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規模6.1強震 氣象局:未來兩週仍有餘震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05 日訊】宜蘭外海清晨早上5點50分發生規模6.1地震,深度16.7公里,6分鐘內又連續三震,其中5點56分規模還達到5.2。很多人擔心跟7月花蓮群震有關。但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澄清,這次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往東北隱沒下去,形成島弧或弧後盆地,為「弧後擴張」地震,未來兩週仍有規模4~5,以及規模4以下的餘震。

監視器畫面中,賣場商品,明顯左右晃動,甚至飲料還從架上摔得一地都是,民宅內吊燈更是搖晃不止,宜蘭早晨5點50分這一震,驚醒夢中人。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 吳健富:「在規模6.1地震發生之後,在53分、54分、56分,分別有3起有感地震,其中在56分規模5.2,是比較大的一個餘震。」

根據氣象局監測,週四清晨5點50分,宜蘭外海發生規模6.1主震後,又分別在53分54分和56分,出現規模4.3到5.2的餘震,全是淺層地震,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說,這和震央與成因有關。

台大地質系教授 吳逸民:「沖繩海槽以前也有發生過,沒有比較大的餘震,但就出現一整群地震,沖繩海槽弧後擴張,它(地震)可能要大於7的機率相對比較低,在未來一到兩個星期以內,應該就會恢復平靜。」

不過7月16日,震央花蓮才剛出現一連17起淺層地震,網上掀起一陣恐慌,就怕和週四的群震,有關係。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 吳健富:「今天所發生5點50分的地震,位置是在沖繩海槽裡面,菲律賓海板塊往東北隱沒下去,隱沒下去以後這邊會形成一個島弧,還有弧後盆地,這個地震目前判斷它發生的原因,是一個弧後擴張。」

氣象局解釋,宜蘭群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往東北隱沒,擠壓歐亞板塊,形成拉扯,導致沖繩海槽內出現弧後盆地,稱做「弧後擴張」,和花蓮群震位處板塊破碎帶,沒有關連,不過氣象局提醒,宜蘭群震在未來一到兩週,仍要留意有規模5以下的餘震。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