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食品價格繼續上漲 CPI將創新高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2月12日訊】來關心中國新聞真相報導。近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1月下旬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繼續上漲,其中糧油蔬菜價格漲速加快。市場普遍預期CPI漲幅將超過5%,創歷史新高。各地民眾對通貨膨脹的壓力感受強烈。
新的一年才開始,大陸各行業物價漲成一片。穀類、醣類和禽蛋肉類食用農產品全部漲價。
上海27種重點監測蔬菜中,26種漲價,1種持平。其中葉菜漲幅最低,達9.2%;其他菜漲幅高達15.2%;甜椒、冬筍、豆角、和黃瓜等都漲了20%以上。魚類等水產品也漲了10%到50%。
大陸各地民眾對通貨膨脹反應強烈,貴州的杜先生告訴本台記者,通脹的壓力去年就形成了。
杜先生:「老百姓常要用的(東西),主要是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基本上翻了兩倍。我工資沒有變,過去我一個月花500元,現在就要花1000元,比較明顯的感覺是。低保戶,打工的,對他們的(生活)馬上造成嚴重的經濟壓力。」
天津魏先生有個吃奶的孩子,而奶粉幾個月就漲一次價。
魏先生:「每次漲都是10元以上。(以前奶粉是50多元),現在漲到80多元了。國內的奶粉不敢吃,只能吃進口奶粉。現在房價在漲,物價在漲,教育支出也在漲,可是工資沒長。」
家在農村,因化肥等原料很貴,種地不掙錢,不得不出外打工。
王先生:「不打工就沒錢。靠那個地種糧食,日子就難以維繫。油現在是55,原來是42,漲了很多。電話費、電費、糧油、蔬菜,價格特別高。普遍人們抱怨的是,錢不耐花了,收入沒增加,支出增加了。」
據報導,包括飲料、家電、建材、家具、成品油等在內的多個行業都將在二三月集中提價,專業人士人為,二季度CPI可能再創新高,“破五”、“破六”都有可能。
新唐人記者林莉 金同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受中共監管影響 中國多行業陷入裁員潮
2021-12-20 22:09:23由於中共當局的監管打壓,中國大陸企業特別是科技、教育和房地產行業正在大幅度裁員,可能影響數萬名員工。《華爾街日報》報導,裁員意味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黯淡,可能加劇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對等。
-
中國教育界透視:高校黑幫式查寢 小學生「沒希望」
2021-09-03 14:15:48中國大陸剛剛開學,幾段校園影片被曝光,可以從中窺見,中共體制下中國教育的現狀。
-
10月PPI、 CPI剪刀差擴大 中國恐陷停滯性通膨
2021-11-10 16:14:49中共官方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5%;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3.5%,創26年新高,兩者數據的「剪刀差」擴大至12個百分點,同樣再創新高,加劇停滯性通膨危機。由於全球能源短缺、原物料吃緊,近期中國各地傳出煤炭存量不足,造成限電、影響生產,也連帶反映在PPI漲幅擴大。
-
物價上漲漲不停 中國電荒、貨幣超發助推升
2021-10-20 22:39:37全球物價不斷上漲,趨勢很明顯。經濟專家分析,目前美、中兩國大量發行貨幣,使全球通膨現象,前所未有的複雜。
-
中共教育政策轉變 英知名西敏寺中學停設姊妹校
2021-11-04 10:04:02英國極具名氣的私立學校西敏寺中學(Westminster School)表示,已經放棄在中國設立6間姊妹學校,指稱COVID-19疫情及中國教育政策近來的轉變令校方無法繼續推行計畫。
-
中國房產投資、消費、出口根基不穩 恐面臨經濟下行風險
2021-10-21 16:14:43中國近來危機重重,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預測,華爾街日報就指出,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限電、房地產債務問題、航道港口擁堵,若更顯著的政策寬鬆沒有及時到來,到了明年中,支撐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地產投資、消費、出口將會出現根基不穩,有可能引起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
-
葉倫:美中互惠性降低關稅 或有助平抑通膨
2021-11-01 17:09:24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美方期望中國兌現與美國在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做承諾,但可能考慮以互惠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
