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胖不是胖?醫:現在是營養過剩
文:易禹昕(健康傳媒)
常聽長輩說,「小時候胖不是胖」,或是說「小時候胖一點,有肉才能抽高」,但現在這樣的說法可能有必要重新釐清了。媒體報導指出,台灣兒童肥胖居亞洲之冠,此外,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兒童肥胖已成全球問題,在過去40年來兒童肥胖增加了10倍,這意味著全世界有1億2400萬名孩童過胖。
兒童肥胖程度 判別有標準
兒童肥胖的判別標準為何?要胖到什麽程度才能算是過重、肥胖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成人過重的標準是指BMI值大於24 kg/m2、肥胖則是BMI值大於27 kg/m2。兒童因為身高體重都還在成長,因此肥胖標準也會隨孩子年齡性別而有所差異。同年齡、同性別BMI大於85百分位就是過重,而大於95百分位就是肥胖。
小時候胖不是胖? 已不合時宜
丁瑋信指出,「小時候胖就是胖」,從現有的研究來看,肥胖的孩子有較高的機率變成肥胖的成人。他解釋,以前二次大戰剛結束,那時候大家生活條件都不好,營養也不好,營養關係到孩子的成長,營養不夠就會長不高;而那個時代如果家境好,孩子的營養也會比較好,可能就會長得比較胖,也會長得比較高。因此,老一輩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說法。但是現在很少有孩童營養不良的情況,大部分都是營養過剩。
丁瑋信提及,一般常見肥胖的問題有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胰島素阻抗及脂肪肝。至於在骨骼肌肉方面,則容易肌肉無力;此外,也有呼吸道阻塞,睡眠中止症候群的問題,或是打呼很大聲,怎麼睡都睡不飽。肥胖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有憂鬱症、自卑的傾向。孩子肥胖的問題在孩童時期較容易被忽略,如果一直沒有改善,一般到了青少年後,會對身心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更重要的是,肥胖的問題若一路到成年,屆時身體相關併發症就會逐一浮現。
改善兒童肥胖 全家動起來
丁瑋信強調,避免兒童肥胖的關鍵就是少吃多運動。孩童肥胖和習慣的養成有關,因此從小就要教導孩童養成正常的飲食、運動習慣。如果已經有過重、肥胖的狀況,那要盡快改正,否則等到青少年時期,已經建立不好的習慣,恐怕積習難改,長大以後身體健康容易亮紅燈。
至於日常生活該怎麼做?丁瑋信認為,首先不要讓孩童喝含糖飲料,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再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澱粉類,多吃蔬菜水果,也不要吃速食。此外,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早睡早起;若情況許可,盡可能在孩子小時候餵母奶。孩童的肥胖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是全家人的事,父母最好也可以跟小朋友一起減重,家長要以身作則,培養孩童對運動的興趣,全家人一起變健康。
最後,丁瑋信提醒,千萬不要覺得小時候胖沒關係,孩童時期的肥胖,如果不改習慣,到了成人還是會一路胖下去。所以父母最好的介入時期,大概是在孩童就讀幼兒園的時候,如果有肥胖的狀況,習慣就要改正。惟有父母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讓孩子遠離肥胖。
相關新聞
-
越瘦越好?研院:紙片人較短命
2011-03-23 22:09:36越瘦越好、越瘦越漂亮的觀念,現在可能要稍微修改一下了,中研院研究報告指出,體重過輕的紙片人,死亡風險比肥胖族群高3.6倍,由於目前BMI標準值為18.5到24,研究也認為符合低標的人太瘦了,建議衛生署把低標提高。
-
代謝疾病致過勞死?盼改台企業文化
2011-03-02 21:46:08宏達電1名謝姓員工在2月21日疑似過勞死案,勞委會在今天公佈調查結果,認為謝姓員工確實是屬於超時工作,這意味地方政府將對所屬工作單位開罰。而這樣的消息,也再度讓過勞死的議題,受到關注,下面的這則新聞,帶您來看到,國內一家健康基金會,除了分析台灣勞工健康之外,也與勞委會共同盼望,改善台灣企業的工作文化。
-
你有脂肪肝
2017-08-11 11:43:34現在的人常常有聚餐、應酬,可是卻很少運動。常見員工體檢後,許多員工拿著體檢報告問我:「林醫師,我又沒有B、C型肝炎,又不抽菸,又不喝酒,肝指數卻不正常,超音波判讀是脂肪肝?」
-
加“全國對話”防兒童肥胖
2011-03-08 09:11:32加拿大聯邦和省衛生部長推出一項新舉措,幫助遏制上升的全國兒童肥胖率。
圖像
這項旨在促進兒童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舉措被命名為“全國對話”,加拿大衛生部長阿盧卡克(Leona Aglukkaq)和新斯高沙省衛生廳長麥當娜 (Maureen MacDonald) 週一在多倫多推出名為“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未來”的相應行動計劃,
這個計劃會推出一個新的在線論壇網站,並將收集的建議報告提交到今年11月召開的全國衛生部長峰會上。
該計劃將鼓勵人們討論導致肥胖 -
遠離代謝症候群危機 適度運動+均衡低熱量飲食
2018-11-24 00:15:46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3年所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發現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腎臟病等死因,佔所有死亡原因的31.1%,甚至超越癌症的29%,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
中年男子「大腹翁」 恐引發代謝症候群
2016-07-30 20:52:32觀眾朋友知道嗎?有接近六成的受訪者,超過半年沒有量過腰圍,國民健康署提醒,中年男子如果肚子太大,小心引發代謝症候群。
-
呼吸、喝水也會胖?研究:腸內菌影響代謝
2019-05-09 15:22:46工程師曾先生上班時經常需久坐寫程式,總覺得自己呼吸、喝水也會胖,可是隔壁同事愛吃甜食,不但不胖,健康檢查驗起來血糖也正常,想起醫師總是建議民眾吃高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照做後有效,但他的血糖卻不減反升?
