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者、陰性都隔離!中國「時空伴隨者」人數劇增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09 日訊】共軍升高對台灣與區域的安全時,中國疫情已經再蔓延到20多個省市,防疫手段也不斷升級。當局透過手機定位,當民眾手機號碼與確診者的手機號碼,在同一時空網路,停留10分鐘,就得接受核酸檢測並且自我隔離14天。這項所謂的「時空伴隨者」防疫政策,讓民眾很可能搭個公車,健康碼就變色了,困擾大量中國百姓。
隨著北京冬季奧運會腳步逼近,疫情卻防不慎防。當局繼續堅守「病毒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防疫手段也不斷升級。部分省市開始嚴格管控所謂的「時空伴隨者」。
這項新的管控措施名字聽起來浪漫,卻嚴重干擾了民眾的生活。主要是官方通過手機定位技術,把所有本人的手機號碼與確診者號碼曾經在同一時空網格,也就是範圍800公尺見方(800公尺X800公尺),曾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或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的人,都劃分為「時空伴隨者」。
這些被歸類為「時空伴隨者」的民眾,將會收到官方的簡訊通知,健康碼從綠色變成帶有警告性質的黃色碼,必須在三天內進行兩次核酸檢驗,即使兩次檢測都是陰性,也要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14天。
結果僅在11月4日,成都市公安局就確認了8.2萬名「時空伴隨者」。
成都市民 李先生:「經過高風險的地區就變色了,變色的就隔離。分小區這一片,社區再分隔離,然後一片片的檢查,全員全部檢測。現在到處都是,估計成都市全部都要檢測。」
疫情蔓延已經讓人擔憂了,當局管控手段升級更讓民眾受不了。有網友在網上寫了首「時空伴隨」的新詩引發熱傳。
「健康碼黃了,難道要秋天背鍋?」800米我們不曾擦肩而過,你卻要我14天相互守候,「那不是愛情,是疫情。」
大陸某高校教師 劉女士:「中共搞的這個時空伴隨者好像是新名詞,從來沒有聽說過。實際上就是一種發明新的監控工具,它不能夠起到任何防禦作用。在這個範圍之內。只要有人被確診了。那你就可能成為他這個時空伴隨者了,這個是自動化的。公安就會通知你了,強行你去多次的這個檢測。」
目前這波新疫情波及超過個20省44市,當局只能以科技控制民眾,還要求要加強注射疫苗,一劑兩劑還不夠,現在又要追加第三劑。
大陸某高校教師 劉女士:「它不在這個疫苗,或者是在治療方面下功夫。你說這個玩意兒如果在全國推行的話,有多少人會被確定叫時空伴隨著。你的手機健康碼變成黃碼,哪兒你也不能去了。」
11月6號,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再度將源頭推責到「多個不關聯的境外輸入源頭」,並稱新一輪疫情「傳播鏈條多、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
大陸張律師:「疫苗推廣的這種情況和它這種出現疫情之後,進行這種自我封閉式管理的這種情況,和進行隔離的這種情況,它是一種自相矛盾的。這兩件事情是互相矛盾的事情,搞不明白這到底怎麼回事兒?」
截至11月5號,中國大陸累計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23億1162.6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為10億7245.4萬人,完整接種率已達76%。
大陸張律師對記者說,如果疫苗真的有效,當局為什麼還要實施這個嚴格的隔離政策,中國還會有多少「時空伴隨者」被隔離?
新唐人電視 駱亞 黃億美 李沛靈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國多地疫情頻現 官方承認「新冠沒有消失」
2023-03-23 20:31:55近日中國多地再現醫院發熱門診擠爆的情況。22日,「每日核酸陽性4000人以上」登上微博熱搜,中共專家承認「新冠沒有消失」。有中國民眾批評,疫情和流感何時爆發,嚴重程度如何,全是中共當局一手操縱。
-
過年續蓋牌!中共禁談疫情.返鄉見聞 甘肅堵境外記者|中國一分鐘
2023-01-19 22:01:41中共放開清零導致大量染疫者死亡,就在疫情可能隨過年返鄉潮轉移到農村之際,中共官方突發布為期一個月的網路整治行動,嚴查所謂網路謠言,禁談疫情與返鄉見聞。而地方政府也升高戒備,如甘肅省就發布「緊急通知」,指有三名境外記者未經許可進入當地,勒令相關人士不准受訪,嚴防死守真實疫情消息外流。
-
韓國宣布陸客入境一律採檢 限制中國增開赴韓航班
2022-12-30 16:49:31中國疫情飆升,韓國政府今天宣布將自明年1月2日起限制增開中國航班及駐中使館簽證核發作業,來自中國旅客搭機前、入境後都必須採檢。
-
中共掩真相 法韓等國延長中國旅客入境防疫政策
2023-01-30 16:57:21上週六,法國官方宣布,將要求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附上中共病毒 陰性檢測報告,延長到 2月15日。南韓、台灣也延長了相關防疫政策。
-
中國染疫.死亡不追蹤不控制引憂 影響擴及國際
2022-12-27 22:45:44中國疫情升溫,各地醫院、殯儀館不堪負荷,藥品嚴重短缺。中共官方每天通報的疫情數據失真,甚至新增死亡病例掛零,受外界批評。就在這個時候,中共衛健委除了宣布不再發布每日疫情訊息之外,昨天(26日)晚上又宣布,明年1月8日開始,將COVID-19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包括感染者不用隔離、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以及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等。而且將放寬出入境管制,入境大陸只要在行前48小時核酸檢測為陰性,就不用隔離與核酸檢測,並稱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引發外界擔憂,影響面擴及國際社會。
