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應變能力不足?經部環局不同調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26日訊】關心日月光廢水風波。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違法排放有毒汙水進入高雄後勁溪,經濟部的專案調查小組報告昨晚出爐,認為日月光是因為「應變能力不足」,操作不正確,才會導致排出強酸汙水,高雄市環保局則反駁,日月光兩年被罰六次,不但蓄意,而且情節重大。

    記者:「部長日月光確實是應變能力不足嗎?」

    經濟部對日月光調查報告結果出爐,認為工廠並沒有私設暗管偷排廢水,至於10月1日的違法事件,則是因為日月光的「應變能力不足」。

    經濟部次長 杜紫軍:「那應變能力不足就是因為,他那天機器操作故障之後,造成加酸過多,所以他的PH值降到2.6。」

    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則反駁,日月光在兩年內被罰六次,不但蓄意而且情節重大,不能用「應變能力不足」,一語帶過。

    高雄市環保局主任秘書:「我們現在不再多做說明,我們之前該說明,都說明過了啦。」

    「應變能力不足」是否等於並非蓄意排放汙水?經濟部則表示,要等檢調認定。

    經濟部次長 杜紫軍:「所以他造成了汙水排放,這是一個違法的事實,所以這個部分本來就應該照規定來處分。至於是不是惡意,地檢署正在調查,以地檢署調查為準。」

    日月光汙染事件,監察院本周也介入調查,要瞭解相關單位是否有善盡稽查工作,釐清責任。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吳柏萱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