 搶食蘋果訂單立訊相差甚遠
2021-12-08 17:51:22中國大陸的蘋果代工廠立訊精密,曾被視為可能衝擊富士康的龍頭地位,然而,立訊傳出因為產品不合格,遭到客戶退款,甚至大量裁員,雖然立訊已澄清該傳言「不屬實」,但當時股價聞訊大跌。
-
鴻海11月營收6217億 月增近13%創歷年同期次高
2021-12-05 17:09:49鴻海自結11月合併營收新台幣6217.1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鴻海預期,12月營收可望較10月續強。
-
iPhone 13減產衝擊 IT企業 10月營收創13個月首度下滑
2021-11-23 18:34:16據日經新聞報導,因半導體短缺,蘋果iPhone13的供貨計劃出現大幅延遲,供應大量零部件、還有負責組裝的台灣19家主要IT企業,10月營業收入合計額較去年同月減少0.4%,13個月來首次轉為下滑,iPhone 13產量最多可能調降1000萬台。
-
上櫃公司前3季獲利年增逾4成 37家已賺逾一個股本
2021-11-16 23:45:53櫃買中心表示,上櫃公司110年前3季營收約新台幣1兆93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稅前淨利2367億元,年增43%,表現亮眼,有37家公司已賺超過一個股本,其中鈊象大賺5個股本居冠軍寶座。
-
蘋果晶片供應鏈吃緊 庫克:嚴重影響年底購物季銷售
2021-10-29 17:05:10蘋果公布今年第4季財報,上個季度因為供應鏈問題,導致蘋果公司損失60億美元(約新台幣1685.4億)營收,這也是自2017年5月至今,首次未能超越市場預期。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表示,主因是供應鏈緊俏問題難以解決,疫情蔓延讓工廠交貨延遲,而晶片荒的情況依然持續,對於年底購物季銷售的影響將更嚴重。
-
iOS變更隱私設定衝擊 社群媒體公司股價齊跌
2021-10-22 14:19:39美國社交媒體公司Snap上季營收不如預期,21日盤後公布第3季財報後,股價大跌逾20%,大跌主因是受到蘋果公司 iOS 變更隱私設定的衝擊,使得廣告業務受創,公司營收低於市場預期,且第4季也不被看好,而其他社交媒體股也在盤後普跌,包括臉書、推特都一度跌近7%。
-
Q3營收暴跌逾七成 愛立信計劃縮減在中國業務
2021-10-20 16:19:22瑞典電信商愛立信(Ericsson)19日宣布,計劃減少在中國的業務,原因是瑞典政府的5G手機通訊網路標案排除華為和中興通訊,使愛立信遭到中共報復,5G設備標案也排除愛立信,使愛立信在中國的業務營收連續2季下滑。愛立信表示,第3季度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暴跌74%,將調整中國的銷售和營業組織規模,預計從第4季開始實施。
-
美國仍為台積電最大市場 Q3營收比重高達65%
2021-10-18 18:52:58受惠於轉單效應,美國仍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最大市場,第3季佔營收比重高達65%,遠高於中國市場佔營收比11%。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台積電目前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21廠興建5奈米晶圓廠,預計2024年投產,建設成本高達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360億元)。
-
台積電9月營收首度衝破1500億元 第3季創新紀錄
2021-10-08 15:34:46晶圓代工廠台積電9月營運表現亮麗,營收首度突破新台幣1500億元,達1526.85億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第3季營收4146.7億元,同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
-
技嘉看好明年伺服器及筆電成長 擴產首選台灣
2021-10-07 19:58:58技嘉科技指出,今年營收目標新台幣1200億元應可達成,預期明年伺服器將成長5成、筆電將翻倍成長;針對中國限電,技嘉表示,東莞廠備有柴油發電機,限電對生產影響有限,現階段擴產以台灣為首選。
-
中國限電衝擊PCB產業 分析師:訂單恐延後交貨
2021-09-27 16:08:11中國限電範圍擴大,台系印刷電路板(PCB)廠商遭波及,將透過產能調度或提前廠修因應。分析師認為,多數PCB廠商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限電恐導致訂單延後交貨,影響9月營收表現,若持續停工將衝擊10月營收。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