-
布林肯強調中共應分享疫情資訊 稱準備好協助抗疫
2022-12-23 10:02:37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強調,包括中共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必須分享有關自身COVID-19疫情經驗的資訊。值此之際,一些專家已開始質疑北京的官方住院和死亡數據。
-
中共掩蓋疫情 法輪功創始人:中國死亡人數達4億
2023-01-16 15:25:56中國疫情受到國際關注,但中共一直掩蓋實際的染疫和死亡人數。民間大量一手信息顯示,中國各地火葬場不堪負荷。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指出,中共一直掩蓋疫情,中國因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
-
中國大陸疫情再起 多地現「二陽」潮
2023-04-24 21:40:24近日,中國有大批網友透露,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稱自己和家人「二陽」了,有的醫院又開始人滿為患。官方再度要求民眾接種疫苗,引發民間批評。
-
中國肺炎疫情擴大奪命!世衛向中共要說法
2023-11-24 07:21:30關注中國疫情,由於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各地的兒童醫院,人滿為患,死亡病例開始攀升。週三,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中共提供更多細節。
-
中國疫情再起?多地支原體肺炎爆發 緊急停課
2023-10-23 21:34:02最近,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蘇州、東北的瀋陽等地,都爆發所謂的「支原體」肺炎,人傳人,傳染性很強,浙江省、江蘇省、陝西省等地,有多所學校的班級發布通知,緊急停課。
-
中國三年疫情死了多少人?入殮師揭驚人數字|中國一分鐘
2023-09-25 19:37:10 -
王必勝:自中國入境台灣須唾液PCR 監測變異株
2022-12-28 16:06:0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因應中國疫情升溫,為保障國人健康安全,及早發現確診者連結醫療照護,並防範及偵測高風險變異株,自明(112)年1月1日零時至1月31日(航班表定抵台時間),除維持現行不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之政策外,搭乘自中國4個直航航線,及金馬地區民眾過年交通專案之來台旅客,入境時須於機場(或港口)配合採集唾液檢體進行PCR檢測,採檢後儘速返回住所進行7天自主防疫及後續自我篩檢,篩檢陽性者依規定進行5+n居家照護及自主健康管理,陽性檢體則後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進行病毒定序。
-
傳中共外交部50多人病亡 趙立堅1個月未露面
2023-01-02 22:30:20中國疫情升溫,中共外交部長王毅突然提前退位,堪稱頭號戰狼的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隱身」多日,引發外界猜測。近日,網傳一篇文章指出,中共外交系統疫情嚴重,截至上個月25日已死亡超過50人。
-
趙立堅疫情下消失近月 官網透露「發配邊疆」
2023-01-10 20:29:13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已許久未露面主持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他的妻子曾公開抱怨沒有退燒藥,引發諸多揣測,9日傳出,官網顯示,趙立堅被調離中共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的職務,已被「發配邊疆」,擔任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引起外界熱烈討論。
-
陸方艙變停屍間 前女演員慟國人死無葬身之地
2022-12-29 17:03:20中國疫情爆發,重症和死亡病例激增,部分地區甚至啟用方艙,用來存放遺體。有中國前女演員怒吼:國人死無葬身之地!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
北京重慶深圳多地 現人類偏肺病毒 無藥可醫
2023-06-06 19:41:21歡迎回來,來關心中國新聞,在新冠疫情持續爆發之際,今年春季以來,一種叫做人類偏肺病毒的疫情,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在中國北京等多地發現感染病例,目前無藥可醫。
-
駭人!傳中國四川鋼企申請火化遺體業務
2023-01-02 13:09:20中國疫情爆發,不幸往生的染疫者暴增,火葬場全天候運作難以負荷。傳出四川電爐煉鋼廠向當地政府申請殯葬火化業務,但網友爆料文章迅速被刪除。
-
黨員訃聞量驚人 中南海火化專道 白肺捲土重來
2022-12-23 13:10:02中國疫情爆發,在民間,殯儀館、火葬場變得「一位難求」,但中共高層卻設立了中南海遺體火化專道,黨員訃聞量驚人。
-
北京疫情慘烈 外籍醫生:行醫30年從未見過
2022-12-27 22:50:52全球經過三年的疫情,各國漸進式恢復正常生活,不過直到12月7日前,中共仍堅持所謂的動態清零。近日,中國各地疫情急速升溫,北京疫情尤其嚴重,醫院、火葬場不堪負荷,在北京行醫多年的外籍醫生們表示,這種情況前所未見。
-
大陸二陽三陽不斷 石正麗研究出更致命毒株
2023-09-25 20:09:54在剛過去的一週,新冠二陽、三陽在中國持續大爆發,多地醫院爆滿。另外,石正麗團隊聲稱,獲得了更危險的新的病毒株,引發關注。來看本期的疫情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