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侵害人權 各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說法一覽

中共侵害人權,各國紛紛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01 日訊】北京冬季奧運2月4日將揭幕,美國去年底宣布外交抵制,澳洲、英國與加拿大等國隨即跟進。德國、日本等國雖不願用外交抵制的字眼,但也不派政府官員參加。
奧運是除了聯合國大會和重要峰會之外的國際盛事,傳統上,外國領袖或官員經常到訪奧運主辦國,像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就曾出席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為美國隊加油。
提及抵制奧運,一般人印象無非是1980年代,舉國從官員至運動員等全數不參與的作法。不過這回美國倡議的外交抵制,則是只有政府官員缺席。所以外交抵制是一種冷落,但痛感遠不及美國一些議員和人權團體提倡的徹底杯葛。
有關於各國抵制北京冬奧的情況彙整如下:
● 美國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去年12月6日宣布,鑑於中國持續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與危害人類罪,以及其他侵犯人權行為,美國政府將外交抵制在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與殘障奧運。
但是政府層級的抵制不影響運動員參賽。美國代表隊表示,各單項參賽選手將競逐北京冬奧;莎琪則說,白宮「全力相挺」運動員征戰北京。
● 英國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去年底在下議院答復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質詢時指出,將採取「實質上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的行動,內閣首長或政府官員將不會出席。
當時強生表示:「英國政府必定不假思索向中國提出這些議題,我上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時也是這麼做。」他並說:「我不認為抵制運動賽事是明智的,政府依舊抱持這個立場。」
● 法國
儘管西方國家相繼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去年底表示無計畫跟進,並說這種做法「無足輕重」。
馬克宏還說不應把奧運政治化,且他更樂於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合作保護全球運動員,而非參與象徵性的抵制。
● 德國
德國政府不願抵制,但也不派高層官員出席開幕式。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主管體育的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都表態不出席。
過去幾屆奧運,德國官員出席和為選手加油是常態,這次冬奧卻全部缺席,執政聯盟成員、綠黨外交事務發言人諾利普爾(Omid Nouripour)受訪時說,德國不派官方代表參加,中方應該就知道是什麼意涵了。
另一方面,德國單板滑雪(Snowboarding Germany)協會會長侯茲(Michael Hoelz)對北京冬奧能否公平舉行提出質疑。他擔心COVID-19篩檢恐遭有心人利用,成為用來排除頂尖選手參賽的工具。
● 加拿大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去年12月8日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證實聯邦政府官員不會出席。
他在首都渥太華(Ottawa)告訴記者,他領導的政府「高度關切中國政府一再侵犯人權」,但稱加拿大代表隊的運動員不會缺席北京冬奧。
● 澳洲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去年12月8日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並說有鑑於中澳關係從2020年春季開始惡化,澳洲的決策應該「不令人意外」。當時莫里森呼籲獨立公正調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起源。
莫里森說:「我這麼做是因為此舉符合澳洲國家利益。」稱抵制冬奧是針對中國在新疆「侵犯人權」,還有其他許多議題也令澳洲當局關切。
