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安倍發明印太一詞影響深遠

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10日投書「華爾街日報」,悼念8日遇刺隕命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特別強調今天大家慣用的「印太」一詞,是安倍發明,而且影響深遠。圖為2017年安倍(左)前往華府拜訪前美國總統川普(右)。(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7 月 12 日訊】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10日投書「華爾街日報」(WSJ),悼念8日遇刺隕命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特別強調今天大家慣用的「印太」一詞,是安倍發明,而且影響深遠。
博明(Matthew Pottinger)於2017年至2021年在白宮任職期間,負責協調當時總統川普政府的亞洲政策。他在題為「安倍晉三發明了『印太』」一文中寫道,川普2017年11月訪問越南時,發表演說宣告「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各國領袖過去在描述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時所用的稱呼,自此出現轉變。
博明指出,事實上川普是從安倍晉三那兒借用了這個用詞。安倍過世以前,也知道他標誌性的地緣政治願景,以及用來描述它的詞彙,已在印太地區和全世界廣為人們接受。
博明強調川普和安倍兩人私交甚篤,從而穩住美國與太平洋盟友關係,不受中國邁向軍國主義和美國孤立主義再度興起的威脅影響。博明估計,川普與安倍交談的時間超過他與任何其他領袖的對話。
博明寫道,兩位領袖談判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協調對北韓試射飛彈和核試的反應,川普4年任內,兩人熱中就中國議題進行開放式討論。安倍要比大部分西方領袖更早瞭解中國共產黨的野心。這就是促使他重新構思各國應如何看待亞洲的原因。
安倍願景的早期輪廓,是在他首次擔任首相期間於2007年訪問印度時所作的一次演講中出現。他呼籲建立一個「更廣闊的亞洲」,不僅跨越太平洋,還跨越印度洋,「自由和繁榮的海洋,對所有每個人開放和透明」。
安倍知道「亞太」(Asia-Pacific)一詞讓人聯想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理。他希望人們看到一個更宏大的畫面,其中包括印度,並將東南亞那些年輕海洋國家,而非中國,置於這一地區的概念中心。他開始使用「印太」(Indo-Pacific)這個詞彙。
除了地理上制衡中國,安倍還試圖用一種更具吸引力的理念來抵消北京的威權、中央集權模式。他在2016年的演講中描述一個「重視自由、法治和市場經濟,免遭武力或脅迫,以及…繁榮」的地區。
他馬不停蹄在他新定義的地區旅行,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建立親密的友誼,並讓日本的發展援助機構參與基礎建設計劃。
區域內各國開始將安倍的願景視為一個不腐敗的替代方案,足以取代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透明的「一帶一路」借貸計劃。
2018年,時任馬來西亞首相的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稱中國放高利貸的作法是「不平等條約」的一種形式,在後殖民時代的亞洲這是很嚴厲批評。馬哈地隨後多次訪問東京,重組其國家債務結構。
為了支持他的地區架構,安倍還推動一項新的外交倡議:「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倍將日本、印度、澳洲和美國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棒球場,遏制北京向帝國擺盪。經過多年努力,Quad高層會議終於在2017年開始舉行,川普任期結束時已提升為內閣級會議。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任以來,Quad已召開4次正式的領袖峰會。儘管不是軍事聯盟,但Quad已成為對付北京虛假訊息、供應鏈勒索、債務陷阱外交、非法捕魚和其他不當行為的重要論壇。
博明指出,2017年,當川普政府正在尋找一個口號來概括對此一地區的戰略時,他和同事們看到放大安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銘言的好處。其他國家也抓住這一精神。2017年11月當時的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宣布一項政策,要實現「安全、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地區」。