-
晨起健檢10分鐘 遠離代謝症候群
2018-05-22 10:58:53個案周小姐的父親有著大肚腩,退休後長期窩在家抽菸、喝酒,加上飲食不忌口又不愛運動,直到周爸爸昏倒送醫,緊急開刀住進加護病房,才知道因血壓飆高導致腦中風,同時也有心臟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16日呼籲,養成天天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是最簡易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即可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再來看枯燥乏味的中共二會,與往年不同的是,代表們除了比賽提案之外,對類似修憲這樣的重要話題卻三緘其口、諱莫如深。
-
2個半月參賽人員共瘦腰7層樓高 翁章梁頒獎
2023-08-09 17:44:12嘉義縣5/1至7/15期間辦理「腰你健康 圍尺幸福」瘦腰團體競賽活動,今天(9日)於縣府中庭舉行瘦腰有成頒獎典禮,由縣長翁章梁親自頒獎給瘦腰有成的單位,縣府表示,活動分3組,吸引66支隊伍330人參加,共有9隊勝出,其中以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領軍的台化瘦身隊腰瘦89.5公分居冠。
-
體毛、痘痘過多卵巢陷危機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釀不孕
2023-05-26 20:30:40如果女性近期感到體毛變多,或是容易焦慮,抑或是更需要高度關注的糖尿病以及代謝症候群,與月經時間不規則,都需要格外慎重。
-
青壯年小心3高2害!罹患代謝症候群 這些病也會跟著來
2022-12-29 20:04:25李先生每天從早到晚的忙碌工作,幾乎都很晚下班,三餐多是隨手抓些零食或餅乾果腹,有一天看到電視上國民健康署成人健檢服務的宣導廣告,終於下定決心要做健康檢查,但收到健檢報告時,發現好多紅字,細看血壓、血糖等檢驗數值都超標一點點,腰圍也過粗,但還好沒有感覺不舒服,就自我安慰「應該還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
減重中醫療法 | 談古論今話中醫 新年特別節目(HDYSP12)
2022-02-02 18:40:23中醫藥減重是這幾年很夯的趨勢,也是許多人除了瘦身也可以同時改善身體許多問題的方法之一,除了可以用中藥減重以外還有其他的治療作用嗎?針灸埋線是甚麼原理?很多減重朋友還不太瞭解。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俊如醫師來談關於代謝症候群-肥胖的相關問題的處理方式。
-
代謝症候群警訊在胰臟!內臟脂肪堆積 慢性病風險倍增
2022-11-01 15:41:11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深知內臟脂肪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因此特別注意「脂肪肝」,但其實「脂肪胰」也是不能輕忽的一塊,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脂肪胰是近幾年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與代謝症候群有高度相關性,民眾一旦有脂肪胰未來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
肥胖致百病叢生 這些疾病來敲門
2019-04-01 18:20:53國泰健檢根據 2018 年 9.3 萬名健檢人數調查肥胖盛行率發現,30 歲以上民眾 54% 肥胖超標(體脂率男性高於 23%、女性 27%),再觀察各年齡層肥胖趨勢,年紀越大,體脂率越高。
-
血糖正常也要小心 AI可提早預測糖尿病風險
2023-05-02 17:36:12來看到,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但您知道嗎,在確診糖尿病前,患者身體內的許多數值,其實已經傳達出風險訊息。有醫師透過AI機器深度學習的特色,設計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找出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提早介入控制,幫助民眾預防疾病發生。
-
10大死因多與它有關!量腰圍可預防 這族群尤其要注意
2022-08-04 16:34:45肥胖粗腰可會讓人短命!110年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的疾病,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均與腰粗、代謝症候群等危險因子有關,專家提醒民眾,應該經常量測腰圍,控制體重。
-
血糖正常也要小心 AI提早預測糖尿病風險
2023-05-02 19:53:54來看到,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但您知道嗎,在確診糖尿病前,患者身體內的許多數值,其實已經傳達出風險訊息。有醫師就透過AI機器深度學習的特色,設計出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找出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提早介入控制,協助民眾預防疾病發生。
-
研究:胖出慢性病 可能是「口型蛋白」惹的禍
2022-12-13 18:23:58陽明交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廣泛存在細胞膜或胞器表面的「口型蛋白」會調控脂肪分化,影響細胞吸收脂肪酸的能力,加速脂肪細胞肥大,誘發「代謝症候群」,在肥胖慢性病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減重中醫療法 | 談古論今話中醫 新年特別節目(HDYSP12)預告
2022-01-28 18:16:00中醫藥減重是這幾年很夯的趨勢,也是許多人除了瘦身也可以同時改善身體許多問題的方法之一,除了可以用中藥減重以外還有其他的治療作用嗎?針灸埋線是甚麼原理?很多減重朋友還不太瞭解。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俊如醫師來談關於代謝症候群-肥胖的相關問題的處理方式。
-
30歲高管輕忽三高竟釀肝癌!「肝包油」恐增肝癌風險
2022-07-15 16:03:05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俗稱三高,是不少民眾健檢報告上的紅字項目。年過30的高階主管陳先生(化名)多年來的健檢報告都有大片紅字,自認現代人有三高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公司應酬多、大魚大肉,再次檢查才發現肝指數異常,超音波一照肝臟竟有大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