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經濟的三座大山

【新唐人2010年9月14日訊】中國空置房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這三個數據,就像三座大山壓住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專家指出,內需不足、過分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前景危機重重。而外匯儲備的激增不僅使中國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也加劇了國內的通貨膨脹。

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數據,第一個數據是:中國城市空置房高達6,540萬套。

這一數字據說是國家電網公司調查得出的,全國660個城市,有高達6540萬套住宅電錶連續6個月讀數為零,這些空置房足以供2億人居住。雖然後來國家電網公司說沒有發佈過這一數據,但很多專家和民眾認為這一數字是可信的。

北京市房協住宅學術委員會委員蔡金水指出,這個數據“非常正常,因為很多小產權房,還有單位和機構蓋的房沒有統計在國家的統計數字內。所以6000多萬套住房閒置,佔整個住房的比例很低,大約只在 20%-30%左右。”他認為,現狀可能更為嚴重。

第二個數據是:中國官方宣佈7月份的貿易順差達到287億美元。

第三個數據是: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2.45萬億美元。在不到3年的時間裏,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了約1萬億美元。

這三個看似簡單的數據,卻像三座大山正在將中國經濟牢牢壓住。

這三個數據揭示,內需不足、過分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必然深受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前景堪憂。外匯儲備的激增不僅使中國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也加劇了國內的通貨膨脹。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黃益平認為,中國的生產市場是扭曲的,勞動力、資本、土地和能源很廉價,卻補貼生產商、出口商和投資者。這正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在GDP中所佔比例直線下降的原因。

過去30年,中國經濟靠這種模式迅速發展,但居民消費能力弱,使得發展越來越受到制約,內需不足無法使經濟走上良性循環。這也直接導致了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兩極化、環境污染與破壞、生產效率低下、經濟數據虛假等問題。同時激發了很多社會矛盾,引爆了諸多社會問題,使中國經濟時刻面臨著崩潰的危機。

早前,中共國務委員戴秉國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中共政府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其次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有評論人士說,在這樣的核心利益之下,如何能夠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體制改革?如何能化解中國經濟的重重危機呢?

新唐人記者李謙、王明宇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