中國共產黨深知術語在塑造人們思維方面的力量,指示外交官警告鄰國絕不要說「印太」。然而威脅失敗,這個詞開始傳播。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宣布新的印太展望。遠至布魯塞爾和柏林,各國紛紛起草印太戰略。
各國藉使用自己的詞彙而非中國的詞彙來定義這個地區,為他們的國家主權表明立場。安倍將主權理解為各國面對夢想成為帝國的鄰邦時,彼此團結的基礎。即使還沒有完全自由的國家,仍希望不受來自國外的脅迫。
因此,當川普在越南講到「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是「一個由國家組成的美麗星座,每個國家都是屬於自己的耀眼明星,不是別人的衛星」時,獲得聽眾起立鼓掌。
今年5月在一場關於中國政策的演講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用了類似的詞彙。「美國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持有相同的願景: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有著透明制定和公平適用的規則;各國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主權決定。」布林肯在演講中9次提到「主權」。
博明表示,安倍遇害時戴著一枚藍色徽章,表明他決心將遭北韓綁架的日本人帶回家。對安倍來說這是個決定性的話題,他要求川普會見失蹤者親屬。川普每次訪問東京都會照辦。
他說:「我從未見過安倍沒戴那枚徽章,這是他的願景核心,一個人類尊嚴的象徵。這位有遠見的人遺留下這個願景。維持這個願景取決於生者。」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川普建議台灣軍費 增至GDP10%以阻止共軍
2024-10-01 15:32:43美國總統大選倒數36天,台海安全成為關注焦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共不會在他任內打台灣,但他擔心後續不能避免,川普也建議台灣,將國防預算拉高到GDP的10%。
-
川普、賀錦麗辯論外交攻防 談及台灣晶片
2024-09-11 20:15:40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與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首次辯論,外交戰略是一大焦點,川普今天會上表示,中共與北韓都害怕川普,他上任可以確保不會有戰爭發生。他與賀錦麗在會上也都談到台灣晶片,並質疑對方,壯大了中共的軍事能力。
-
前美國駐歐安大使訪問台灣 揭露中共本質
2024-05-06 13:05:31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各國的專家學者討論各項議題。前美國駐歐安組織大使吉爾莫在演講中,揭露中共獨裁政權的本質。另外,中華民國準副總統蕭美琴,也受邀出席發表演說。
-
涉及川普 公安部海外鎮壓機密計劃曝光
2024-12-14 20:39:46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12月11日發表最新報告,根據中共高層的內部情報,披露中共加大在海外攻擊法輪功、神韻,以及大紀元時報等的手段和計劃。
-
賴清德520就職前 美國務院:加倍支持台灣防禦
2024-05-17 20:33:34520前夕,中共海空繞台加大施壓。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會加倍支持台灣的防禦,並持續投資盟友,維持區域穩定。而前總統川普,也發聲關切台海局勢。
-
川普將台灣列國家 中共還沒回應關稅先跳腳
2025-04-07 10:35:08歡迎回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不過他拿出的圖板上,把台灣列在「Country 」欄位,引發外媒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的關稅圖表上,「台灣被列為一個國家」排在第四,而中共則在名單之首,代表川普認為兩者是不同國家。而中共當局都還沒對川普關稅做出回應,駐美大使謝鋒,就急著在X平台上批評此事,聲稱台灣是中國的。
-
歐盟回應川普關稅、中共挑戰 關注台灣海纜被斷
2025-01-22 13:14:28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週二(21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面對新上任的川普,范德賴恩表示歐盟願意與美國合作,也會持續應對中共帶來的經濟問題。而她也對台灣海底電纜被切斷的事件,表達關注。
-
川賀辯論表現比一比 對抗外敵誰更勝一籌?