物價猛漲 近7成美民眾不滿拜登處理通膨
2021-12-13 09:45:36美國物價節節攀升,消費者物價指數飆至近40年新高,引發民眾不滿。最新民調顯示,高達69%的美國民眾不滿意美國總統拜登因應通貨膨脹的處理措施。
-
中共清零政策衝擊製造業、港口 穆迪:加劇供應鏈危機
2022-01-17 16:23:27中國Omicron本土疫情持續擴大,不僅是西安封城,就連河南的禹州、安陽也採取封城禁令,據外媒報導,穆迪分析經濟學家表示,中共實施清零政策,除了衝擊全球製造業工廠和港口的運營,同時也打擊了中國的消費支出,恐加劇原本緊繃的供應鏈危機。
-
美10月通膨率升至近31年來最高 超預期
2021-11-11 22:12:34歡迎回來,物價上漲民眾感受深刻,美國勞工部10日公布, 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2%,創下近31年來新高。分析師預期,通膨升溫恐怕持續到明年。美國總統拜登在CPI數據公布後表示,通膨侵蝕美國民眾的購買力,扭轉這個趨勢成為首要之務。
-
中共建立科技白名單 對抗美國制裁、管制
2021-11-17 17:24:44中共為規避美國政府的管制,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共正在加快實施,取代美國和國外技術的計劃,悄然授權一個政府支持組織,審查和批准雲端、半導體等敏感領域的本地供應商,建立「白名單」,以助本土領軍企業實現科技自立等,目前為止已有1800家橫跨個人電腦、晶片、網路和軟體的廠商名列其中。
-
美3月物價飆升8.5% 創40年新高
2022-04-13 17:23:01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大幅上升,年升率高達8.5%,創下41年來最大升幅。新數據,也為聯準會下個月的升息,打下了基礎。
-
美成台灣機械出口第一大 封控衝擊中國大陸連2月負成長
2022-05-10 16:40:49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指出,台灣對中國大陸機械出口已連2個月負成長,幅度更超過雙位數百分點,美國已成為台灣機械設備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中國大陸疫情嚴格管控,須留意供應鏈管控與市場營運風險。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
-
台灣報恩立陶宛!七都海外刷卡超過25億台幣
2021-09-06 15:01:24立陶宛竄升為台灣人最愛刷卡消費的國家之一。聯合信用卡中心資料顯示,台灣人海外刷卡消費前十強國家,今年榜上赫然出現立陶宛,從2月下旬開始至6月底為止,台灣七大城市民眾陸續在立陶宛刷卡超過11.2萬筆、金額超過25.37億元,其中台北市民在立陶宛刷卡消費、10.45億元最多,新北、台中則分別刷卡消費6.65億元、3.62億元。高雄、桃園也都刷卡超過1.6億元,台南與新竹市民分別刷卡消費超過八千萬與五千萬元。
-
一夜入冬逢限電 北京零下低溫 陸21省下半年低溫
2021-10-18 15:58:34昨天(10/17)早上,中國大陸21個省,氣溫創下今年下半年新低。多地降下大雪,首都北京17日首度出現零下低溫,這也是52年來最早出現的零下低溫,吉林更出現零下19度低溫。在缺電荒尚未緩解的現況下,居民及工廠能不能順利過冬,受到嚴峻考驗。
-
新唐人亞太台APP上架了!立即下載 隨時掌握重要新聞!
2022-03-18 15:45:38新唐人亞太台APP上架了!隨時掌握國際大事,持續為您提供「重要現場直播」、「新聞即時推播」、「電視同步直播」、「收藏瀏覽文章」等好用功能,邀請大家一起來下載。
-
紛紛請辭!聯電前副董孫世偉 離開武漢新芯
2022-03-21 21:18:52再來關心,又有台籍高層離開中國半導體公司。根據平面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前聯電副董事長孫世偉,傳出近期已經離開武漢新芯,卸任總經理兼執行長一職,也結束它在中國半導體的五年生涯。孫世偉是在2017年加入中國紫光集團,並擔任紫光全球執行副總裁。2019年8月,他接任紫光旗下武漢新芯總經理兼執行長,不過這項請辭,是繼高啟全、蔣尚義之後,又一起備受關注案件,媒體報導,業界人士認為,台籍高層相繼離開,代表中國挖角台灣半導體業高層,試圖壯大產業的謀略失效。
-
南韓學者:與中共建交29年 未守國家利益 危機升級
2021-09-11 20:42:06鏡頭轉到南韓,南韓和中共建交29週年之際,日前一場研討會中,南韓學者指出,在倉促與中共建交過程中,當時南韓政府沒有最大限度的確保國家利益。學者還表示,建交29年之際,韓中關係陷入危機。
-
限電後效應 蘇州精元廠降薪逾千人維權
2021-10-14 22:15:08中國多地限電不僅造成原物料飛漲、產業鏈大亂,在江蘇更引發大規模抗議潮。10月中旬,蘇州吳江精元電腦公司,因為限電放假時間增多,「小時工」被降薪及裁員,引來上千名員工連續多日上街維權,大批警察到場維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