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4】四、李安氣虛論 從電影格局反思台灣困局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1月30日訊】今年金馬五十評審團主席,由好萊塢大導演李安回台坐鎮,將最佳影片頒給新加坡小品電影,展現台灣多元包容力,但面對台灣電影環境,李安獎後吐真言,指出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了點,人才優秀,但思想怠惰。這一番話,直接點出台灣困局,李安用闖蕩國際影壇20年的高度,看見小小台灣的競爭力,是自由多元的環境,卻也看見了政治、媒體的亂,以及文化、教育的積習,給台灣未來埋下隱憂,李安的話,值得台灣深思。

第50屆金馬頒獎人 侯孝賢:「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得獎的是,爸媽不在家」

金馬50頒獎典禮,由好萊塢大導演,李安擔任評審團主席,最大獎最佳劇情片,首度頒給了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展現了金馬獎開闊的格局,大膽鼓勵華人新導演。

第50屆金馬最佳劇情片 陳哲藝:「李安導演,然後謝謝評委們,我覺得你讓華人世界,看到了新加坡電影,然後你掀開了新加坡電影新的一頁。」

台灣作品未能拿下最佳電影,李安導演接受媒體訪問時,感慨的說,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了點。

這席話,引起廣泛討論,李安導演之後出席在高雄中山大學的座談,詩人余光中,開頭就請教李安這個問題。

台灣導演 李安:「我講的格局是一種體質,結構、劇情的推衍、角色的層次、對白的濃度、關係的經營、主題的發揮,就是感覺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力量很難凝聚,其實就是一些基本功。」

1500萬小成本的電影,講述一個菲傭與小男孩的故事,在地題材,卻能傳遞出跨國域的感動,簡單的故事,撐出了李安所講的「格局」。

李安導演:「他的片子比我們的格局更小,可是你看那個片子,絕對不會覺得他小格局,他的格局,是非常內在的格局,是非常健壯。」

電影反映社會文化,足夠的人文素養,才足以刻劃一部深刻感動人的電影。而超越表象的格局,似乎,已經在台灣電影中,逐漸退位。

台灣導演 李安:「台灣創作最自由,教育最自然的一個地方,我們人才很優秀,可是我們思想好像比較怠惰一點,不曉得是教育還是文化的習慣,還是政治方面的,簡化的過程裡面,讓我們年輕一輩有這種積習。」

思想怠惰,習慣簡化看問題,李安從教育、文化以及政治的面向,直指核心,穿透電影結構,看見台灣年輕一輩思想貧乏的共通現象。

導演李安:「我們這個推衍的能力,我感覺好像是最弱的一環。他的力量累積不起來,這是他格局小的地方,還有氣虛,包括說,對白不太有營養,這跟我們的文 化…我拒絕相信現在台灣人,就是說我們的對話,我們的文化素養,是從余老師到我們這一代到你們這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拒絕相信這種事情。」

拒絕相信台灣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李安,做為台灣人,自然語重心長,針貶問題,而李安想要看見的精彩,其實是善良的台灣土地,最能生發的故事。

導演李安:「風氣自由,待人親切,我們作為中國東方社會的傳統,在這邊自然演變,沒有經過很大的扭曲,這些都是我們很可愛的地方,然後我們有一種情懷,真的是非常動人。」

導演李安:「我想就是一種亂中有序的力量吧。我說不上來,台灣是滿可愛的地方,希望這個世界,還有我們自己,能夠保持我們這個樣子。那這種亂中有序,到底是什麼?有時候我覺得有時候太亂了,會有點擔心,尤其在政治上面。」

導演李安:「台灣最好的東西我也說不出來,我只覺得他很親切很合理,很多溫暖,常常表面上看到的都不是這股內在的力量,那我很怕說量變變成質變,有一天,上面的壞東西壓到下面的好東西的時候,連質都改變的時候,我真的是,會欲哭無淚。」

李安的憂心,全寫在臉上,理性與感性交錯的提點,希望能清澈台灣目前的混沌狀況,就像李安導演說的,台灣,別糟蹋了自己動人的情懷。

文字撰稿:張媛婷

攝影後製:胡宗翰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