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撤離失業潮至 打壓樂天誰遭殃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3 月 11 日訊】近期,為中國提供2萬個就業崗位的韓國樂天超市,有幾乎1/4的在華分店被中共有關部門勒令停業,那麼在中國面臨外資撤離、內資外逃、內需不振、失業人群猛增的情況下,打壓樂天到底誰會遭殃?我們來看看。
據中共官媒報導,截至北京時間2月6號下午4時,被勒令停止營業的在華樂天超市數量增加到了23家,幾乎1/4的店關門停業。
據報導,樂天在中國僱員人數約2萬人,樂天遭到關門的原因,是上週樂天集團的一家關係企業出讓土地給韓國政府,使韓國得以部署薩德(THAAD)導彈攔截系統。
樂天1/4的店面關門,相當於5000直接僱員失去飯碗,而往往一家企業關門,其無數供應廠商、上下游企業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失業人數遠不止5000。
2015年微軟宣布諾基亞將關閉中國工廠,其供應商蘇州閎暉科技就應聲倒閉。2013年,多達7000工人的東莞快聯達,因為客戶訂單被轉移到東南亞,老闆直接放棄工廠。
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段紹譯:「中國老百姓去抗議樂天是不理智的,中國政府肆意去查封是不對的,對中國的經濟肯定是有負面影響的,樂天是一個企業,它在中國能賺錢的話,說明中國需要它,它有它的優勢,它來中國是為中國創造財富。」
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段紹譯指出,中共關閉樂天在中國的門面,對雙方都是傷害,同時會讓國際社會認為中國不是法治國家,中國人不理智,使外資對中國更加望而生畏。
從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這幾年的外資撤離非常嚴重。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1211.97億元,對比2011年3269.81億,下跌了62.94%。(截圖)
房地產業同樣如此,這兩年儘管房價飆升,外資撤離卻「義無反顧」。2014年外資投資房地產總額為639億元,2015年隻剩下297億,到2016年隻剩下132億,僅僅兩年時間,地產開發領域的外資使用規模,降幅高達78%。
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就超過4500萬,加上相關企業鏈條,估計外企就業員工數以億計。評論認為,如果外資撤離的趨勢不能停止,中國的經濟和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曾經號稱世界工廠的廣東東莞,如今的蕭條,就是外資撤離中國後的縮影。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俞偉雄:「現在不只是外資撤離的問題,本身中國人富有的人、生意人都想要把資金移出到海外,因為中國的經濟過去太重視投資,太重視房地產,太重視出口,一味的追求高成長,產生了產能過剩的現象,房價也太貴了,種種跡象讓中國人還有外國人覺得投資的前景越來越渺茫。」
另外從2015年年底開始,民間資本對於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速呈直線下跌,而整體的投資增速卻還保持穩健,分析普遍認為這是政府直接在砸錢。(截圖)
今年的兩會上,中共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說明為什麼把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定位在6.5%左右的指標時還強調,是為了為了保就業,稱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將創造170萬左右的就業崗位。
最近,有23個省份,已經發布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度,總計約45萬億元。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俞偉雄:「為了要拯救經濟,保持經濟所謂6.5%的成長率,可能有中央地方政府透過國有銀行、國有企業來進行投資。我覺得這個應該是這樣一個現象。」
在北京當局想方設法穩增長、保就業的大背景下,關閉樂天超市,被指背道而馳。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學家俞偉雄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資撤離、內資外逃、內需不振的大背景下,再因政治原因干擾韓國企業,會使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新唐人記者 劉惠 田振宇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從反日到反韓 中共定期炒民族主義誰受害
禁陸客團赴韓?限韓令升級中企也受傷
相關新聞
-
經典賽B組中國隊又輸!捷克奪首勝 日本對戰南韓
2023-03-10 21:06:14世界棒球經典賽B組預賽,昨天(9日)輸給日本的中國隊今天中午出戰捷克,中國隊在7局下連拿4分,上演大逆轉戲碼,但捷克隊到了9局上,轟出3分砲再度逆轉,最終捷克隊以8比5擊敗中國,拿下隊史經典賽首勝。而晚間6點開打的「日韓大戰」,日本派出大聯盟投手達比修有先發,至於南韓則是派出34歲王牌左投金廣鉉,目前比賽進行到第○局,韓國對日本比數來到○:○。
-
海外移入確診數逾4成來自中國 韓國警戒防堵
2023-01-04 16:23:03韓國防疫當局統計,近一週從海外移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案例高達42%來自中國,占比較去年11月的1.1%大幅提升。保健福祉部部長曹圭鴻今天指示,不可放鬆警戒,須全力防堵中國疫情波及韓國。
-
極寒天氣席捲亞洲 橫奪百餘人命
2023-01-26 12:52:16在強大寒流的衝擊下,亞洲北部國家迎來大面積降雪和強風天氣,截至發稿,已經有一百多人因此喪命。
-
中國金融風險加劇 韓副總理:成立專門小組因應
2023-08-21 13:09:17在恒大、碧桂園等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接連爆雷,中國的金融風險持續加劇之下,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秋慶鎬,20日召集財經官員舉行會議,根據秋慶鎬的指示,財政部將在旗下的經濟政策局內設置「中國經濟情況組」。該工作小組將與其他財經部門保持緊密的合作,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情況的變化。
-
中共環時批尹錫悅 韓使館抗議:低俗至難以啟齒
2023-05-08 20:27:54韓國總統尹錫悅4月訪美,遭到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詆毀。韓國駐北京大使館發函向《環球時報》抗議,稱環時社評文章「以低俗到難以啟齒的表達方式」,無端指責韓國領導人。韓聯社報導,對此,《環球時報》又發布社評,表示難以認同韓方的「抗議函」。今天,南韓駐北京大使館官員表示,使館對個別中方媒體的要求沒有被接受,對此深表不滿和遺憾。
-
