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中】德國大選2021 投票站將在18點關閉

在柏林一投票點,選民排隊等待投票。(Steffi Loos/Getty 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26 日訊】倍受矚目的德國大選今天(9月26日)正式登場。上午8點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投票站正式開放,這是德國聯邦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20次議院重新選舉,大約6040萬18歲及以上的德國人有資格投票,其中包括3120萬女性和2920萬男性。
德國時間17:45
德國各地的投票站將在18:00關閉。然後,電視台ARD 和 ZDF將依據民調機構 Infratest dimap 和曼海姆選舉研究小組給出的預測,播報本次大選初步預測結果。

選舉研究人員榮格(Matthias Jung)表示,由於今年郵寄選票的比例較高,初步預測結果可能不如之前準確,但這種誤差「在統計上不會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他還強調,在往屆18:00的預測中,與官方最終結果相比存在一到兩個百分點的偏差,「這很正常」。此後的每一次預測都會更加接近真實結果,因為那都是基於投票計數本身得出的預測結果。
德國時間16:30
自今天上午8點以來,德國約有6萬個投票站開放。下午4點左右,聯邦選舉官公布了關於選民投票率的第一個官方中期結果。
截至下午2點,大約有36.5%的合格選民在投票站投了票。在2017年聯邦選舉中,截至下午2點,有41.1%的合格選民在投票站投了票,而最終的投票率為76.2%。2013年,截至下午2點,有41.4%的人在投票站投票,投票率最終達到71.5%。
然而,目前來自郵寄投票的票數還沒有被考慮在內,由於疫情原因,今年郵寄投票的比例可能比以往更高,預計可能至少是40%。聯邦選舉專員泰爾(Georg Thiel)說,「正如預期的那樣,目前確定的投票率低於2017年的數字,但我們假設郵寄選民的比例要高得多,其投票率將在晚些時候公布。」
德國時間14:30
這次德國大選懸念倍增,在選前民調中,沒有一個黨派的支持率超過三成,也沒有哪兩個黨派相加的支持率過半,因此新政府很可能是三黨聯盟。
而三黨聯盟最有可能的幾種組合方式是:牙買加聯盟(黑黃綠)、交通燈聯盟(紅黃綠)、R2G聯盟(紅紅綠)、德國聯盟(黑紅黃)。(編者註:黑-聯盟黨,即基民盟/基社盟;紅-社民黨;綠-綠黨;黃-自民黨;紫紅-左翼黨。)
可以看到,在多種聯盟組合中都有綠黨的身影。綠黨在聯邦和州一級的關係網非常好,並管理著十個州政府。無論是聯盟黨、社民黨、自民黨還是左翼黨,綠黨都可以與之進行聯盟談判,可謂是在談判中最遊刃有餘的一個黨派。

德國政治學者呂美勒(Andrea Roemmele)選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紅綠燈聯盟執政的可能性最大。
據她預測,如果實際投票結果與民調沒有太大出入的話,社民黨將成為第一大黨,選後將出面邀請綠黨、自民黨談判,組成聯合政府並推舉舒爾茨出任總理。
而連續執政16年的聯盟黨將不得不交出執政指揮棒。呂美勒預期,只要得票率排名不是第一,拉謝特將在選後第二天交出黨魁大位。
當然在最後開票前,這一切分析都僅僅是預測。無論如何,選舉結束後,德國很可能會迎來持續數月的聯盟談判,德媒稱之為政治「撲克遊戲」。
以往數十年,德國聯邦總理和新內閣一般都在大選投票結束後5-6週內宣誓就職。但上屆大選後,聯盟黨和社民黨的組閣談判長達5個月。如果今年仍然面臨長期的組閣談判,那麼現任政府須在此期間繼續執政,而梅克爾則可能超越柯爾(Kohl)成為二戰後德國在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
德國時間13:30

9月26日中午時分,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在德國西部城市亞琛(Aachen)投票站排隊投票。可是當他填寫完選票的時候卻犯了一個錯誤,他錯誤地摺疊了選票,以至於他把選票投進票箱時,旁邊的人能看到他勾選了什麼,攝影師還用照片捕捉到了這一刻。

