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在每年陽曆9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165度時開始。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顧名思義,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諺語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是說白露時白天夜裡的溫差很大。古語云「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氣候已涼,打赤膊容易著涼。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時秋高氣爽,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大好時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遊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其實可能是「花粉熱」。其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人體體質的過敏,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因此要適當注意。
在飲食上,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不宜一味進補,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
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在很多地區內,哮喘的發病率是與食鹽的銷售量而成正比,這說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過鹹。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昇降沈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白露既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到秋季的氣候特點——乾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我們講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癥狀。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當您選用這些藥品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徵求中醫的意見。
資料: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