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產率僅45% 稱全面復工背後有貓膩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06 日訊】上海市政府宣布從6月1號起加快全面復工復產,但目前復產率僅約 45%,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儘管汽車產業、消費電子、半導體的復工率很高,但實際使用率存在隱憂,因此將 2022 年中國汽車零售量預測下調至 1890 萬輛,年減 6%,而消費電子的需求已經消失,估將限制下半年反彈的潛力。
上海從6月1號開始解封,當局還發布了重振經濟的50條措施 ,取消企業復工複產審批制度,同時還出臺一系列政策穩外資、促消費、擴投資等。可是,中共真實的政策與檯面上的說辭卻不同。
上海私企部門經理張女士(變聲):「政府私下跟我們談的,這個東西不會放到檯面上,但是要求復工率在50%以下。到了6月15號以後看整個疫情的控制,而且即變是現在開放了,在6月2號第二天,各個地方還在在報陽。只要報陽,就把他運到方艙去。」
上海私企部門經理張女士表示,當局給他們復工的條件是要打三針疫苗, 而且只要報陽就會分流到房艙醫院去,有密接的那就封整一棟樓。
上海周先生(變聲):「中山北一路六棟樓全部拉走,陽性、陰性全部拉走。再說拉的地方條件也不好。我們這裡還是可以的,小區是這樣,貼隔壁的都拉走,其他的(居家)發客飯,天天上中晚三頓。」
英國廣播公司BBC 報導,雖然自6月1號起上海市政府允許大多數民眾在城市裡自由行動,但至少還有65萬居民將繼續被限制在家中。此外,政府針對疫情的「清零政策」仍然持續。
《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複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其中也規定,要實現企業人員防疫和安全生產管理全覆蓋,對所有人員實現無差異的防疫和安全生產要求,原則上所有企業人員每日進行抗原檢測,還要加強員工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第三針接種率。
周先生:「還有你說打疫苗,大家都知道疫苗沒有用,再去打疫苗幹嘛?這是第一,第二,核酸事情,接下來下次要自己付錢了,2天做一次。」
上海市民周先生指出,有人說打疫苗是免費的,去打很划算。其實,這些費用都是從醫保出的,怎麼可能不要錢。而且這種生意都是領導家人在做,他們怎麼可能不賺錢?
BBC報導說,即使上海解封,市民此時的心情也是五味雜陳。並且,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是這座中國的經濟中心,如何復甦因疫情而受到重創的經濟。
其實,上海當局也為此制訂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包括八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如給市場主體減負,減免房租,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給消費者補貼等,對穩外資以及投資方面更是提供不少優惠政策。
張女士:「你不能再封城了,你封城這個代價太大了,所以這個東西蠻打臉的。然後要求你復工,但是政府是按所說的講的,是有復工條件的,不是我們所說的都可以復工。估計要全面復工要在6月15日以後,6月30日以後你才能看得到。」
張女士認為,中共病毒疫情是傳染病,你就要從尊重科學出發就不能封城,因為滅掉傳染病不可能的,你只能不斷研發新藥,就像對付感冒一樣。所以你無論怎樣封控,報陽也是不能避免的。現在上海復工等於間接承認封控失敗。
張女士還表示,上海人現在出門還是要看核酸檢測結果,但現在的核酸檢測都變成了走過場。
不過,上海一解封,許多上海市民和打工族都湧向車站,離開上海或返回老家,很多中產階級也開始以留學、工作為由離開當地。
不僅如此。5月30號,署名為「上海部分企業家與投資人」以《躺平清零:復工不復產,靜觀二十大》為題發佈了一封公開信,宣稱要以復工不復產、裁撤部門、變賣資產、拓展海外市場等方式,拒絕與不合理的政治體制合作。
公開信提出七大訴求,包含要求政治體制改革;嚴懲疫情防控期間違法亂紀、罔顧民意的各級政府和基層官員;要求釋放被抓的企業家等等。
看來,上海已經很難再回到原來的上海了。
新唐人記者 宋風 駱亞 tony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英仙座流星雨達到頂峰 天文愛好者欣喜
2023-08-14 20:58:17巴爾幹地區當地時間週日夜間,英仙座流星雨劃過天空,活躍度達到頂峰,這讓天文愛好者欣喜不已。
-
【一線採訪】上海疫情嚴峻 骨灰裝袋層疊堆放
2023-01-03 22:25:35在上海,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斷攀升。網傳在上海的一家殯儀館,裝骨灰的小袋子,層疊堆放在塑膠筐中,讓家屬自取。
-
中共解封荒腔走板 台商:未來經濟不樂觀
2022-12-28 17:53:58中共當局宣布1 月8 號開始全面解封,開放旅客免隔離檢疫進入中國,我們請教台商廖金漳,目前中國疫情急速攀升,習近平最新談話,稱中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強調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一次習近平的談話,您覺得透露什麼樣的訊息?
