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紀教堂壁畫修復 重現輝煌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1年2月8日訊】意大利羅馬一座建於六世紀的古羅馬教堂,在埋沒了千年之後,近日重啟大門。珍貴的中世紀璧畫就此重現世人眼前,並成為中世紀早期繪畫和拜佔庭藝術發展的重要研究依據。

    聖瑪麗亞安蒂奎(Santa Maria Antiqua)教堂牆壁上原本斑駁破損的壁畫,在進行修復之後,為公元六世紀到九世紀三百年的歷史以及繪畫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根據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WMF),這座建於六世紀的教堂在九世紀廢棄,在經過一次地震的摧殘後,從此長埋地下。

    二十世紀初,被一群考古學家偶然發現,將這座教堂挖掘出土。

    羅馬文物古蹟保護組織人員託美(Tomei)表示: “在中央大殿,這些六到九世紀的畫作,層層相曡,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表現了這座教堂最重要的特點。”

    教堂內的壁畫修復之後,教堂得以再次敞開大門,接待少量的遊客。

    新唐人記者張丹雅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