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奪日本直木賞 台籍作家東山彰良專訪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10 月 12 日訊】今年剛拿下日本直木賞大獎的作家東山彰良,日前首度在得獎後回到出生地台灣,並舉行簽書會。這次的得獎作品《流》,以父親的詩句作為開頭,再上溯到家族的傳奇故事。我們帶您先睹為快,新唐人的獨家專訪。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最鮮艷的記憶還停留在那個時代,所以我回頭看台灣的時候,我回想起來就是那個時代。」

描繪1975年解嚴前的台北氛圍,日本文壇新星王震緒,以青春推理小說《流》,一舉奪得直木賞,得獎後首度回台辦簽書會,也接受專訪暢談文學創作。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因為我5歲的時候就離開台灣,我的印象中的台灣就是1975年,那個前後的,我記憶裡面最深刻的就是那一段時間,我為了描述那段時間,要回頭看那時期的台灣,是在國共內戰的影響下,所以我就是為了描述台北的空氣,所以把戰爭的事情也寫進去,只是這樣子。」

來自台灣外省家庭,9歲移居日本福岡,王震緒用日文寫出記憶中老台北的空氣感,帶讀者回到還沒拆的西門中華商場,從一個17歲少年的流離青春,上溯老兵家族生命史,書寫台灣彼時的內戰遺緒。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那時候我們在台北生活,有很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很自然的,可是到了日本,回頭看,其實不是那麼自然,比如說我們看電影之前要唱國歌,那我到日本,我以為日本人也會唱國歌,可是他們不會,這個明顯的是,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台灣才會說就是要,給國民知道現在台灣跟中國的狀況。」

父親的流離,祖父經歷的國共內戰,成就王震緒解讀中日戰爭的獨特視角,輾轉台日之間,他以祖籍山東、台灣彰化為筆名,將寫作視為生命浮木。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我從小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不是什麼壞事,我想得滿開的。在日本我是用本名生活,他們一看我的名字就知道,我不是日本人,那回到台灣的時候也是就是說,有點不一樣吧,可是其實大家相處好了,作了朋友好像,就沒什麼關係了。」

珍視家族三代來時路,少了國家民族的意識,反讓他看見動盪時代的個人。至今仍拿中華民國護照,王震緒沒入日本籍,對他來說,台日都是故鄉。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我其實對國家的,我不曉得用國語怎麼說,歸屬感,可能比較淡,可是因為就是,我是在台灣出生日本長大,兩邊對我來說都像是,自己的國家一樣。我喜歡的人,幾乎都在這裡(台灣),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所以這種地方可能是,我應該珍惜的地方吧。」

笑言想吃燒餅油條,凝結在1975的記憶,從味覺得到情感的延續,除了親近的家人朋友,現在也多了大批台灣書迷,等著東山彰良,一脈相承的家族傳奇。

旅日臺籍作家 王震緒(筆名 東山彰良):「因為父親,沒有他的故事的話,這本小說就不會有,有一天我大概還會把我原來構想的,就是祖父的小說,寫出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張芝瑄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