而北京冬奧會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楊舒表示,參賽者要是發表違反中國法律的言論,將會受到處罰。澳洲青年及體育部長科爾貝克(Richard Colbeck)強調,運動員的政治表達自由應該受到保障。
● 日本
日本去年12月24日宣布不會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但不願稱之為外交抵制。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對日本的出席方式「不考慮使用特定名稱」。
松野表示,日本認為重要的是對於自由、人權與法治等國際社會的普遍價值,中國也應予以保障,日本的立場透過各種層級直接向中國方面表達;奧運與帕運是和平的運動祭典,日本因應北京冬奧的方式,是基於綜合考量上述各點所做出的判斷。
● 印度
儘管有多個民主國家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印度去年11月仍聯同俄羅斯與中國,在一份外交部長聯合公報表態支持由中國主辦的這項國際賽事。
● 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去年12月與習近平視訊會晤時表示,他期待明年2月與習近平在北京舉行會見,共同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並稱俄中不接受任何將體育和奧運政治化的企圖。
● 韓國
韓、中副外長去年12月23日線上會談,韓國以平昌冬奧經驗給予建議,並肯定北京繼平昌、東京後接下主辦權的重要性。外界解讀韓國可能不會加入杯葛。
韓媒指出,韓國祝福北京冬奧成功舉行的發言,可能被外界解讀為有意願派遣使節團出席。韓國政府至今未就是否派遣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做出定論,韓國總統文在寅先前表示,沒有國家要求韓國加入抵制,韓方也不會考慮此事。
● 丹麥、荷蘭、瑞典
歐盟國家對是否抵制北京冬奧未達共識,不過丹麥、荷蘭及瑞典都宣布不派政府官員出席。
丹麥直言是因中國人權問題。丹麥外交部長庫服特(Jeppe Kofod)說,眾所皆知丹麥非常關切中國人權狀況。政府已決定外交官員不出席北京冬奧。
荷蘭雖然不派外交代表出席北京冬奧,但官員堅稱此舉與美、加、澳、英宣布的那種政治抵制不同,聲稱是因為嚴格防疫措施將難以與東道主舉行實質雙邊會議。
瑞典體育部長伊格曼(Anders Ygeman)則說,不派政府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是受到疫情影響,但「並非外交杯葛」。
● 比利時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去年12月14日表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他在答覆國會議員寇拉提(Samuel Cogolati)質詢時表示:「比利時政府無意派任何代表出席北京冬奧。」
中國去年3月宣布制裁歐洲10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盟國家議員,包括生態黨(Ecolo)的寇拉提,因他曾嚴詞抨擊北京對新疆的政策。
● 紐西蘭
紐西蘭去年12月7日由副總理羅伯森(Grant Robertson)宣布堪稱是外交抵制的行動,當時他告訴記者,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領導的內閣首長都不會出席北京冬奧。
但是有關於不出席的原因,他的答覆相當謹慎,說這是考量「一系列因素」的決策,主要是與當前疫情的後勤限制有關。
● 奧地利
奧地利雖然響應各國,不派政府高層出席北京冬奧,不過如同紐西蘭,奧地利也強調是考量公衛所做的決定。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去年12月14日告訴德國「世界報」(Die Welt),基於中國防疫措施而決定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
● 瑞士
瑞士也是考量疫情而不派官員出席。據瑞士聯邦委員會(Federal Council)官網1月26日發布的聲明,有鑑於瑞士疫情反覆不定,以及因中國致力遏止疫情蔓延,將無法舉行實質雙邊會議,也無法接觸運動員,聯邦委員會決定不參加北京冬奧與帕運。
● 波蘭
許多西方國家響應美國號召的外交抵制,不過路透社報導,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的外交事務顧問庫莫奇(Jakub Kumoch)1月18日表示,杜達將出席北京冬奧並會見習近平。
庫莫奇指出:「除非因疫情或者邊界的安全情勢發生變化,總統將參加在中國舉行的奧運開幕式,並且以現身開幕典禮的方式,力挺波蘭運動員。」
● 捷克
中歐媒體Kafkadesk於1月16日報導,捷克總統齊曼(Milos Zeman)表示,他反對「政治霸凌」奧運,包括呼籲抵制。
