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暴雨減災 學者倡生態工法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9月17日訊】全球氣候變遷,極端降雨逐漸成為常態,也為傳統的防洪水利設施帶來挑戰。去年的梅姬、凡娜比颱風和八月底的南瑪都颱風,時雨量屢創新高,台達電子文教基金 會和低碳環境學會,提倡一種生態工法,希望提高都市暴雨承受能力,減少發生大面積淹水的機率。

八月底南瑪都颱風來襲,三天內恆春降下1039毫米的雨量,專家說,如果這雨下在人口密集的台北市,累積雨量超過1600毫米,水淹就可能達到兩層樓高。

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 理事長 柳中明 :「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淹到兩層樓,因為淹到兩層樓,大概這個地區要再恢復,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為了減輕因氣候變遷暴雨成災,學者提出生態工法增加道路排水功能,將道路底部變河川。

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 理事長 柳中明 : 「在我們一般的土壤或者是地殼之上,設一個碎石層,所以我們道路(表面)的水,是進到這個碎石層、在這個碎石層內流動。」

JW生態工法發明人 陳瑞文:「因為台灣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地方,假如我們的道路底下的碎石是鬆的,假如它地震來的時候,它也不容易破壞整個道路。」

運用廢塑料製成的結構性透水鋪面,雨水滲入碎石層後,不但回補地下水,微生物同時活化土壤,回復生態多樣性,專家認為,將這種生態工法鋪面應用在廣場、人行道和停車場,是都市防災的一大創意 。

新唐人亞太電視 郭雲開 張明筑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