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藝術家魏期章 刻畫農村古早記憶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月3日訊】台東縣池上鄉老農民魏期章,從小就愛畫畫,雖然沒有受過正規老師的教學,但憑著小時候的農村記憶,無師自通,拿起筆來就可以畫出栩栩如生的圖像,和創作出古意盎然的藝術品。帶您一塊去欣賞。

    不用打草稿,憑著記憶,農村閒暇時玩樂逗趣的鬥雞,從魏期章的畫筆中雄糾糾的被勾勒出來。不只是動物,過年過節做粄的步驟細節,也一一生動的被描繪出來。

    素人藝術家 魏期章:「米把它舀進去啊!就一直磨一直轉,這汁就流出來米漿啊!就是現在年輕人都沒有看過了,給年輕人認識以前怎樣做粄子,這樣做來。」

    裝置在室外,看起來像茅草蓋的涼亭,也是出自於魏期章的巧手,整整耗費一個多月,才完成。

    素人藝術家 魏期章:「就用鐵皮鉛片把它剪成這樣才塗顏色,才塗上茅草顏色這樣子。」

    解說員 彭衍芳:「透過這樣一個方式,它(涼亭)不但可以保持一個比較長久的時間,它的安全性也比較好。」

    魏期章說自己從小就愛畫畫,但家裡窮,買不起畫紙,隨手拾起樹枝在地上創作自娛,農村生活中的種種,都為他帶來創作靈感。

    素人藝術家 魏期章:「那時候我們耕種,哪裡有時間去學(這是您的生活經驗嗎),對!我就平常這樣看我就記起來。」

    解說員 彭衍芳:「透過他的畫筆,把早期農村的意象都呈現出來,讓很多的老人家來到這個地方,他有很好的回憶,讓小朋友來讓年輕人來到這裡,他可以有一個學習的機會。」

    人生七十才開始,六十多歲的魏期章,希望可以真正為社區藝術出力,下回您來台東,別忘了一起回憶這古早的農村生活。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方雅嫻 台灣台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