-
安聯經濟顧問:中國或永遠不會成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國一分鐘
2023-09-09 19:34:54 -
中國經濟衰退釀倒閉潮 北京、上海一片蕭條
2023-09-27 19:28:25在3年疫情衝擊及中國經濟衰退下,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北京中關村,許多辦公室及店面人去樓空,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也一片蕭條,很多企業倒閉或關停,街道冷冷清清。當地民眾感嘆,物價高漲,消費不起。
-
中國多地甲流大爆發 感染症狀嚴重 發熱門診爆滿
2023-03-03 18:22:07近日,中國多地發熱門診爆滿,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多地中小學學生,出現發燒症狀,部分學校停課。由於不做核酸檢測,所以真正的病毒是什麼,仍不清楚。
-
憂中共割韭菜和清零 外資和富人紛紛離開中國
2023-01-09 22:01:50歡迎回來。一個月前,中共突然放棄「清零」轉向開放。外媒分析,最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受到重創,各行各業受到極端封控影響,外資也紛紛將生產線移出中國。近日,中共又喊出要拚「共同富裕」。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百姓擔憂被割韭菜,申請愛爾蘭投資移民的數量,在2022年激增。
-
清零惡果顯現 中國經濟全面衰退
2022-12-30 21:58:08中共清零政策在執行三年後,中國社會百業蕭條,經濟全面衰退。根據中央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22年11月,中國的廣義預算赤字達到7.75兆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中國正在為清零付出代價。既便現在,中共當局放鬆了清零,但專家認?,中國經濟仍將持續下行。
-
上海疫情大爆發 大量醫護帶病上崗
2022-12-24 21:58:04首先來關心中國的疫情,在人口2500多萬的上海市,染疫人數暴增,各大醫院超負荷運轉,醫護人員更是帶病就診。上海德濟醫院預估,在年底前,將有一半的上海人染疫。
-
一線採訪!上海醫師:ICU開啟煉獄模式 消息封閉
2023-01-07 21:06:08中國疫情爆發,各大醫院擠滿患者,有上海醫生指出,醫護人員要帶病上崗,加護病房開啟了 煉獄模式,而且消息封閉。
-
上海取骨灰要等 揭中共死亡數據造假
2023-02-07 16:36:53中共疾控中心日前公布的最新染疫死亡人數,被質疑嚴重造假。僅上海一個城市,殯儀館就積壓了大量沒來得及火化的遺體,領取骨灰要等待一兩個月以上。
-
上海內部文件曝光 疑似各地學校爆疫情
2023-02-24 13:04:06近日,北京、上海、浙江、武漢、等多地學校和幼兒園,出現學生集中發熱現象,不少學校停課。儘管中共官方宣稱,這波傳染病是所謂的「甲流」,然而,很多知情人透露,這波疫情也包含中共病毒。
-
中國經濟持續下滑 公務員降薪潮蔓延
2023-07-28 17:16:12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公務員降薪潮持續蔓延,各地傳出公務員減薪或拖欠獎金的消息,近期廣東公務員降薪25%,上海退休人員工資延遲兩個月發放,引發關注。
-
春運估20億次人流量 中共續封鎖染疫死亡數據
2023-01-07 21:25:39歡迎回來,中國長達40天的春運啟動,估計將有20億次人流量 ,然而在人潮高峰期,公眾急需疫情透明資訊之際,中共持續封鎖染疫死亡數據。
-
浙江一醫院賀急診破200萬人次 挨轟喪事喜辦|中國一分鐘
2022-12-26 21:37:04中國大陸的疫情海嘯般爆發,各地遍地是陽性人員。「浙江每日新增陽性病例突破100萬人」衝上25日的熱搜榜,同一天(25日),浙江台州一家醫院竟掛出本院急診人次破200萬的喜報,引發網友質疑,何喜之有?有網友評論稱,這是「喪」事「喜」辦的風格,太沒人性了。
-
上海快遞堆積似垃圾場 餐飲業大吐苦水
2022-12-23 22:23:18近期,上海疫情急速惡化,除醫院爆滿,退燒藥急缺外,快遞、餐飲等多個行業大受影響,有的商業街基本上空無一人。
-
北京爆發集中發熱症狀 民間再掀搶藥潮
2023-02-28 20:44:22鏡頭轉到中國,近期北京、上海等地民眾,出現集中發熱現象,多種病毒同時肆虐。引發民眾恐慌,再次掀起藥品搶購潮。中共當局通報稱這是「甲型流感」,也就是台灣說的A型流感,並非新冠疫情,但有民眾懷疑,中共是將新冠改名為甲流來掩蓋疫情。與此同時,「甲流也會引起白肺」的消息,登上熱搜。
-
中國人染疫再添後遺症 傳不少人猝死
2023-01-13 16:28:47中共躺平式放開一個多月來,疫情在全國各地大爆發,死亡人數暴增,近期有不少民眾反映,飽受各種後遺症之苦,還有不少年輕人猝死。
-
上海醫院8成急診病人染疫 殯葬業務超負荷|中國一分鐘
2022-12-30 21:26:32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在一年裡經歷兩次劫難,在上半年經過三個月的「清零」封控後,如今又因中共突然放開封控弄得措手不及。上海的急診人量目前創下新高,有上海醫院管理層表示,目前有80%的急診病人是感染了COVID-19,當中約一半是老人,大量醫護人員感染卻不能休息,殯葬服務已超過負荷。
-
中國經濟下滑 上海出租車司機:每天只吃一頓
2023-08-17 13:00:19中國經濟下滑,當局日前又調降人民幣關鍵利率,大陸各行業都面臨巨大壓力,有上海的叫車司機說,在就業、監管和生活成本壓力下,自己每天只吃一頓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