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主動脈剝驟逝非罕見 基因缺陷是年輕族群致命殺手
文:陳敬哲(NOW健康)
藝人小鬼(黃鴻升)過世,在法醫初步判斷後,經紀人對外說死因是主動脈剝離,事實上36歲因主動脈剝離死亡,沒有想像中少見,如果遺傳帶有主動脈缺陷,就有可能在步入中年左右出現症狀,一般人則在55歲後較容易出現。醫生建議,一旦知道有家族史或心血管疾病,一定要接受治療與維持健康生活形態。
基因遺傳缺陷讓主動脈容易有「破口」 撕裂疼痛胸口與背部都會
台北榮總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表示,36歲發生主動脈剝離,很可能跟遺傳基因有關,部分民眾在主動脈的血管壁上,某個部位會比較脆弱,當心臟打出血液不斷衝擊主動脈時,脆弱部位就有可能受傷出現缺口,血液會流到血管壁中,在長時間作用下,主動脈血管壁會因缺口注入血液,承擔壓力能力就變差。
陳震寰持續說明,當主動脈血管壁承受不住壓力導致剝離,病患會因不同撕裂點,感受到不同走向的劇烈疼痛,部分病患是突然背部一陣撕裂感疼痛,接著疼痛往前胸走;也有病患是反過來,先前胸劇烈疼痛,再往後背移動,根據剝離部位不同,有可能誘發腦中風、心臟冠狀動脈堵塞、體內出血等,都有危害生命的危險。
高血壓、血管鈣化、血管纖維化 也容易發生主動脈剝離
然而不僅基因缺陷,其實很多人都有主動脈剝離危險因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醫師黃奭毓表示,除了先天性原因外,男性在55歲、女性在65歲就會漸漸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生風險,危險因子包還高血壓、血管鈣化、血管纖維化等,當心血管無法承受瞬間高血壓,就很容易觸發主動脈剝離發生。
黃奭毓接續解釋,心臟把血液打出來,會朝著不同部位分流,可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腹主動脈等,不同部位主動脈剝離,痛的部位與嚴重程度也都不一樣,越靠近心臟就越危險,有些病患發生病兆後,還可以到門診或急診接受緊急處置,也有一發生主動脈剝離,到失去生命也就幾分鐘的時間。
發現三高務必接受治療 同時保持健康生活習慣
黃奭毓強調,如果已經知道自己可能有遺傳缺陷,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等症狀,就必須特別注意,首先務必遵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規律服藥控制三高,再來就是生活習慣要良好改變,飲食健康、不抽菸酗酒、睡眠時間充足、情緒保持穩定,當生活習慣穩定,就要維持規律運動。
黃奭毓特別說,部分民眾可能認為只要運動就能降低許多疾病風險,但生活形態沒有改變,突然運動想要維持健康,可能發生意外風險更高。因此,最好生活習慣能穩定,再來計畫運動方式,例如,每周能有3天,運動30分鐘以上、心跳在120到130之間,當身體健康維持好,即便發生主動脈剝離,立即損害生命的機率就可能降低。
尋求營養師專業 規劃符合個人的飲食處方
黃奭毓補充,現在資訊流通已經非常充沛,很多人都知道什麼食物對心血管風險較高,什麼食物能降低疾病發生風險,但飲食每個人狀況都不同,體質、喜好、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會左右食物選選擇,建議最好尋求營養師專業意見,根據個人體質與生活習慣,調配出最合適的個人飲食方式,維持心血管健康。
相關新聞
-
黃鴻升猝逝享年36歲 演藝圈好友哀慟
2020-09-16 15:42:45出道18年,藝人「小鬼」黃鴻升,今(16)日在北投住處過世,享年36歲,經紀人已證實此噩耗,據了解,黃鴻升平日跟爸爸住在一起,今早爸爸在住家發現兒子已死亡,無法確定死亡時間,目前死因不明。
-
小鬼黃鴻升遺體解剖 初判死因:心血管問題
2020-09-19 16:12:43歡迎回來,藝人小鬼黃鴻升16日猝死,士林地檢署,今天會同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遺體解剖,黃鴻升的父親和妹妹也到場陪同,下午4點解剖完畢後,檢察官表示,遺體外觀沒有發現外傷,初步研判,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較大,遺體已經發還給家屬,詳細死因還有待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
-
小鬼享年36歲 經紀人證實主動脈剝離猝逝
2020-09-19 21:11:06藝人「小鬼」黃鴻升驟然離世,經紀人說明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醫師解釋,是心臟冠狀一層層結構被破壞,往往沒有預警,發病後24小時死亡率高達20%,以小鬼的年紀來說,確實少見。
-
主動脈剝離驟逝案例頻傳 控制高血壓或避免憾事發生
2020-10-26 18:44:56近期有藝人疑似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於家中浴室猝逝,引發社會大眾對於主動脈剝離的關注,更有許多病患因此擔心自己患有主動脈剝離而至門診就診。幾年前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也是在飯店用餐時,突發主動脈剝離,仍搶救不治。
-
台北馬拉松5人OHCA 醫師:三高沒控制好別跑
2021-12-19 18:02:382021台北馬拉松今天上午開跑,卻出現5人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國內心臟內科醫師都驚呼真的很少見,提醒有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問題的民眾,若病況沒控制好千萬別參加馬拉松。
-
全台凍起來慎防主動脈剝離 尤以這類型死亡風險最高
2021-01-19 08:05:00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生命。
-
上班好累,喝四神湯「消除疲勞」超有效!還能降血糖、抗癌、消水腫,每天拍打腎經,強腎恢復體力、減肥除濕氣 | 胡乃文開講Dr.HU_28
2020-05-05 13:51:24網路上有些女性朋友跟我抱怨,她說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太太下班後回家,要忙著煮晚餐餵飽一家大小,於是,請先生幫忙看小孩,過一會兒,卻發現到先生躺在沙發上呼呼大睡或者是一直滑手機,不知道小孩子已把家裏弄得大亂,自己煮完飯後,還得收拾殘局,氣得不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這可能是上班都太累了,太累的時候就可能傷腎,我們可以用一些辦法來舒緩下班後的疲勞。
