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PMI跌至近1年半低點 疫情衝擊NMI同步下挫

中經院今天公布1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然連續19個月呈現擴張,但因業者對採購、存貨做法分歧,指數續跌至56.2%,為2020年9月以來近1年半新低。 至於1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受到1月中旬疫情升溫,住宿餐飲等內需服務業首當其衝的影響,拖累NMI續跌4.7個百分點至53.9%,創下2021年8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示意圖。(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08 日訊】中經院今天公布1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然連續19個月呈現擴張,但因業者對採購、存貨做法分歧,指數續跌至56.2%,為2020年9月以來近1年半新低。

至於1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受到1月中旬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住宿餐飲等內需服務業首當其衝的影響,拖累NMI續跌4.7個百分點至53.9%,創下2021年8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

雖然PMI、NMI指數雙雙下滑,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認為不見得是負面訊息,以製造業PMI來看,其實業者對整體景氣看法依舊樂觀,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已經連續18個月呈現擴張,指數攀升1.8個百分點至59.7%。

張傳章解釋,PMI指數下滑的關鍵在於新增訂單、生產指數均顯著下跌,背後有3大原因,一是業者考量價格風險,不再積極備料、拉貨生產;二是部分業者認為航運塞港問題未解、交貨時間還是很長,有需求的業者多已提前拉貨,導致農曆年前的拉貨動能趨緩;三是年底作帳完成並與客戶調節存貨後,會取消一些採購訂單。

整體來看,張傳章認為製造業從2021年樂觀積極備貨的心態,已經轉變為對景氣看法樂觀,但景氣展望與存貨、採購政策脫鉤的現象,業者也對於後續營運利潤率的看法相當分歧。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補充,PMI指數走勢其實與全球經濟發展亦步亦趨,去年全球從疫情走向解封,經濟數據亮眼、PMI也屢創新高;去年底今年初,經濟慢慢回到正常,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縮表、原物料上漲、通膨等不確定性,PMI指數開始上下震盪。

非製造業方面,張傳章分析,農曆年前是多數非製造業的旺季,但1月傳出Omicron變異株的確診案例,導致非製造業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驟跌,拖累整體NMI表現。

張傳章指出,本土疫情對內需產業的衝擊以住宿餐飲、旅遊代訂、客運業影響較大,尤其內用感染頻傳,住宿餐飲更是疫情衝擊第一線。

觀察非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連續7個月呈現擴張,不過指數從2021年5月以來的最快速度64.6%,驟跌11.6個百分點至53.0%。張傳章直言,目前疫情沒有造成非製造業整體大幅度衝擊,但已經使得業者對未來看法轉為保守。

面對疫情變數,外界關注2022年經濟成長率是否能夠「保4」,張傳章表示,疫情是否控制得宜是關鍵。

張傳章說明,今年經濟沒有辦法完全仰賴出口跟投資,因為去年基期太高了,必須靠消費;如果疫情控制得宜,消費動能升溫,加上民間消費去年基期偏低,「要靠這塊把今年經濟成長衝出來」。

至於如何在防疫與經濟間取得平衡,也是值得深思的議題。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建議,政府不要貿然啟動疫情三級管制,才能讓民間消費能夠正常進行。

簡錦漢則說,Omicron傳播力很強、輕症機率高,這意味零確診的成本墊高、解封成本變低,慢慢解封將是趨勢,香港、日本、中國都把邊境封得很緊,導致人才外流,如果台灣邊境可以稍微放鬆,對台灣吸收人才、留學生將大有助益。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