不過捷克外交部發言人1月26日對捷克新聞通訊社(Czech News Agency)表示,捷克政府不會派任何政府官員參加在北京舉行的2022年冬季奧運。
● 立陶宛
去年12月3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表示,他本人和所有政府部會首長都不會出席北京冬奧。立陶宛可說是全球首個公開宣布官方層級抵制北京冬奧的國家。
立陶宛的決策可說是預料之中,因中國與立陶宛自去年8月以來就因外交齟齬而關係鬧僵。當時立陶宛同意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置代表處,立陶宛也將在今年與台北設立對口單位,惹惱中國。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台(LSM)去年12月10日引述國務院與外交部的說法報導,總統李維茲(Egils Levits)和內閣首長都不會出席北京冬奧。
李維茲的發言人羅岑貝加(Aiva Rozenberga)表示,總統的決策是基於「諸多因素」,包括冬奧期間恐將實施全面嚴格的防疫管制。
●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媒體報導,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於去年12月12日發表電視談話指出,「考量政治因素」,他不會出席北京冬奧。
報導另指出,文化部長特里克(Tiit Terik)與次長普恩(Tarvi Purn)都接獲主辦單位寄發的邀請函,但是兩人都無意出席這項4年一度的體壇盛事。
愛沙尼亞表態後,波羅的海三小國的高層官員都不會現身北京冬奧。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關注人權 德國冬奧雙金選手:再也不去中國
2022-02-18 11:39:39在北京冬奧拿下兩面金牌的德國選手蓋森伯格返國後表示,自己猶豫了很久才決定要參賽,準備時也盡量不去想人權問題,不過她說,「未來再也不去中國」。
-
冬奧雙金選手批中共侵犯人權 不應舉辦奧運
2022-02-15 09:20:04瑞典選手馮德波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兩枚金牌。他在回國後公開表示,讓中共這種嚴重侵犯人權的國家舉辦奧運會,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
-
美脫口秀批谷愛凌 跟隨影視名人向中共磕頭
2022-02-21 15:52:19美國出生的滑雪選手谷愛凌為中共出賽北京冬奧,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比爾馬赫列舉約翰西南、湯姆克魯斯、詹姆斯等名人,批評他們為了賺錢忽視中國人權問題,形同磕頭。
-
北京冬奧場外暗藏血腥 鄰近多處中共迫害人權地點
2022-02-11 17:23:02北京冬奧4日在爭議聲中開幕,國際社會因中共政權惡劣的人權紀錄,質疑北京當局舉辦奧運的資格。距離北京奧運場館的不遠處,更被披露,還存在著多個關押良心犯的監獄和拘留所。
-
彭帥受外媒採訪限制多 中共官員監視照片曝光
2022-02-08 09:28:41彭帥在北京冬奧期間接受法國體育媒體《團隊報》採訪時,彭帥穿著紅色運動衣,對著鏡頭微笑著,但她身旁的鏡子中,反射出身邊兩個男人的影像,一人胸前雙手交叉看著她,一人背著手「沉思」。法媒透露,這次採訪的手續繁雜,所有問題都必須提前提交,而且儘管彭帥會說英文,中共奧運官員堅持派了一名所謂的「翻譯」到場,彭帥全程用中文回答記者提問。
-
美議員提法案 禁中共高官送子女赴美學習
2022-02-17 15:08:09歡迎回來,美國聯邦共和黨眾議員哈茨勒週三(16日)提法案,禁止中共高官及其家屬進入美國大學學習。哈茨勒指出,在中共實施種族滅絕和其它暴行的同時,美國不能繼續幫助中共官員的子女在美國接受世界級教育,因此提出法案制裁中共黨魁、中共人大代表和政治局常委等高官,禁止他們及其家屬獲得學生或研究簽證。
-
被火箭隊放棄 坎特動畫揭中共霸凌 談NBA壓力
2022-02-11 13:16:16歡迎回來,多次為維吾爾人、台灣、香港人權發聲的NBA球員坎特,10日被波士頓塞爾提克隊交易到休士頓火箭,但火箭隊隨即又宣布放棄他。對此,坎特在最新專訪中,透露他在NBA所受到的壓力。
-
北京冬奧收視率創新低 外媒:中國人權議題是關鍵
2022-02-12 22:51:08歡迎回來,北京冬奧在爭議聲中舉行。外媒指出,北京冬奧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收視率最低的奧運,跟上一屆韓國平昌冬奧相比,收視率下降了43%。報導指出,因為中國的人權問題,使得人們不想看體育比賽。而中國人權,也成為參賽選手必須面對的受訪議題。
-
學者:北京冬奧五第一 中共「洗白」洗越黑
2022-02-12 14:14:25北京舉辦了夏季冬季兩種奧運,但中共違反承諾、還升高人權迫害。學者明居正(11日)分析中共藉由冬奧想達成的多重目的清單。學者郭育仁觀察,北京冬奧,寫下至少五項奧運史上的第一。