由於選舉的保密性,是不允許任何人公開投擲選票的。聯邦選舉官的網站說,選民必須「以無法辨認其投票的方式摺疊它」。如果投出的票是可識別的,選舉委員會將不得不拒絕該選民。通常,投票站會告訴投票人如何摺疊選票。
德國時間10:45
在大約6萬個投票箱和2.5萬個郵政投票區部署了大約65萬名選舉工作人員。由於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預計郵寄選民的比例將高於歷次平均水平。而且選舉的結果比以往更具懸念,因為這是19年以來第一次在選前民調中沒有預測出明確的獲勝者。
綜合選前最後一輪的各種民調,聯盟黨(CDU/CSU)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僅略微落後於社民黨(SPD)總理候選人舒爾茨(Olaf Scholz)。社民黨支持率為25-26%,聯盟黨為22-25%。 綠黨(Die Grünen)以16-17%,排在第三位,緊隨其後的是自民黨(FDP)10.5%-12%,選項黨(AfD)10%和左翼黨(Die Linke)5-6%。


上午10點多,已有多位政治人物現身投票中心。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蕭茲前往他在波茨坦居住地的投票站,基社盟(CSU)主席索德(Markus Söder)也與妻子一起前往投票站進行投票。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新聞
-
【特稿】疫情海嘯再襲 誰能躲過生死大劫
2023-11-27 14:57:25從2019年年底中共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首度爆發以來,疫情跌宕起伏,持續蔓延。儘管三年多來中共官方多次給病毒起出不同的名稱以掩蓋疫情,但瘟疫從未真正停止或離開過。
-
北京疫情兇猛 死亡率急升 殯葬業者曝遺體積存
2022-12-14 22:16:23歡迎回來。中共當局從極端「清零」模式,迅速切換,改為極端「躺平」模式,各地的疫情則是迅速升溫。北京近期死亡率急劇上升,醫院太平間、殯儀館遺體積存,當局取消遺體告別式,殯儀館染疫的職工不允許休息,照常上班。
-
火化爐需求激增 中國商家24小時趕工製造
2023-01-21 17:13:11因中國疫情死亡人數激增,造成火化業務量快速增加,為滿足各地殯儀館的緊急採購需求,火化爐生產廠家在24小時加班加點趕工。這是COVID-19疫情造成中國大規模人口死亡的又一個證據。
-
報告:疫情使美國損失18兆美元 中共須負責
2024-07-10 07:50:34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週一公布報告,由於中共當局有意隱瞞,造成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美國經濟損失超過18兆美元,建議白宮追究中共的責任。
-
袁紅冰揭秘中共突棄清零 江派已是習之俎上肉?
2022-12-16 17:01:39中共近日在無準備情況下,突然放開嚴厲「清零」政策,導致全國疫情高漲、社會混亂。學者袁紅冰透露了這一轉向的內在原因。
-
中共解封荒腔走板 台商:未來經濟不樂觀
2022-12-28 17:53:58中共當局宣布1 月8 號開始全面解封,開放旅客免隔離檢疫進入中國,我們請教台商廖金漳,目前中國疫情急速攀升,習近平最新談話,稱中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強調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一次習近平的談話,您覺得透露什麼樣的訊息?
-
廣州爆激烈抗爭!防暴警射催淚彈鎮壓、濫捕
2022-12-01 12:22:47中國各地爆發大規模反抗潮,在傳出廣州全市11區將面臨被全域封控的消息後,廣州疫情重災區海珠區,昨天(11月29日)深夜又一次爆發抗爭,遭封控長達一個月的居民要求解封。當局出動大批警力鎮壓,並動用催淚彈驅散民眾,抓捕多人。隔天清晨,廣州大量民眾露宿車站準備出逃,相關影片在網上流傳。不過今天(30日下午),廣州突然宣布「解除所有疫情臨時管控區」,且降為低風險區管理區。許多民眾紛紛走出家門,也有廣州民眾趁此時在街上大喊,我們要堂食,要返工。
-
美媒探查貴州農村疫況.多所矛盾 中共跟蹤阻撓
2023-01-31 16:40:54英國BBC走訪中國山西省偏鄉,直擊火葬場、棺材店忙翻天,新增大量土墳。在北京目睹了新冠(COVID)患者擠爆醫院,火葬場被屍體「淹沒」後,美國CNN駐中記者走訪貴州農村,全程受到中共官員監視、阻撓採訪。
