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絲瓜作媒 野放蜜蜂授粉增加結果率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6 月 02 日訊】南投縣魚池鄉頭社地區,特殊的泥炭土孕育出品質好的絲瓜,絲瓜必須靠昆蟲授粉結果,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授粉昆蟲大量銳減,鄉公所只好野放蜜蜂在瓜園裡,增加授粉率。

    金黃色的花朵綻放整個絲瓜園,又到了絲瓜收成的季節。不過授粉的昆蟲卻少之又少,鄉公所及農會只好向蜂農購買蜜蜂,野放在瓜園裡。

    魚池鄉長 陳錦倫:「藉著這個活動,除了能夠增加我們農產品的量之外,也能夠喚起農民對於生態,整個用藥環境的保護。」

    蜂農 巫佳榮:「一個星期至10天,我會進來教導他們怎樣去照顧牠,怎樣去調整牠的蜂巢、蜂片。希望果農噴藥可以一個共識,就是傍晚之後,蜜蜂歸巢之後再下去噴藥,減少蜜蜂的損害。」

    授粉完全的絲瓜,果形勻稱,賣相佳;而授粉不完全的絲瓜,很多長不大就掉果,就算長大也賣不出去。蜜蜂腳上有特殊收集花粉囊,嗅覺敏銳,能迅速偵測植物開花分泌蜜汁時間,是最棒的授粉昆蟲。

    魚池農會理事長 劉啟行:「蜜蜂也是一個天然的指標,我們也希望說教授蜜蜂(果農照顧蜜蜂)這個區塊,能夠讓蜜蜂能更永續在我們這個村子裡面存活著,也能夠讓我們這個地方的農作物生長,未來更完整。」

    魚池鄉頭社村村長 黃順昱:「我們政府單位應該發展一個永續經營的一個策略,發展生態農業,只有生態農業對這塊土地的保護,對這個蜂類的保育,我相信才可以永續發展。」

    野放蜜蜂授粉只是權宜之計,或許減少土地不當開發,重視生態環保,教導農民正確用藥,還給蜜蜂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才是發展生態農業正本清源之道。

    新唐人亞太電視 蕭政忠 林沛芸 台灣南投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