韓國對中出口萎縮 2022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2023-01-01 16:09:47韓國對中國出口持續萎縮,2022年全年出口額睽違14年低於進口額,差距粗估達472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454億元),創下史上最大貿易逆差。
-
劍指中共?美日韓商長會面將加強經濟安全
2024-06-27 19:21:28美國時間26號,美、日、韓貿易相關首長,在美國華府舉行首次美日韓三邊部長會議。三方將增強半導體和電池等關鍵產業供應鏈韌性。值得注意的是,美日韓三國還同意,在出口管制方面,進行合作。
-
南韓半導體名人遭控竊密三星輸中 七月開庭
2023-06-28 19:45:21韓國檢方日前起訴一名三星前高層,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輸往中國。有外媒近日取得完整的起訴書,指出這名高層就是韓國半導體業的大老崔珍奭(音同市),他被指控非法取得三星的多項機密,要在西安建造一座20奈米的DRAM廠。
-
韓在中國生產先進晶片 恐遭美設上限
2023-02-24 18:42:49美國商務部次長艾斯特維茲(Alan Estevez)表示,美國可能會限制韓國公司在中國生產先進半導體的水準。
-
美商務部官員:美或限制韓企在中國做先進晶片
2023-02-24 22:20:30繼美國與日本和荷蘭達成協議,對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限制之後。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暨安全事務的次長 艾斯特維茲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韓國晶片製造商,進行深入對話,限制韓國企業,在中國生產先進晶片。
-
1週工作1小時不算失業?中國青年失業數據失真|晶片戰諜影幢幢!美商應材控中資企業竊密|北京或近日推刺激措施 多家機構下調增長預期
2023-06-16 18:42:16中共國家統計局,5月份城市16到24歲,青年失業率達到20.8%,年輕人失業率再創新高,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糟。根據中共官方公布的「就業標準」,一個星期工作一個小時以上,就算是「就業」,引發網友批評。 中共竊取外國半導體技術案件層出不窮,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近日控告一家被中資收購的馬特森科技公司,挖角十多名資深工程師,並竊取商業機密和專利技術。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當局早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公布重大措施,來振興中國經濟。不過許多經濟學家仍然懷疑,最新的措施是否足以扭轉信心並防止經濟進一步放
-
美官員:美或限制韓企在中國製造先進晶片
2023-02-24 17:53:15繼美國與日本和荷蘭達成協議,對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限制之後。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暨安全事務的次長 艾斯特維茲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韓國晶片製造商,進行深入對話,限制韓國企業,在中國生產先進晶片。
-
美要求韓跟進管制半導體輸陸 促6月中前達協議
2024-04-03 17:32:47美國正在國際上加大力度圍堵中共。彭博社報導,美國正在要求韓國,跟進美國,對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實施限制。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希望,韓國限制製造先進邏輯晶片和記憶體晶片的設備和技術流向中國,包括比14奈米以下製程的邏輯晶片,以及18奈米製程以下的DRAM記憶體。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官員已經在三月與韓國政府深入討論相關問題,並試圖在6月中旬G7峰會前達成協議。
-
韓關鍵礦產對中依賴 2030擬降至50%
2023-02-28 17:27:10為了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選定33種關鍵礦產,政府將再次實施,針對海外資源開發投資項目的,稅收抵免優惠制度,與30個礦產資源國進一步加強供應鏈合作,目標對中依賴度,從目前的80%以上,2030年要低於60%。
-
劍指中共?美日韓商長合作管制關鍵技術出口
2024-06-27 17:36:10美國時間26號,美、日、韓貿易相關首長,在美國華府舉行首次美日韓三邊部長會議。三方將增強半導體和電池等關鍵產業供應鏈韌性。值得注意的是,每日韓三國還同意,在出口管制方面,進行合作。
-
劍指中共?美日韓商長合作管制新興技術出口
2024-06-27 12:46:27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以及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26號,在美國華府首次舉行美日韓三邊部長會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三國將利用三邊機制,增強半導體和電池等關鍵產業供應鏈韌性。
-
出口轉向!南韓1~5月對美出口超越對中出口
2024-06-10 17:32:56韓聯社報導,今年1到5月,南韓對美國出口,超過對中出口。根據南韓官方數據,今年1到5月,南韓對美國出口的規模達到533億美元,比對中出口高出6.1億美元。南韓央行今年4月發布報告指出,在美國消費條件穩健和韓企擴大對美投資的情況下,預計南韓對美出口將持續擴大。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今年南韓全年對美出口,有望超過對中出口,距離上一次超過對中出口相隔了22年。
-
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徵45%關稅
2024-10-04 20:57:40中共大力補貼電動車,引起各國不滿,繼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後,今天,歐盟成員國舉行投票,同意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加徵最高達35.3%反補貼稅。加上原本的一般關稅10%,等於稅率提高到約45%。外媒報導,法國、義大利等10個國家投票贊成,德國、匈牙利等5國反對,高達12個國家投下棄權票。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強震登朝鮮日報頭條 加拿大網紅:大家都好冷靜
2024-04-05 12:49:56花蓮強震,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住在台灣的加拿大網紅,表示台灣人地震當下都好冷靜,與外國人截然不同。台灣地震也受到韓國民眾關注,而婦產科護士在地震當下,挺身保護嬰兒的畫面,也登上《朝鮮日報》的大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