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近代食品史 體驗飲食文化底蘊

【新唐人亞太台2010年11月13日訊】剛剛看到,韓式調理不可缺少的代表性食物就是泡菜和拌飯了,其實這看似簡單的家常菜,背後卻蘊含著濃厚的地域和文化歷史。帶您走訪韓國大邱近代食品展,回顧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邱地區飲食。

在大邱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飲食博覽會,展出精美而繁多的各類食品,其中大邱地區近代食品史,立即成為吸睛的亮點。

別看韓國目前已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在韓戰爆發之後,也經歷過一段極為艱困的時期。從六十年代的飲食中便可見一斑。

美昌傳統飲食研究院院長 金貞淑:

「韓戰爆發後,北方人來到大邱,帶來了北方的血腸,後來才有了這樣的黑大腸。這裏只裝血,豬血,在大腸(豬大腸)裏灌進血做成的血腸。」

不過,這樣的飲食,對現代社會大多數年輕人而言,倒是有點難以接受。

「現在這血腸不對現代人的胃口,所以裝進粉條,裝進黏米……還裝蔬菜。」

看看這個,可就不同了。從西城路豬肉演變而來的北城路豬肉,蘸上醬料在炭火上烤。甜滋滋、火烤後帶有特殊的香味兒,就很受到時下大邱年輕人的喜愛,也是小吃街中常見的下酒菜。

美昌傳統飲食研究院院長 金貞淑:

「西城路豬肉是已被淡忘的一種食品了,從它椼生出的北城路豬肉現在生意還很夯。」

“那紮”餃子,是大邱地區獨有的飲食,不放肉是最大的特點。

美昌傳統飲食研究院院長 金貞淑:

「大邱人的口味是不喜歡油膩。這個味道很清淡,裏面幾乎不放餡兒,只裝點兒蔬菜,沒有肉。」

口感豐厚又便宜的雞肉包,很受七十年代大學生們的歡迎。這種油炸食品到現在仍然暢銷。

美昌傳統飲食研究院院長 金貞淑:

「這種食品起源於七十年代初和平市場的胡同,現在也非常受歡迎,而且消費市場還很大。」

大邱離海很遠,不容易吃到新鮮的活魚,於是發明了拌菜。

美昌傳統飲食研究院院長 金貞淑:

「在大邱吃不到活魚,因為不靠海。就用陸地上容易買到的田螺和螺獅、鰻魚、煮過的魷魚,加上蔬菜一起拌,口感稍辣。比較出名的有伴高蓋拌菜。」

雖然都只是尋常小吃,卻是紮紮實實出自於韓國土地與文化的代表,通過代代相傳好味道,融貫著老百姓的心情和過去。

新唐人記者 姜汶慶 韓國大邱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