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28館 活化在地文化保留與重視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6月7日訊】來關心在地文化保存,從民國96年起,政府就積極推動「地方原住民族文化館」,不過要保留這些古文物,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也因為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比較少,讓展館有了「蚊子館」的稱號,不過,到今年為止,全台的原住民文化館已經到達了28館,而且突破每年九十四萬的參觀人數,希望各展館的成立,不僅讓原住民的年輕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也活化民眾對原住民文化的重視。

珠藝工作室負責人 施秀菊:「希望透過那個歌聲,我們的上蒼能夠祝福我們,原鄉的部落的孩子們的事物,那也感謝造物主,能夠賜給我們文化,然後將我們的文化能夠藉著,這個動起來的這個文化館,去代代流傳。」

透過歌聲來訴說原住民文化保留的重要,回憶起98年的八八風災等自然災害,重創原住民的家鄉,導致許多文物消失,以及青壯年朝都市發展,使得年輕的這一輩,似乎也逐漸淡忘,原本的母語應該怎麼說。

北投文物館館長 李莎莉:「我們現在年輕人真的是,遠離家鄉到都市去受教育,幾乎不會講自己的話了,但是這個文物館,在這個類似文化中心,在部落裡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社會發展快速,利用科技便利生活,但也有不少人在努力找回,早期年代的純樸時光。

泰雅文化工作者 雲力思:「現在大概人複雜了一點,所以那個(文化)東西會覺得,比較浮吧。太多的東西在干擾,反而要回到自己,原來的最原始的東西,去沉澱一下。」

行政院原民會副主委 林江義:「我們希望這些東西,能再回到它的原鄉,預期這樣的工作,會讓部落的人重新認識,他們的文化深度,讓部落不管是小的,是大的,重新去了解,去認識,去學習,過去他們文化留下來的一些東西。」

自96年起,政府連續推動四年的「地方原住民族文化館」活化計畫,至今目前全台已有28館,林江義表示,未來將以「大館帶小館」與實務研習活動等方式,來活化民眾對原住民文化的重視。

新唐人亞太電視 阜東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