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網路成癮症」嗎?

你是「網路成癮症」嗎?

文/林旭華(家醫科醫師)

編者按:現今的社會中,一旦某個社群媒體或是網路通訊出現異常時,有些人隨即陷入焦躁、易怒、沮喪、心神不寧等狀況。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可能罹患了「網路成癮症」。 

現在家族聚餐中,人手一機,低頭滑手機,現場互動少!交談更少!於是匆匆用完餐後,趕快散場,大家各忙各的。隨著網路愈來愈普及化,人們可以透過網路獲得想要的資訊,對生活帶來了方便性。然而有些人太沉迷於網路世界造成生活作息混亂,甚至危害健康。在許多國家,網路成癮已經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健康議題,甚至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 

何謂網路成癮? 

簡而言之,網路成癮是指過度使用網路後,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學業退步、睡眠變少、興趣範圍變窄、飲食習慣改變、人際關係改變等等,進而對網路產生心理依賴,然後不斷的增加上網時間且離線後會產生焦慮或憂鬱等戒斷症狀。

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 

目前針對網路成癮還沒有既定的診斷準則,一份美國統計資料顯示,如果一個月上網時間超過144 小時,便可以被歸類為「不正常的行為」。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設定八項標準,只要符合其中五項,初步可認定,如果每週上網時間超過40小時,就更加確定是「網路成癮症」。 

八項標準 

1. 只專注於網路上的活動,即使離線仍想著上網的情形。

2. 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在線上仍無法得到滿足。 

3. 無法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 

4. 若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容易發脾氣且感到沮喪。 

5. 在網上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來得久。 

6. 為了上網,寧可喪失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 

7. 為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 

8. 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情緒而上網  

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 

青少年、學生是最容易發生網路成癮問題的族群,另外原本即有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低自尊或較自閉人格、不喜和人相處的,也易成癮,但若工作總是要接觸網路的行業,並不一定會有「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症的「危害」 

當人長時間沉迷於上網後,易造成時間管理失當、作息不定,遂而耽誤工作、學業,進而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讓出現身體不適症狀,例如:眼睛酸、視力減退、頭痛、肩膀酸痛、睡眠不足、胃腸不適等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是生活的一部分並非全部。上網者必須有正確的思想做主導,強調合理、且能自我控制的上網時間,才不會陷於其中而不自知。擺脫網路的控制,全家、學校、社會一起來,形成一股風氣後將會提升整體正面力量。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