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高考戶籍歧視 民間方案籲取消

【新唐人2011年11月4日訊】10月29號,部分常住北京的非北京戶口孩子的家長公布了他們起草的《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方案》。這個方案建議,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按照學籍和父母經常居住地等標準認定高考報名資格。這個方案被認為“異地高考”的民間方案。

此前5天,北京大學教授張千帆等15位高校學者,聯名向溫家寶上書,要求國務院審查並且修改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取消“學生在戶籍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和招生”的規定。這兩起事件無疑將近年來廣受關注的隨遷子女高考問題,再次推向了輿論的高潮。

到目前為止,中共國務院對此沒有任何答復;教育部表示正在調研相關問題,但沒有時間表。家長們表示,孩子等不起。

據了解,這批學生家長從2005年開始維權,他們建立了網站和QQ群。他們到街頭和網絡上征簽,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會到教育部遞交呼籲書,到現在為止他們已經徵集了5萬多個簽名。請問趙培,這批非北京籍考生的父母是甚麼背景,他們為何要維權?

趙培:這批孩子的父母是擁有被稱為“北京綠卡”的北京居住證。由於中共政策的朝令夕改,他們雖然可以享受部分北京市民待遇,但是一直不能拿到北京戶口,所以他們的孩子一直在北京受教育,卻要回到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

從學歷上講,他們都受過高等教育,因為北京市的人才引進,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所以這些家長知道自己做為公民應該享受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他們就認為,自己為北京做貢獻,也為北京納稅,自己的子女應該享受北京孩子同樣的待遇。

那您認為這種高考戶籍歧視產生的原因是甚麼呢?

趙培:根源是中共從建政之日起,不平等的戶口制度。北京的大學是全國建設的,針對北京戶口大量招生。北京錄取分數線低是人盡皆知的,比如說,這批家長中有一位網名叫“桃源”的家長的孩子在北京班上前10名的學生,在山東只夠三本的錄取分數線。教育部的歷次改革,比如標準分、地方自主命題都是為了掩蓋由於戶口制度帶來的不平等。

享受著戶口特權的北京學生,每天可以參加課外活動;山東、湖北等外地考生卻要每天學習10個小時以上。一旦高考全國招生,將會對北京考生是毀滅性的打擊。北京人是在保護自己的權利;外地人是在爭取平等。但是,大家搞錯針對的對像了,這個困局是中共60多年不平等政策造成的,該負責的是中共。

支持這次維權的有很多著名學者和法律方面的專家,包括北京新啟蒙公民參與立法研究所主任熊偉。看起來孩子家長提出的這個《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方案》還很像立法草案。

趙培:熊偉的職稱很能說明問題,“公民參與立法”。這批孩子家長也是像很多維權人士一樣,找到中共的人大去反應情況。但是,做為中共“橡皮圖章”的人大根本不搭理他們。所以,他們就自己寫了這個立法案給中共的國務院和教育部。而且他們也用征簽的方式來證明自己草案的民意。這應該是中國民眾向中共討要立法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