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美國與台灣同在 致力維護自由安全與人權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圖)(Nancy Pelosi)今天表示,美國繼續與台灣同在,堅定不移、致力維護台灣人民的自由、安全和人權。台美努力深化聯繫之際,美國國會也盼能促進美國、台灣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和平與進步。資料照。(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2 日訊】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今天表示,美國繼續與台灣同在,堅定不移、致力維護台灣人民的自由、安全和人權。台美努力深化聯繫之際,美國國會也盼能促進美國、台灣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和平與進步。
立法院、外交部與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今天在台北舉行為期兩天的「2021開放國會論壇」,裴洛西(Nancy Pelosi)、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透過賀詞祝福活動順利,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NDI)會長米德偉(Derek Mitchell)等人則訪台與會。
裴洛西說,政府間合作抗疫,努力推進共同價值觀及利益之際,促進民主及愛好自由的人民間強化聯繫也至關重要。美國繼續與台灣同在,堅定不移且致力地維護台灣人民的自由、安全和人權。
她表示,台美努力深化雙邊堅實的關係,美國國會也盼能促進美國、台灣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和平及進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指出,民主需要很多年才茁壯,而台灣於1996年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此後經歷了三次執政黨更迭,建立符合民情的民主制度。民主精神如今已深深植根於台灣人民心中。
他表示,台灣成熟的民主,被譽為世界上少數成功的民主化模式之一,衷心期盼透過今天的活動,民主夥伴能夠坦誠地交流意見,從而創造平台,進一步加強合作。

米德偉指出,33 年前的今天,他第一次來到台灣學中文,當時台灣剛走出戒嚴,面臨充滿不確定性的民主前景。33年後,「我的中文可能沒多好,但台灣已迥然不同,發展地更好」。
他表示,自己當時並未預料與台灣的連結會如此深且廣,也沒有人預料到台灣的民主會如此成功,成為亞洲及其他地區人權及民主價值觀的燈塔。
米德偉指出,沒有民主體制是完美的,但台灣這幾十年處在前線,面對持續的威脅,仍持續強化民主,是相當成功的民主故事,令人欽佩。台灣也是一同捍衛民主價值的重要合作夥伴。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美眾院通過400億美元法案 助烏克蘭抵禦俄國侵略
2022-05-11 14:26:36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投票通過一項增援烏克蘭的400億美元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表決,預料可能會在本週末或下週通過。與此同時,華府警告俄烏衝突恐陷入持久戰。
-
美眾院壓倒性通過法案 中止美俄正常貿易關係
2022-03-18 21:41:1617號,美國眾議院以424票贊成、8票反對,通過決議,結束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這是美國國會向莫斯科施加經濟壓力的最新舉措。不過,要成為法律,這項法案還必須獲得參議院通過。
-
裴洛西訪基輔允更多援助 影星裘莉探烏西難民
2022-05-02 09:16:42多家英國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在近日進行癌症手術,權力可能會臨時移交他人。另外,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5月1日突然到訪基輔。
-
日媒報導裴洛西將訪台 展現美對台海局勢關注
2022-04-07 16:45:20來看到,日本媒體富士新聞網獨家消息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在4月10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之後將訪問台灣。報導指出,俄烏局勢引發外界矚目台海局勢。美國政府為表明對台支持,取消南韓行程,而改訪問台灣。立委王定宇透露,裴洛西最快將在周六訪台。裴洛西如果訪台,將是1997年後第一位訪台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而眾議院議長是美國總統繼承順位的第2位,僅次於副總統。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洽邀政要訪台是對美工作的一環,如果有具體進展,將適時說明。4月10日正好也是台灣關係法立法43週年,此
-
吾爾開希欣見裴洛西迅速訪台 11日將見面
2022-04-07 14:22:12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傳將訪台。立法院人權促進會秘書長吾爾開希指去年9月在美曾邀裴洛西訪台,裴洛西當時雖允諾,但他也沒想到會這麼快。他預計將於11日和裴洛西在台見面。
-
美眾院將表決禁俄油進口 俄稱禁令將有災難性後果
2022-03-08 19:59:091名國會議員的幕僚告訴路透社,美國聯邦眾議院最快明天就會進行表決,試圖禁止俄羅斯能源產品進口,並暫停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
-
傳美議長及兩院外委會主席訪台 外交部回應
