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看歷次總統大選中國因素 2024中共有操作空間?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8 月 10 日訊】接下來請教政經評論家,吳嘉隆老師。在傳統西方民主國家的投票選擇研究中呢,影響投票行為的通常有三個要素:就是經濟議題、政黨認同、以及對個別候選人的評價。那麼台灣由於長期受到中共的威脅,在近年的投票行為研究中,發現台灣人的民族認同、政黨認同、省籍以及對兩岸未來的看法,就能解釋超過60%的投票,也就是說,在台灣的大選中,「中國因素」對投票行為有著壓倒性的影響。那麼請教老師,距離投票不到半年的時間,請教您怎麼觀察目前選戰中的中國因素?

我們回去看一下上一次的大選,就是2020年1月的那個投票,蔡英文得到817萬票,韓國瑜得到552萬票,那一次之前,2018年的地方選舉國民黨是贏的,民進黨是輸的,可是到了總統大選的時候,反而是民進黨贏而且贏很多,為什麼?因為地方選舉的主要議題,仍然是偏重經濟民生,還有地方派系,可是到了總統大選的時候,主軸變成國家安全、軍事外交、兩岸關係這樣的一個議題,那就比較不像那個在地的經濟民生、地方派系,這個里長這些因素。

那當時有一件事情,就是香港反送中,2019年的下半年,整個都在談香港的那個反送中,以及中共在香港的這個粗暴的鎮壓抗爭的行為,社會的大遊行大抗爭,被中共那個粗暴的處理跟鎮壓,有很多年輕人就所謂被跳樓被自殺什麼的,那這個因素,當台灣選民進去投票所投票的時候,腦袋裡的畫面就是香港,所以所謂的中國因素,在這裡就變成對選舉構成了一個壓倒性的影響,所以這個有助於蔡英文的脫穎而出。

那這個中國因素的這個案例顯示出來,到了選舉最後三四個月的時候,中國大陸會企圖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美國日本這邊也一樣會,所以到了選舉的就是選舉的前半期,大家在候選人當中比較來比較去,看看有什麼醜聞有什麼議題、政見立場表達等等,到了選戰後半期,那就是台灣境外的兩股大勢力,一股是中國大陸,一邊是美日軍事同盟,他們都會企圖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所以到了下半場,就看看他們有什麼新招拿出來,那目前的話,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就是兩岸美中關係主導了兩岸關係,主導了台灣跟大陸之間的那個戰爭與和平,所以現在的中國因素,要看看中共那邊是不是搞砸了,一副好牌給它打壞掉,然後一樣也是我們也是看美國日本這邊,就是在總統大選裡面,國家安全因素,肯定會比經濟利益來講的話,以台灣的情況來講會更重要,所以在國家安全這個方面的話,如果中共對台灣選民還是大呼小叫,很粗暴的樣子、很高傲的姿態的話,那只會引起選民的反感,到最後的話,反而會有助於民進黨的得票,這個是有案可查的。尤其是美中關係在緊張的情況下,那麼台灣更是在,更是會選擇站隊民主自由價值觀這一邊,所以中國因素的重要性坦白講,操作空間對中共來講已經不大。

中共這個時候對台灣放軟的話,是它合乎它的利益但,是它做不到,所以估計中國因素這一次對選舉的影響,會比上一次差,為什麼呢?因為美中關係的緊張跟惡化已經很清楚,所以可操作的空間不大。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