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結構轉型警訊?52家企業市值滑落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8 月 28 日訊】政府力推產業結構轉型,不過,有民間機構調查發現,國內不少企業市值大幅滑落,指標企業包括 宏達電、宏基、聯電等大型企業,衰退為「中型企業」,而華映、茂迪、威盛,則成為末段班的「小型企業」,總計52家企業,面臨衰退困境。

台灣董事學會審視2005年到2016,台灣上市櫃公司市值變化,令人吃驚的是,不少知名指標企業,淪為後段班。董事會調查發現,有8家大型企業,縮水為中型企業,指標廠商,包括宏達電、宏碁,IC設計廠商聯電,面板廠友達,代工廠鴻準,仁寶、TPK(宸鴻),傳產 遠東新,平均市值從期初的109.5美元,大幅下降到27.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8.3%,多半都屬於科技、面板產業,尤其業務多以「代工」為主。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 (2017.7.26) :「這個東西代表的是什麼,這個商業模式的問題,行業轉折的問題,甚至於說是這個競爭力的問題。」

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許士軍 :「如果它是營業額也衰退、市場也萎縮,顧客也減少,那就是危險,如果它因為配合科技進步,全球化的發展,它更靈活,那是它沒有贅肉,所以這個要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十年中,中型企業衰退成小型企業的也多達44家,像是華映、茂迪、威盛、精應等企業,平均市值從期初的10.5億美元,衰退至2.5億美元,案例也突顯,台灣過度仰賴手機製造,尤其靠著蘋果撐場,哪一天,蘋果不再下單,產業鏈可能蒙受巨大損失。

經濟學家 馬凱 (2017.8.23):「蘋果就一家公司,帶著台灣往前走,萬一有什麼變化的話,台灣就不能應付了。所以我覺得今天的任何一個當政者,不論是黨一個政黨,他不能只看今年或者明年,要看台灣未來三十年、五十年之後。」

專家建議,政府加速簽訂雙邊FTA協定,降低租稅障礙,此外為避免業者向海外出走,政府也應建構,基本水、電、土地、環評等友善投資經營環境,好讓企業心無罣礙,向前拼經濟。

新唐人亞太電視 盧天常 沈唯同 台灣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