-
心肌梗塞險喪命 竹科工程師感謝救命醫生
2017-05-25 22:04:55近年來,心血管疾病蟬聯10大死因前3名,更有年齡層下降趨勢,新竹縣東元醫院成立血管中心,引進全新低輻射心導管設備,更能精準確認病灶,快速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有一名竹科工程師,去年(105年)因為突發心肌梗塞,所幸及時獲得治療,他還特地到醫院,感謝醫療團隊救命之恩。
-
台灣基改食物有哪些?食藥署:僅五種且需標示
2020-05-15 17:29:38許多民眾購買豆製飲品時,常發現產品包裝上會標示「本豆漿原料為非基改黃豆」,註明其原料來源是否為基因改造作物,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我國核准通過黃豆、玉米、油菜、棉花及甜菜等5種基改作物原料,相關產品必須清楚標示,以供消費者參考。
-
只吃素就能降血脂!?中醫師破解高血脂飲食迷思| 談古論今話中醫(392)
2018-02-12 18:38:13現代人由於長期缺乏運動、久坐、工作壓力大、熬夜、應酬、三餐不正常等壞習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經成為現代人相當嚴重的隱形殺手,中醫講究「上工治未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甚麼方法不但有助降低血脂與軟化血管,對體重控制也能達到良好作用呢。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永昌中醫診所院長鄭秋霞中醫師來分享這個主題。
-
科學研究 塑化劑危害心血管最大
2011-05-31 21:12:21好,究竟塑化劑對人體會有什麼樣的傷害,接下來的新聞,我們仔細帶您來看到,研究發現,塑化劑(DEHP)危害人體的程度,以心血管疾病為最多,其次是肝臟、腎臟。由於塑化劑(DEHP)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人體在各種暴露途徑中,又以直接將塑化劑(DEHP)吃下肚的毒性最大。
-
天冷吃火鍋三高群要小心 孕婦老人小孩慎口
2016-02-05 11:43:08今年天氣很冷,過年吃火鍋圍爐大團圓,熱騰騰的火鍋溫暖全身又過癮,圍爐吃火鍋慎選食材與湯頭,針對年齡、特殊需求吃得恰如其份,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
-
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掌握判斷關鍵 善用中醫防中風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2)
2019-09-02 11:10:55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近年來受到飲食高油、高熱量、重口味,以及壓力、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中風患者也越來越多。對於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食物是天然的藥物,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遠離中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推薦來預防中風呢?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蔡馥光醫師來談談中風的前兆與預防。
-
台灣水果越改越甜 專家:要適量
2015-10-24 20:56:04台灣是水果王國,由於農業栽培技術提升,水果甜度越來越高,但吃太甜的水果,真的好嗎?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
奇特兔子不會跑跳 卻會倒立行走
2021-04-16 12:37:53人們經常看到兔子蹦蹦跳跳的,但並不是每一種兔子都是如此。有一種兔子就不會跳,也不會跑,但卻會用前腿倒立行走,非常奇特。
-
遠離高血脂的3款茶飲及6大重點 |談古論今話中醫(128)
2015-12-30 17:47:25中醫治療高血脂因體質而定,加上飲食、情緒影響綜合來治療。主要方向是從調理脾胃著手,久病的話還需要補腎以強心來加強治療。
-
中醫養生—起居有常
2018-02-23 18:29:16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天地之中,生活作息就應該順應天地運行之道。天地運行之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生活起居活動與大自然的運作相符,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
注意三高防失智 早療有效延失能
2012-03-22 23:00:51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失智症患者人數正逐漸增加。而照顧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常常成為許多家庭的巨大壓力。醫師表示,早期失智症治療,可延後失能並且省下龐大看護費。
-
『告別高血壓』中醫從根本調養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5)
2020-10-03 19:41:52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
心血管疾病非男性專屬 女性更年期後風險大增
2019-03-08 14:30:11女性荷爾蒙可是女人保命長壽秘訣,更年期之前,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低於男性,但過了更年期,則因荷爾蒙濃度降低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研究顯示,更年期之後,每5歲增加近1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