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抱團 俄天然氣交易改用盧布、人民幣付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9 月 07 日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歐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和金融制裁,俄國則減少天然氣輸送歐洲,引起各地天然氣價格飆漲。近日,俄羅斯進一步宣布,俄國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將改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分析指出,中俄關係升溫,此舉有意在降低對美元依賴、對抗美歐國家。

    俄羅斯總統 普丁:「昨天,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和其中國合作夥伴決定,在支付俄羅斯天然氣費用時,改用盧布和人民幣支付,各占一半。 」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7日在海參崴(Vladivostok)舉辦的年度東方經濟論壇(Eastern Economic Forum)證實,俄羅斯輸往中國的天然氣,將不再以美元計價,改用人民幣和盧布支付。外界分析,此舉顯示中俄關係升溫,俄羅斯有意降低對美元依賴、對抗對俄實施制裁的美歐國家。

    路透社報導,中俄兩家國營公司6日舉行視訊會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Alexey Miller)與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協議》的相關附加協議。米勒表示,中國改用盧布和人民幣付款,對2家公司而言,是「互惠互利」。

    印度媒體WION主播(2022.9.2):「美國、歐洲及其太平洋盟友,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實施協同制裁,導致俄羅斯能源的流動發生歷史性的轉變。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主要進口國,與前幾年相比,中國接收了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

    德國之聲8月報導,俄烏戰爭爆發半年後,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激增。今年7月的數據顯示,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進出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30%。其中進口總額更是增長了約49%,出口額相比之下只有5.3%的增長。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張芮甄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