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13日訊】據中共國家統計局12月11號發佈的數據,食品價格上漲把通貨膨脹率從10月份的4.4%,提高到11月的5.1%,創下28個月以來的新高。引起海內外嚴重關注,中國央行10號再度收緊銀根。國內專家指出,未來通脹水平會持續高位。而通脹惡化加重了平民百姓的生存壓力。
國家統計局11號公布,1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5.1%,這是自2008年7月上漲6.3%之後,創下的最高漲幅。11月份,糧食價格同比上漲14.7%,蛋類上漲17.6%,水果上漲28.1%,18種主要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2.4%。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11月物價的漲幅確實出乎很多人意料。上個月,國務院已下發16條措施,行政干預物價上漲。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對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說:「消費物價指數正常的情況應該在1-2%,我覺得3-4%還是可以的,但是4-5%就比較嚴重了,要到6-7%那就更嚴重了。」
以食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瘋狂上漲,加劇了民生壓力,也催生了囤貨抗漲的「海囤族」和節省開支的「摳摳族」,許多平民被迫淪為「菜奴」。
為了給孩子治病在北京居住了3年的余先生說:「我們面臨的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這些東西都在漲價,北京當地人都承受不了,何況咱們外地為了孩子治療啊。」
當局有限的調漲工資和補貼,趕不上物價上漲。內地的日用品價格甚至超過了香港,近來,深圳等地家庭主婦去香港購買糧、油、糖、醬油等物品,正在日益增多。
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程曉農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錄音】「對通貨膨脹感覺壓力最大的是中低收入階層,包括那些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退休者,很多人本來就處在勉強的收支平衡邊緣上,物價這麼一漲,漲個20、30%,很多人除了節衣縮食再沒有辦法了。」
上海的藝術工作者小田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以前煩惱房價高不可攀、買不起房子,最近幾個月又加上吃的東西一直漲價,生活消費太貴,讓人縮衣節食的都快得憂鬱症了。
程曉農博士說:「我就看到有媒體採訪,一對老人在說他們原來每天是勉強一天吃三頓,現在已經吃不起三頓了。我剛和國內一些朋友通電話,他們告訴我現在到菜市場買菜,挑一顆白菜手裡還要哆嗦半天、算計半天,就別說買別的了。」
通貨膨脹導致老百姓的財富不斷縮水,與此同時,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卻大幅度增長,「國富民窮」、貧富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截至今年10月,全國財政收入70899.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億,增長21.5%。按照慣例,超收收入除少量作為預算基金外,大部分都要當年支出,截至10月份時還有23000多億待花,再加上超收的萬億,在今年最後兩個月政府有超過3萬億需要花掉。
原《人民日報》編輯吳學燦說:「一方面政府的稅收收入大幅度提高,外匯儲備的數量不斷上升﹔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相對越來越低,物價越來越高。說白了,就是政府和官員越來越富有,老百姓越來越貧窮。」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預期,明年上半年中國通膨會更加嚴重。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張岸元說,長期的貨幣超發,結合目前整個社會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發當前物價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
據央行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超發貨幣近43萬億。12月3號中央政治局會議宣佈「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回歸「穩健」,這表明刺激政策正式退出,遏制通脹成為重中之重。
10號,央行今年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限制貸款。彭博新聞社說,CPI指數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幅,加大了中國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不過,香港《明報》指出,加息不加息,中央陷入兩難。雖然收緊銀根、加息可以抑制通膨,但同時會導致經濟活動即時減慢,最惡劣的情況還可能是通脹沒有壓下,經濟已經陷入低迷,變成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困局。
新唐人記者李元翰、周天綜合報導。
看下一集
【禁聞】386199--農村問題繫牽中國命運
【禁聞】粵媒唱反調撐趙連海 保安掌摑記者
【禁聞】聖誕老人改穿化纖 中國製再掀話題
【禁聞】打造「公民社會」成敏感詞
【禁聞】學者:不升息?難解中國通膨問題
【禁聞】鐵幕下的冤魂 誰來紀念
【禁聞】發一張光碟獲罪?家屬控司法迫害
【禁聞】這樣為“人民服務”的警察
【禁聞論壇】俄羅斯為甚麼清算斯大林?
【禁聞】時代週報越紅線 百人榜評選被整頓
【禁聞】中國危機現端倪 明年經濟或探底
【禁聞】全球民主榜 中國排名136列入獨裁
【禁聞】大陸各色小局長惹出大是非
【禁聞】“李剛門”代理律師遭襲 疑涉家庭教會
【禁聞】空椅子成敏感詞 南方報遭殃
【禁聞】溫州版維基解密 大陸最猛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