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籠罩5億人 中共作為令百姓憤怒(上)

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全中國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108個,人們出門紛紛帶口罩。圖為北京南城霧霾。(大紀元資料室)

【新唐人亞太台在線/綜合報導】北京的蔣傲霜告訴媒體,她帶著丈夫和10歲的兒子前往北京西北方三小時之外的崇禮,以便讓他們的肺得以喘息,在那裡已經擠滿了其他逃避陰霾的「難民」。

 

躲避陰霾的「難民」

北京的綠色和平活動人士Lauri Myllyvirta在推特上說,為了保護自己的肺部免受陰霾影響,他避免外出,使用兩台空氣淨化器,還戴上工業級別的防塵口罩。

石家莊市民稱,一出門就被濃烈的煤煙味道嗆著了,不停地咳嗽。室內空氣汙染也非常嚴重。在西安,濃重的陰霾似「紗帳」將城市籠罩,地標性建築大雁塔、古城牆、鐘鼓樓等在陰霾中若隱若現。

自12月16日以來,今年最強的陰霾襲擊大陸一週。18日,陰霾影響面積約142萬平方公里。19日到21日,多地進入本輪陰霾最嚴重時段。華北24個城市20日發布了極端陰霾「紅色警報」。京津冀地區及周邊8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爆表」。其中河北石家莊市PM2.5達到1,015微克/立方米,「爆表」超10小時。

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108個。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東亞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估計,此次陰霾預警範圍共影響4.6億人,其中有2億大陸民眾生活在高出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的空污標準10倍以上的地區。

嚴重的陰霾導致河北、河南等多地的中小學、幼兒園停課,北京周邊1200個工廠暫停或減緩運作,各類交通航班延誤、取消及道路限行、封閉。20日,北京局部地區能見度不足50米,首都機場取消了181架次的航班。

陰霾影響社會生產活動,給民眾出行造成難題,但隨之帶來的心臟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等健康危害是人們更為惶恐不安的問題。

 

用肺做吸塵器

中國網民抱怨:「陰霾籠罩大地,何處可逃?從深圳到長沙,從輕度污染到爆表;再從長沙到西安,又是重度污染;再回北京,更是陰霾深重,彷彿末日來臨。如今行走在濃霧中,嗓子癢癢,開始了著名的北京咳⋯⋯」「為了藍天白雲,用肺做吸塵器。」「真的很嚴重,我正在北京吸毒(陰霾)。」「首毒北京」「真是太恐怖了。」

北京及河北的多家醫院呼吸科、兒科的門診「爆滿」,呼吸道疾病患者急劇增加。河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的醫生透露:此次陰霾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自入冬以來,全院每天的門診量高達5000人,僅呼吸科的門診就占了大多數。

藝術家劉勃麟身穿帶有24部手機的背心,在北京街頭直播陰霾,並稱這是一場災難⋯⋯

 

陰霾之下 京城淪為「癌城」?

近日,網上傳出一則消息:中國50大癌城排行榜出爐,北京、上海、臨沂、西安、天津、太原、保定、濟南、石家莊、廣州排名前十,福州、廈門、昆明等城市緊隨其後,其中以北京、保定為代表的一部分城市環境程度越來越惡化。值得注意的是,此文已在中國網絡被部分刪除。

新華網曾在20156月報導,至2011年,過去30年中國肺癌死亡率上升465%,發病率每年增長26.9%

以上數據來自於「2012肺癌關注月全國行—北京站」活動,該活動由中國醫療手牽手工程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國癌症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聯合主辦。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引述衛生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已經成為中國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2014年度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鄭晉普表示,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68.90/1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27.1%,癌症已連續八年成為北京市首位死因。

鄭晉普介紹,其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是北京市戶籍居民中惡性腫瘤死亡誘因的前三位。

報告顯示,2013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共報告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萬多例,其中男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肺癌發病率居第一位,其次是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居第一位,其次是肺癌、甲狀腺癌。其中肺癌占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的31.5%。

法新社北京電稿曾提到,一名8歲女孩成為華東地區最小的肺癌患者,醫生說污染是她患病的直接原因。報導援引江蘇省腫瘤醫院醫生馮冬傑(音)的話說,由於她長期吸入公路粉塵,才導致癌症的發生。

據美國癌症學會研究,兒童患肺癌的病例非常少見,診斷出肺癌的平均年齡約為70歲。

參考消息報導說,污染致中國肺癌病人猛增,且中國內地肺癌基因檢測治療方面還很落後。

201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大氣污染認定為致癌物,嚴格地講,大氣顆粒物,也就是所謂的PM2.5,是一種確認的人類致癌物。

 

