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就學貸款輕鬆還」 學者:低薪是關鍵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8 月 03 日訊】不少畢業生還沒找到工作,就得先承受學貸壓力,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行政院拍板「就學貸款輕鬆還」政策,最多可以4年不繳本金,先還利息,以私立大學為例,借款60萬為例,每個月可以少繳近6千元,不過學者認為面對職場低薪,學生最後還是還不起,治標不治本。

    行政院為了減低還款壓力,拍板「就學貸款輕鬆還」政策,最多可以4年不繳本金,只繳利息,9月1日正式上路。

    民眾:「開始繳學貸,當然希望趕快還清,可以存錢,可是這樣拖時間變長,就一直感覺有負債,沒辦法趕快存錢。」

    民眾:「就是之後可以不用還到那麼多。可能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可以去學更多的東西。」

    目前政府設立的「寬限期」,第二年才開始繳本金加利息,但是即將上路的新政策,則是1到4年期間只繳利息不還本金。以私立大學為例,學貸60萬8年內還,現行本金加利息一個月是6545元,如果只繳利息的話,一個月則是575元,還的錢變少了,但學者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

    文大廣告系主任 鈕則勳:「就內容來看的話,這個政策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治標不治本,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年輕族群第一份薪水,都是相對低的,也就是20多K這樣的薪水,他要還學貸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壓力。」

    學者認為,畢業生面臨低薪,光還款壓力就很大,時間並不是解決之道,最終還是得靠薪水來償還負債!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