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7】三、台灣公民力 促中國民眾勇爭民主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8月24日訊】歡迎回到新聞最聚焦。台灣和中國大陸,雖然僅隔了一個海峽,卻是民主與專制兩種制度的天差地別,一邊是20萬人為了一個士官之死上街要真相,另一邊,卻只能冒著生命危險爭取自由,但即便隔了一個海峽,台灣近年來越來越成熟的公民力量,還是傳到了對岸,讓許多中國人,可以有更多的勇氣追求民主。

「818,拆政府!」

大喊口號,年輕女孩高舉布條,隨意戴上拆政府帽,一眼望去,幾乎都是年輕臉龐,自製搞怪標語,用隨身電子產品標註行動,不論是818拆政府,或是803送別洪仲丘現場,不同時間,不同議題,卻相同聚集在凱道,以社運揮灑青春。

把照片po上BBS,海外留學生用公民之眼和拆政府標語,紐約街頭歡迎馬總統。因為看不慣苗栗縣府趁日夜守候大埔四戶的學生民眾北上抗議,強拆大埔四戶,一個月來,衝撞立法院,凱達格蘭大道上,國民黨中常會外,甚至塗鴉占領內政部,「拆政府」學生如影隨形。

導演 柯一正:「我很佩服這些學生,因為,他們是一個,社會最後良知,所有人撤守了,他們還是在那邊堅持,我覺得這個是對的,因為你求知識,你去受教育,一個為了生活,一個為了社會。」

初生之犢不畏虎,街頭公民初體驗,再也不只是鍵盤關心,穿上白衣,年輕族群把憤怒化為行動,20萬人上街聲討,洪仲丘枉死真相,為台灣公民運動開拓新的可能。

公民1985行動聯盟:「但是我們都希望,台灣成為我們的理想夢土,不是嗎?我們就是一群公民,我們不是專職的社運份子,我們要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人叫做社運份子,唯一有區別的,只有關心社會與不關心社會的人兩種。」

關心大埔四戶,想著洪仲丘之死,挺身捍衛台灣民主自由,即便受傷的不是他們,他們一樣為了台灣,為了心中的公理正義,站出來。20來歲的年輕面孔,是近年 來台灣社會運動的主力,他們在台灣解嚴前後出生,習慣自由民主生活方式,在土地、環境、勞工、人權、媒體生態上,追求台灣轉型正義。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潘光哲:「當一個政治腐敗的時代,當一個文明受到衝擊的時代,學生他們會本著自己的良心,願意扮演社會的最後一個良心的角色。」

中國民運人士王丹,投書媒體說,這種意識的形成,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基礎之一。他還說,台灣的白衣行動,給大陸上了一堂很好的公民教育課。這一點大陸的年輕人嘴上不說,但是心裡會受到震撼。

前北大教授 袁紅冰:「台灣真是要珍惜自己自由民主的這種生活方式。(台灣)抗拒不公權力行使的人們,還可以得到媒體的支持,媒體的關注,可以得到學生的支持。在中國呢,就連這樣一點,得到支持的自由的可能性都沒有。」

台灣公民運動,如火如荼熱映中,海峽的彼端,卻因報導白衫軍,中國《博客天下》網路版悄悄下架,反倒是白衫軍主題曲,「你敢有聽到咱的歌」,不脛而走,傳遍互聯網,洪仲丘,也高居微博熱門關建字。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胡元輝 :「無論是台灣或香港的新公民運動,一旦能夠在現在可以說中共高度控制下的政治體系當中,開出一條網路的破洞,不但是勾起了中國大陸民眾對於民主的一個渴望,更重要的,它是會開啟網路運作的時代效應,我想這個事情在未來會越來越清楚。」

台灣公民意識奮起,中國網友留言感慨,「香港有,台灣有,為什麼中國就不可以有?!」「20萬人為了一個人,這在內地你敢想麼。」「感動落淚!對不起,我沒有一個小島公民的勇氣。我選擇當一個奴隸。那邊還算悲慘世界的話,有的地方真的就是地獄十八層了」。

廣州網民劉先生:「長期這種幾十年教育統治和氛圍下,一個是維護的,一個是害怕的,不清楚對於這種體制的邪惡,還有說,自己做為一種公民權益的認識。」

同城圈子運動推廣者 李一平 :「民主憲政的公民社會楷模在這個地方,中國大陸的人,改變現狀的意願也就更強烈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大陸網民當中,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

響亮標語,把國家還給人民,20萬白衣人集結成的十字勳章,台灣公民力輻射出正面能量,不只大陸網民欣羨,陸生來台搞學運走街頭,也是另類兩岸交流,台灣解嚴後年輕一輩,挺身守護台灣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讓太平洋的風,柔軟吹進中國人心中。

文字撰稿:張芝瑄

後製剪輯:陳輝模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