鍾南山:不是聳人聽聞 中國將會肺癌井噴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專家鍾南山直言不諱地表示:「別拿陰霾開玩笑了,它是一級致癌物質。資料顯示:我們一個肺有3億個肺泡,80個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我們嚴重污染的生活環境PM2.5是1155單位,一年堵死3千萬個肺泡!三年堵死三分之一個肺!所以預測幾年後中國將會肺癌井噴,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2016年初,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的一項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成果顯示,全球每年有550萬人因為空氣汙染而罹患各類疾病死亡;中國和印度是因空氣污染而導致非正常死亡的「重災區」。

參與研究的美國學者丹‧格林鮑姆(Dan Greenbaum)說:「如果在北京或德里趕上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微顆粒的含量往往會超過300微克,也就是相對於正常水凖25至35微克的10倍。」

 

北京陰霾含抗生素耐藥性

此外,國際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揭示,陰霾天,北京的空氣或許已經成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的「儲存庫」和傳播途徑。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主任Joakim Larsson表示,次前沒有被意識到,空氣或是抗生素耐藥性傳播的重要途徑, 2015年2月,研究團隊從人類、動物和全世界不同環境收集了864份DNA樣本。其中,他們選取了來自北京的14份空氣樣本。

分析結果表明,相比泥土、水等外部環境要素,北京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藥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種類最多,平均有64.4種。

研究團隊在北京的空氣中發現了針對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s)抗生素的耐藥性基因。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是抗菌活性最強的一類非典型β-內醯胺抗生素,廣泛應用在呼吸系統感染、敗血症等病症上,是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如這類抗生素出現耐藥性,就值得人類高度警惕了。

不過Larsson提醒,現在還不能確定這些基因是否存在於活的細菌中,只有一定數量的活細菌才能導致人感染。

 

政府遮遮掩掩 

陰霾逐年惡化,對於嚴重的空氣環境污染物來源,政府也是遮遮掩掩。

2013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對北京城區細顆粒物總體污染水平及季節變化特徵進行研究。科研人員對2009年至2010年不同季節在北京城區採集的PM2.5樣品進行分析。

研究顯示,北京PM2.5有6個重要來源,分別是土壤塵占15%,燃煤占18%,生物質燃燒占12%、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占4%,工業污染占25%,二次無機氣溶膠占26%。

然而荒唐的是,一些專家和官員把陰霾天氣頻發的原因歸咎於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農民焚燒桔杆、餐館炒菜、街頭燒烤攤會造成空氣污染,但不可能造成空氣能見度降低。減少機動車的行駛數量可以減少污染,但在很多發達國家,如日本等一些城市的機動車數量和密度遠大於或等同於北京,卻沒有時常出現陰霾天氣。

 

不讓「街頭燒烤」?

在西安北郊城市,有飲食店貼出通告,稱為響應政府號召減少大氣污染排放,停止售賣小炒。儘管官方否認,然而人們很快發現,涉事餐館位置鄰近當地一個空氣監測點。也有商家透露「只有賣麵的食店和火鍋店還在營業,其它炒菜店都暫停營業」。

中國人炒菜的飲食習慣至少已歷千年,依舊青山綠水風景秀麗,而今十面「霾」伏、霧鎖神州,卻將責任推到餐館身上,讓炒菜背起了黑鍋,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時事評論員江楓表示,似乎除了欺上瞞下、呼嚨民眾之外,官方對於治霾沒有半點真本事,不是賴供暖設施就是賴汽車尾氣,不是賴天氣就是賴風向,如今又賴上了炒菜,也算是有創意了。

諷刺的是北京在掃除類似「街頭燒烤」以及限制汽車上牌、單雙號限行等等強硬措施後,陰霾天氣並沒有得到改善。與此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卻都有意無意的避談 工業排放、企業污染、建築粉塵和燃油質量低劣的問題。

 

醫院不准透露陰霾危害

在四川成都,當局為掩蓋陰霾問題,打壓民眾要求治理空氣污染的行動,甚至要求醫生不能對呼吸道疾病患者說出其疾病是由陰霾引發的。

據報導,由四川成都網民發起的「一人一圖反霧霾」行動,每人上傳一張戴著口罩、在陰霾中拿著標語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抗議政府治霾不力。但大量照片上傳到網路上不久後即被刪除,有參與活動的攝影師更指被派出所帶走,甚至警告他們這類「照片不能拍,拍了也不能發布」。

另外,有醫生接到醫院高層的通知,稱「病人如果是呼吸道疾病,不准說是霧霾引起的」,強調這是「政治任務」,「全市醫院都是」。

不少網友怒批當局刻意營造「無霾」假象,「掩耳盜鈴不能解決問題吧,你就不能好好的正視這場污染嗎?」

(未完待續)

---新聞轉載自《大紀元全球新聞網》

相關新聞:
體制內治霾為何難成功?中共令百姓憤怒 
中國網民怒:生不能戴口罩.死不能怨霧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