2024-09-11 12:41:01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與賀錦麗的首場辯論受到矚目,新唐人電視也為您及時進行評論分析,專家表示,賀錦麗在應答上的穩定性,展現充分準備;不過,川普在外交戰略上,清楚向民眾表達,他會如何對抗破壞世界秩序的美國敵人。
-
美前副國安顧問:加強威懾才能避免台海戰爭
2024-06-13 19:43:51歡迎回來,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近期發表新書,聚焦台海議題,受到高度關注。他今天下午與媒體對談時指出,加強威懾力比戰爭還要便宜,只有強化威懾,才能避免台海戰爭。
-
前美副國安顧問訪台 贊同台軍費提高逾GDP3%
2025-02-21 20:21:52聚焦全球安全問題的哈利法克斯論壇,首次跨出北美,就在台灣舉行,多國政要專家齊聚,凸顯對台灣安全的重視。前美國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也來台灣,今天在會上演說,認同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提高國防支出的做法,也點出台灣作為非紅供應鏈,能夠作為全球國防工業基地,為自由世界提供支援。
-
美國收現代210億大單 關稅戰再劍指中共?
2025-03-25 13:19:43首先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和韓國現代汽車集團高層24日在白宮宣布,對美國追加210億美元的投資;川普也再次提到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來看白宮記者的報導。
-
川普啟動關鍵礦產調查!另喊話各國在美中抉擇
2025-04-16 13:42:53美國總統川普發布最新的行政命令,要對關鍵礦產展開國安調查。另外他在受訪時,也喊話各國,要在美國與中共之間做出抉擇。
-
曹興誠提告國台辦恐嚇 法律行動籲認清中共邪惡
2024-11-11 13:17:53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天(1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要控告中共國台辦對他的恐嚇,今天到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自訴。曹興誠指出,中共才是真正在損害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利益的政權,也呼籲所有中華民國國民,認清中共的邪惡。
-
川普再發聲關切台海:若任內中共侵台將轟北京
2024-05-30 19:56:55再來看到,國際關注台海局勢,包括11月將迎來大選的美國,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再度對台海發聲,他表示,若中共在他任內入侵台灣,他將轟炸北京作為回應。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小米台灣高層遭全面接管 專家指疑有2大目的
2024-05-14 17:21:42中國品牌小米台灣分公司高層大地震,台籍幹部全數遭到撤換,經濟部表示,小米台灣是有通過核准的陸資,沒有疑慮,不過消息一出引起台灣通訊界關注,我們請教財經專家黃世聰,怎麼解讀小米台灣高層變動,由中國小米高層全面接手? 記者 沈唯同:「你提到電動車,小米未來電動車的部分,似乎可能想要打進台灣市場、這部分您怎麼看?」
-
斷交台灣後中共1隻都沒買 宏國白蝦出口少25%
2024-04-08 07:22:43台灣與宏都拉斯在去年3月斷交,轉與中共建交後,由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尚未談妥,加上開價比台灣低5成,蝦農賣給中國意願不高,加上台宏外交關係生變後,出口到台灣的白蝦必須課徵20%的關稅,墨西哥對宏國蝦祭出禁令,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一季白蝦出口量為1697.6萬磅,低於去年前3月的2282.5萬磅,出口量下滑25.82%。
-
中共新規可查旅客手機筆電 台國安局:風險非常高
2024-05-09 10:53:15入境香港、尤其中國得更小心了。中共國安部4月發布2項「執法程序」新規,讓人員擴權能任意檢查個人電子設備,訂7月1日實施,不過,已經有部分中國城市的海關,檢查出入境旅客手機。中華民國國安局副局長今天(8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手機內如果有所謂的敏感訊息,被中共當局以「違反國安」處置的風險相當高。
-
【座談影音】11/24(日)面對美國新政局 台灣應如何趨吉避凶?
2024-11-26 18:59:29川普勝選對中共國,會有何等的衝擊,而中共又會如何出招,對台的文攻武嚇?台灣應如何趨吉避凶?我們邀請明居正、矢板明夫、宋國誠以及謝金河四位名家,指點迷津!
-
也怕「被失蹤」?中共戰狼外宣頻遭駁 笑翻全場
2024-08-12 20:35:26中共前外交官(10日)在半島電視台主持的論壇上,美化中共侵略台灣的意圖、迫害國內百姓的手段,頻頻遭主持人反問駁斥,中共外宣淪為笑柄,全場頻頻大笑。影片在網路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