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苦難文學實踐者——袁紅冰

【新唐人2010年10月21日訊】知名的中國流亡法學家袁紅冰,又被人稱為是「中國苦難文學」的實踐者,只可惜他的所有著作,在他的家鄉-中國,都成為禁書,只能選擇在台灣出版發行。最近袁紅冰為了宣傳新書﹣《哲人之戀》,再次遠從澳大利亞訪問台灣。他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談及了新書的創作理念以及他對海峽兩岸近期的觀察。

對於袁紅冰而言,苦難激發了他文學創作的歴程,從最早期在獄中撰文的《自由在落日中》一書,到最新出版的《哲人之戀》,袁紅冰的創作心靈始終沒有離開過中國的大地。

《哲人之戀》是袁紅冰透過新詩和小說的形式,希望人類重新審視心靈的歸處。他表示,目前人類幾乎所有的社會災難,歸根究底都和人類的物慾化有關,而這種物慾中的腐爛,在中國又表現得特別怵目驚心。

袁紅冰:「原因就是在中國,沒有任何的精神的自由,中國共產黨不允許人有真正意義上的精神自由和言論自由,但同時它又允許人們在物慾中腐爛,因此在這種精神壓抑之下,人們除了向物慾索要幸褔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精神的追求。」「那我寫這本書也是想重新喚起人們對心靈的忠實,要試圖讓人們明白,從物慾中追求幸褔,最後只能追求到痛苦和失望。」

人類又一次到了對自己文化進行反思的時候,袁紅冰說,過去的幾百年,一直是西方文化主導全世界,包括中國的極權政治,也是源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但這種形態正發生著危機。

袁紅冰:「現在整個人類都是在西方的主導之下,產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發生著危機,因此這種危機在相當程度上,在召喚著東方的文化復興。」

與《哲人之戀》同期發行的《台灣大國策》,以及稍早之前發行的《台灣大劫難》,都在台灣成為暢銷書,名列銷售排行榜二、三名。袁紅冰說,不忍心看到台灣因為經濟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向中共靠攏,最後淪為極權的奴役,因此寫書點出問題。

袁紅冰:「 因為大家都會學習,中國人也會想,我們為甚麼不能像台灣人一樣,也獲得自由,也獲得選舉的權利,也有言論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創作的自由,那多好啊,這樣一種想法對中共當然是一種致命的政治危機,那中共回應這種威脅的方式,就是控制,進而消滅台灣的自由民主制度。」

在袁紅冰訪問高雄的前一天,高雄市議會全數通過一項提案﹣不邀訪、不歡迎、不接待中共人權惡棍,成為台灣第一個拒絕人權嫌犯到來的都市,袁紅冰認為台灣南部人格外純樸直率,尤其堅持正義道德良知的那份勇氣,令人敬佩。

袁紅冰:「在很多台灣大部分的地區,我們看到許多現象,都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向中共去獻媚﹔當中國實現自由民主的那一天,我相信高雄議會的決議,將為台灣人贏得值得尊敬的榮譽。」

今年57歲的袁紅冰,原本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他因為支持六四天安門學運,而遭到中共密秘逮捕,之後被流放到貴州教書。2004年8月袁紅冰到澳大利亞尋求政治庇難,之後在台灣發行他所有不能在中國面世的作品。袁紅冰說,他曾對天發誓,此生一定要通過寫作,讓這些在中共暴政下死去的美麗而高貴的生命,成為不朽。

新唐人記者梁欣、唐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