-
中國來台旅客採檢 學者估陽性率最高值35%
2023-01-02 16:34:46中國來台旅客唾液PCR採檢,首日陽性率27.8%。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說,數據在預期範圍內,反映中國疫情基本族群陽性率,估台灣未來檢出中國入境陽性率最高值35%。
-
2/7起入境自主防疫放寬 取消外出須快篩陰性
2023-02-02 11:48:52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2月7日起,調整入境旅客「0+7」自主防疫期間篩檢時機,取消外出須有2天內快篩陰性結果規範,改為自主防疫期間如出現症狀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篩檢。
-
中國大陸防疫鬆綁大缺止痛藥 外媒:波及港台泰澳
2022-12-21 15:21:20中國防疫鬆綁,全民瘋搶的止痛、退燒藥奇貨可居,有人轉向海外委託親友或業者代購。外媒報導,香港、台灣、泰國、澳洲都因此出現相關藥品搶購潮,把藥房掃貨一空後寄往中國。
-
20日起鬆綁室內口罩規定 大眾運輸仍須全程戴口罩
2023-02-22 19:57:08室內戴口罩規定從20日起鬆綁,交通部提醒,大眾運輸工具及場站仍須全程佩戴口罩,旅客在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付費區或管制區,仍應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
-
北京學生集中發熱 上海天津浙江多校緊急停課
2023-02-22 13:17:34鏡頭轉到中國,近日,從中國首都北京,到天津、上海等多地,都有學校傳出,學生出現發熱等症狀,暫時停課,雖然校方普遍宣稱是流感,但民間擔憂疫情會再度爆發。
-
曝上海年底前恐全巿半數染疫!醫院發臨戰動員|中國一分鐘
2022-12-23 22:09:09中共病毒疫情(COVID-19)在中國大陸全面爆發,多個疫情嚴重的省市已陷入醫療系統嚴重擠兌的混亂之中。目前,上海市的疫情正衝向高峰,路透社報導,上海德濟醫院估全巿2500萬人口下週末結束前有一半會感染COVID-19,已經警告醫務人員準備迎戰「慘烈的戰鬥」。但這則「臨戰動員」的貼文22日已經被刪除。
-
台擬解除室內口罩令 CDC提醒陸疫情仍高峰
2023-01-17 11:52:14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首度鬆口,如果台灣和國際疫情穩定,室內口罩令鬆綁,有望在過年後就實施,疫情降級也正在討論中。而即將進入過年連假,台灣指揮中心評估,中國大陸本土疫情仍嚴峻,已經從都市蔓延到鄉村,住院及死亡都處在高峰。
-
北京重開國門 多國對中國入境客因應措施一次看
2022-12-29 17:55:02中國12月初放棄動態清零後,感染人數大增,當局26日卻接著宣布明年1月8日解除入境隔離措施,並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
-
室內口罩擬鬆綁 預計2/2公布細節
2023-01-31 19:18:14室內口罩鬆綁預計本週公布,行政院、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傍晚與教育部、交通部等進行跨部會討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有部分細節需要修正,預計將於2月2日記者會公布。
-
日本升級中國客入境管控 1/8起須檢附陰性證明
2023-01-05 11:17:00日本共同社今天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表明,1月8日起從中國入境日本的旅客必須檢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陰性證明。
-
染疫被妖魔化 中國偏鄉老人諱疾忌醫
2023-01-10 16:56:38中國放寬防疫管制疫情大爆發,醫療資源貧乏的偏鄉如何防疫備受關注,醫療訊息公眾號「丁香園」報導,因COVID-19被妖魔化,農村的老人覺得染疫很丟臉,當地醫療院所幾乎不談新冠病毒。
-
韓國宣布陸客入境一律採檢 限制中國增開赴韓航班
2022-12-30 16:49:31中國疫情飆升,韓國政府今天宣布將自明年1月2日起限制增開中國航班及駐中使館簽證核發作業,來自中國旅客搭機前、入境後都必須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