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墜腸」 腹股溝疝氣常見兩大成因
文:馬姍妤(健康傳媒)
80多歲的彭奶奶有長期便祕與右側腹股溝疝氣的病史,日前突然持續性右下腹痛,程度越來越劇烈,並伴隨發燒、腹脹及嘔吐,由家人陪同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診查後發現彭奶奶右側腹股溝處有明顯腫脹與壓痛,下腹也出現腹膜炎徵象,高度懷疑是右側腹股溝嵌頓性疝氣合併腹膜炎,照會外科醫師安排進一步理學檢查、抽血檢驗與影像醫學檢查,診斷為腹股溝嵌頓性疝氣合併缺血性腸壞死,緊急安排2階段手術才保住生命。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醫師陳博彥表示,成人腹股溝疝氣的常見成因有2大類:(一)是隨著年紀增長,下腹壁肌肉老化,相對變得鬆弛。(二)則是來自長期持續或間斷性腹部壓力的增加,例如慢性咳嗽、便祕、腹水、負重的勞力工作或重量訓練等。這2大類狀態會導致腹腔內的器官(小腸、大腸、膀胱、大網膜)掉入腹股溝內,形成腹股溝疝氣,台語俗稱「墜腸」。
當發生腹股溝疝氣時,若腹腔內器官還可以進出腹股溝處,病人可能無感或僅有輕微腹痛症狀;若疾病進展至腸道且卡死在腹股溝內無法回到腹腔之中,則稱為「腹股溝嵌頓性疝氣」,這是腹部急症,卡死在腹股溝內的腸道會漸漸因血液灌流不足而缺血壞死。壞死後的腸道容易產生穿孔,致使腸道內容物從穿孔處流入腹腔,隨之產生腹膜炎或腹腔內感染,若不及時處理將有致命之虞。
案例中的彭奶奶,從過去與現在病史、腹部理學檢查、抽血報告再搭配腹部影像結果,確診為「腹股溝嵌頓性疝氣合併缺血性腸壞死」之後,為她安排了2階段緊急手術。第1階段先做缺血壞死腸道切除,與剩餘健康的腸道吻合後,第2階段手術再進行右側腹股溝疝氣修補術。病人術後經過約1周的治療與追蹤,抽血報告都呈現正常後,隨即出院返家。
陳博彥指出,這種可能致命的「腹股溝嵌頓性疝氣合併缺血性腸壞死」其實是有機會可以及早預防的,當腹股溝持續出現鼓起的腫塊,必須警覺這不是正常的身體表現,建議及早就醫查明病因,可以避免腹股溝疝氣造成危害健康的機會,若有任何疾病上的疑慮,鼓勵民眾與醫師溝通,以了解實際病情與如何治療。
相關新聞
-
老是胃脹好難受!避開8種脹氣地雷食物 維持腸道健康
2022-10-18 18:29:37脹氣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專家指出脹氣的問題大多來自於不當的飲食習慣,包括暴飲暴食或三餐不定時等,因此若要遠離胃脹的不適感,便可從日常飲食中多注意,盡量避免過度食用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脹氣食物」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易導致胃脹氣的地雷食物。
-
吃得少卻容易腹瀉脹氣 5種飲食惡習恐誘發「腸漏症」
2020-05-05 16:45:25腸道被稱作是人體第2個大腦,負責消化、吸收、防禦免疫等3大功能;而腸道黏膜就像是人體的皮膚,扮演屏蔽、保護的功能。腸道黏膜若被破壞造成發炎,在體內發生過敏反應,腸漏症就會找上門。
-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 顧不好會影響情緒
2017-08-02 17:53:00這幾年醫學界注意到人體的腸道神經叢對情緒有重大影響,引起多方關注,稱之為「第二大腦」。其實,在幾千年前中醫已經提到五臟六腑運作與情緒變化息息相關。
-
罕見股疝氣找上生產多胎婦女 常被誤認為腹股溝疝氣
2020-08-14 17:54:16台中73歲廖阿嬤洗澡時,發現右側「該邊」位置突然鼓起腫塊,雖然平躺或休息後腫塊便會自然消失,但每當久站或咳嗽打噴嚏時,腫塊又會突出,令她相當緊張。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股疝氣」,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廖阿嬤才放下心中1塊大石。
-
面對攝護腺肥大 何種情況該接受治療?
2019-08-30 17:35:06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世鋒說明,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隨著年紀而增加,因為攝護腺體積逐漸增大,導致排尿障礙愈來愈嚴重。攝護腺肥大症狀可分為2大類:(1)為排尿症狀,例如排尿細小困難、間斷排尿、要用力一陣子才尿的出來;(2)則是儲尿症狀,主要包括頻尿、急尿、尿失禁及夜尿。
-
穿鞋很重要!退休族赤腳下田爬山 竟遭寄生蟲爬入腸道
2023-07-18 18:26:0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日前有2名退休長者均因腹痛、血便分別來求診,醫師問診下發現,其中1名70歲張姓老翁平常愛赤腳在住家附近的田裡走動,順道採些自種水果食用,另名66歲李姓阿嬤則常邀請友人上山、溯溪,且同樣也愛光腳踩踏登山步道,2人經檢查發現,腸道有數隻白色條狀的十二指腸鉤蟲,所幸經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好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