-
美兩黨議員提法案!取消中共永久最惠國地位
2022-04-25 15:42:43歡迎回來。美國國務院週一宣布,將針對參與跨境迫害信仰的中共官員實施簽證制裁。另外,今年69歲的美國國會議員史密斯,過去20幾年長期關注中國人權及法輪功議題,他在22日聯合跨黨派議員提出新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取消中共永久性貿易最惠國的地位,嚴懲中共犯下的的各種人權暴行。
-
羽生結弦冬奧寫歷史 陳巍摘金曾關注中國人權
2022-02-11 13:34:05北京冬奧男子花式滑冰比賽結果昨天(10日)出爐,挑戰3連霸的日本名將羽生結弦,在長曲項目一開頭就挑戰4周半跳(4A),卻連2次跌倒,因連續失誤獲得第4名。但他挑戰前所未見的4周半跳(4A)雖然落地跌倒,不過國際大賽首獲判定為旋轉角度不足的4周半跳(4A)。金牌則由美國華裔選手陳巍以332.6分高分拿下。陳巍的父母是來自中國移民,從小展現在花式滑冰上的天分。另外,陳巍對中共踐踏人權的行為持反對立場。去年10月,陳巍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曾表示,外界越來越多地關注中國人權問題,奧運會將使這個問題得到
-
中共傾力宣傳 谷愛凌捲中共與國際價值觀之爭
2022-02-10 13:34:14歡迎回來,美國出生的18歲滑雪選手谷愛凌,代表中共國家隊在北京冬奧奪金,賽後谷愛凌獨家接受中共黨內機構中紀委的專訪,以及多次的爭議發言,讓她捲入了國際與中共的價值觀之爭。
-
拉脫維亞雪橇隊教練 在北京揭中共活摘器官罪行
2022-02-24 08:06:31兩屆奧運銅牌得主、現任拉脫維亞雪橇隊教練 魯本尼斯((Martins Rubenis)),在冬奧賽事結束後,在北京向外媒揭露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以及良心犯器官的罪行、譴責中共踐踏人權。魯本尼斯已經安全順利返國,請看我們拉脫維亞記者站的專訪。
-
美退役將軍:無中共暗挺 俄烏戰爭難持續
2022-03-05 21:07:16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愈演愈烈。英文大紀元報導說,美國前空軍將軍羅伯特.斯伯丁3日表示,如果沒有中共在背後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不可能繼續下去。
-
雪橇奪金後被問中國人權 德女將:離境再評論
2022-02-10 13:14:32德國女子單人雪橇金牌得主蓋森伯格,在北京冬奧登場前曾嚴厲批評中共,但她昨天表示,她必須小心注意發言的時間點與地點,會等到離境後再對中國發表評論。另外,對於北京冬奧4日開幕以來,還沒有人提及中國人權議題,記者問蓋森伯格是否對此感到意外?他回答,會不會對人權發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蓋森伯格8日在女子單人雪橇奪金,完成冬奧3連霸,預計在3天後離開中國。
-
北京冬奧開支龐大 恐加劇中國經濟困境
2022-02-08 16:06:59新年伊始,中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數據雙雙回落。外界認為,北京當局投注於冬奧會的龐大開支,可能會加深中國經濟的危機。
-
曾經的維族火炬手何在? 一人入獄一人海外維權
2022-02-22 15:31:39在西方多國因為新疆人權問題而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後,中共則透過安排一名維族選手擔任火炬手作為回應。2008年的北京奧運同樣有維吾爾人擔任火炬手,然而他們後來一人被捕入獄,還有一人則因父親被捕而逃亡海外從事維權活動。
-
洗腦無效 報告揭中國「沉默大多數」拒中共
2022-02-14 22:43:44儘管中共在國內控制媒體、輿論,嚴厲打擊任何反對聲音,但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人保有獨立觀念,並不完全與中共官方立場一致。
-
別讓台灣變烏克蘭!NBA球星坎特擬今夏訪台
2022-03-30 22:31:19曾在球鞋上秀出中華民國國旗,力挺台灣的NBA球員坎特,29日向外媒透露,計畫今年夏天訪問台灣,並在台灣舉辦大型籃球營隊,邀請蔡英文總統共襄盛舉。坎特過去多次為中國人權發聲,譴責中共壓迫台灣、迫害維族、港人及法輪功學員等群體,在國際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坎特也呼籲各界盡一切努力,不讓台灣變成下個烏克蘭。
-
中共冬奧「開墓」式 與自由社會漸行漸遠
2022-02-08 14:05:17中共北京冬奧已經召開,短短幾日已經醜聞不斷,包括冬奧開幕顯出不吉利的象徵,打壓新聞自由、不遵守國際規則等行為,都與國際自由社會的軌道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