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歸處」李嘉誠六年售中港近兆資產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1 月 07 日訊】繼續再來看到,香港首富李嘉誠,六年來,至少已經從中國及香港撤資近1兆新台幣資產,轉投歐洲等地。面對外界批評李嘉誠撤資不愛國,李嘉誠只簡單的說了五個字:「心安 是歸處」。

    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 (2014):「到今天為止,我也再三說,不會遷冊。」

    李嘉誠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大舉投資中國,與中共高層關係良好。雖然2014年再三表示不會撤出,但旗下產業在2015年仍大舉撤離中國,公司註冊地也移到海外。

    據陸媒11月2日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誠從2010年後大規模出售香港和中國的資產,包括商業地產、住宅、信託及基金權益等。六年間不完全統計,至少出售2500億港元資產,合約9670億新台幣。

    中國經濟學家夏業良(2017.7):「就是資本外逃非常嚴重,很多大商人都想把在國內的資產套現,然後向海外轉移,那麼過去李嘉誠走的時候,當時就對國內震動很大,因為大家都不看好國內,因為中國沒有在搞市場經濟,沒有搞市場化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在倒退,所以呢,目前的經濟狀況,很不利於投資和經濟長遠的發展。」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李嘉誠總投資版圖約1萬7千6百億港元,大約一半投向歐洲。

    外媒BBC:「他的名字叫做李嘉誠,他已經投資了半個英國,這些只是他投資的一部份公司項目。」

    僅英國就超過3900億港元,尤其是能源、水電公用事業。而在英國要脫歐後,他又大手筆投資澳洲、德國等地。業界認為,這是李嘉誠不看好中國及香港的投資環境及回報率。

    長江實業集團主席 李嘉誠(2015.2.26) :「我三十年前就在外國投資,所以外國我們一直在發展。」

    今年4月媒體報導,因應國際政治變局和朝鮮局勢,李嘉誠第一次尋求黃金等貴金屬投資。

    中國旅美學者吳祚來(2017.7):「以前的權貴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撕裂,中國的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政治改換了,經濟就得改變,就得改換門庭。」

    過去,中共黨官媒曾批評李嘉誠不愛國,而李嘉誠也在2015年回應「心安是歸處」,哪裡才讓這位香港首富心安?也許,已經很清楚了。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東旭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