2022-04-07 13:25:41日媒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本周亞洲行,訪問日本之後,可能取消訪問南韓行程,改在10日訪問台灣,以因應俄烏戰爭下,表達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傳出參議院、眾議院的外交委員會主席也都將訪台。《彭博》報導稱,裴洛西辦公室基於安全考量,拒絕透露是否前往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7日並未證實消息。
-
立委團8日赴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 陳芳語將演出
2022-06-07 14:46:18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將於9、10日登場,8日出發與會的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將把握機會讓世界看見民主台灣,在對抗中共、反制強權侵略的經驗及努力;因歌曲「玻璃心」遭中國封殺的歌手陳芳語,也將於9日演出。
-
美眾院准撤俄最惠國待遇 專家:示警中共勿犯台
2022-03-18 12:23:26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壓倒性通過法案,中止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正常貿易關係。美國有國際貿易法專家認為,撤銷俄羅斯貿易最惠國待遇,也是向中國傳遞美國挺台的強烈訊息。
-
續為烏克蘭求援 澤倫斯基16日對美國會視訊演說
2022-03-15 08:49:22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和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今天聯名致函議員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6日將對美國國會發表視訊演說。
-
同框裴洛西! 立委林昶佐力邀完成訪台行
2022-06-23 09:05:44再來看到,第八屆世界國會議員西藏大會22日在華府登場,台灣國會西藏連線會長林昶佐及成員洪申翰代表出席。林昶佐貼出與美國國會議長裴洛西的合照。林昶佐表示,他也當面力邀裴洛西訪台。美國媒體報導,裴洛西原定4月8日率訪團訪問日本,並預計於4月10日「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三週年當天訪台,透過訪台表達力挺台灣的態度;然而啟程前夕裴洛西卻傳出確診,她率領的國會代表團亞洲行也因此延後。
-
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 美援武器清單曝光
2022-03-06 12:01:282月24日,俄軍從海、陸、空三方向烏克蘭發動了進攻。但戰爭已經持續了十日,俄軍的進展並沒有像預期的那麼迅速,同時也有大量損失。俄軍受挫除了因遭到烏克蘭人的頑強抵抗外,還因為烏軍配備有來自美國等西方大國提供的各式武器。
-
美教堂槍手來自中國家庭 仇恨台裔 FBI調查
2022-05-17 09:08:10早安新唐人先來帶您關心,美國南加州台裔教堂槍擊案,造成1死5傷,事件引起美國政要,根據警方最新調查,持槍嫌犯是在拉斯維加斯擔任保全的68歲男子周文偉,他在台灣出生,父母都來自中國大陸 ;南加州橙縣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嫌犯疑「出於政治動機」進行仇恨槍殺,起因是不滿「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已對這起案件展開聯邦層級的仇恨犯罪調查。嫌犯已經被控1項謀殺罪和5項殺人未遂罪,澄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訂於23日正式提起公訴。
-
五角大廈指俄軍陷五難題 俄報告稱侵烏無勝算
2022-03-09 13:13:17最新情報顯示,俄軍入侵烏克蘭進展緩慢,美國國防部指出,俄軍有五個問題,包括士氣、補給、燃料、食物,以及遇到烏克蘭人堅決頑強的抵抗。另外,一份疑似俄羅斯情報機構的報告稱,侵烏戰爭無勝算,俄方對國際的抵制沒有應變計畫,報告指出,戰爭最後期限是6月份,因為預計到那時,俄羅斯的經濟將崩潰。
-
ESPN調查報導! 揭籃網老闆蔡崇信支持中共真面目
2022-04-16 10:38:26美國運動界的權威媒體ESPN發表調查報導,揭露美國職籃NBA籃網隊老闆蔡崇信腳踏兩條船的真面目,一方面在美國高喊社會正義,一方面支持中國政府的專制獨裁政策。
-
美50年首場UFO聽證 公布影像 不排除外星生命
2022-05-18 15:11:42美國國會週二舉行了半世紀以來,首場與UFO相關的聽證會。在聽證會上,專家披露美國軍機有11次差點與UFO相撞,不排除UFO與外星生命有關。
-
美議長遭王毅恫嚇 台外交部批共官被長期洗腦
2022-04-09 12:17:574月10日是《台灣關係法》生效43週年,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將率團訪台,用行動表達美國力挺台灣,不過裴洛西7日確診,訪問亞洲計畫將延後。另外,美國副國務卿雪蔓在眾議院備詢時指出,不接受中共武力犯台,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表示,如果中國侵犯台灣,會像俄羅斯侵犯烏克蘭被抵制一樣,準備好各種制裁工具。
-
俄傳第15位將領陣亡 美正式指控戰爭罪
2022-03-24 16:12:39歡迎回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近一個月,傳出第15位俄羅斯將領陣亡,美國也正式指控俄羅斯犯下戰爭罪。
-
預謀明顯 美法院裁定周文偉收押不得保釋
2022-05-18 14:11:41新聞開始先來關心,美國南加州台裔教會15日下午發生槍擊慘案,造成1死5傷。有外媒引述調查人員說法指出,現年68歲的嫌犯周文偉,分別在2015和2017年就買下了槍枝。周文偉遭檢方以謀殺等多項罪名起訴,並可能面臨死刑。17日,他以視訊方式首次出庭,被法官下令不得保釋。
-
美司令:F-35與殲20已在東海遭遇過
2022-03-17 16:19:48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維巴赫透露,美軍的F-35戰機已與中國的殲20「遭遇」過至少一次,還說空警500預警機扮演共軍遠距空戰獵殺鏈的關鍵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