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手美國抗中 台釐清鋼鋁含中成分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3 月 29 日訊】新聞首先來看到,美中貿易戰,隨著中共談判妥協,情勢出現轉緩,今天美國貿易官員也釋放新消息,表示美方對中國進口商品的課稅,最快要在6月才會實施。不過,加拿大倒是跟著美國的腳步,祭出新措施,要一同對抗中國鋼鋁的低價傾銷。
美國貿易代表 萊特希澤:「關稅清單中,有大量是高科技產品。我們將在不久後宣布,然後我們將有60天期限,這段時間公眾可以對關稅方案提出評議。」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很快將會發布,商品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其中多數是高科技產品。他還透露,啟動關稅前,會給中共60天期限。在第一個30天內,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接受書面評議。在接下來的30天裡,將舉行公共聽證會。
身為美國第一大鋼鋁供應國,加拿大在獲得關稅豁免後,也聯手美國一起對抗中國的低價傾銷。
加拿大總理辦公室27日發布聲明,已經擬定新法規,以打擊廉價鋼鐵和鋁傾銷加拿大和北美市場,包括加大對加拿大邊境管理局的授權,以識別和打擊試圖逃避進口關稅的公司。
而為了因應美中貿易戰開打可能對台灣的衝擊,行政院提出4對策,要求經濟部協助業者,並持續和美國進行協商與溝通。院長賴清德也特別請經濟部協助業者釐清臺灣鋼鋁的「含中成分」。
行政院發言人 徐國勇:「請經濟部協助業者來釐清,台灣鋼鋁的含中成分,並請鄧政務委員振中,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以及經濟部等等,持續和美國進行協商和溝通。也應該再前往美國,力爭豁免關稅加重,來確保我國經貿的利益。」
鋼鐵公會理事長 林弘男:「當然第一個,我們所要求的,是希望能夠得到國家豁免。國家豁免,那大家都維持原來的狀況,如果這個部分達不到的話,我們就協助業者,各別產品的豁免來申請。就是每一家都可以各別,他自己去申請。」
鋼鐵工會表示,雖然無法掌握各別業者的產品,是否有含中成分,但會全力協助業者,在美國申請產品別豁免,也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消息:萊特海澤準備對中新關稅計劃 最低徵60%
2024-11-14 13:17:39川普當選後,全球關注關稅議題的走向。有媒體報導,將再次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萊特海澤,正向國會議員發放文件,讓他們了解新的關稅計劃。
-
白宮交接開始!川普預告對中國加徵10%關稅
2024-11-27 07:53:44再來看到,美國當選總統川普週二與總統拜登的白宮達成一項《諒解備忘錄》,意味著白宮交接開始,川普昨天則是先宣布,上任後,將對中國加徵額外10%的關稅。昨天,中國滬深兩市三大指數集體開低,人民幣跌到四個月低點。
-
美中貿易戰開打!川普警告加碼 淡定回應中共報復
2025-02-05 07:55:07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對中國10%的關稅,準時在美國時間4號生效。而中共隨後也宣布報復措施,對約 80 種美國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並將在2 月10 日生效,對此,美國總統川普週二表示,他並不急於與中共黨魁對話。當被問及中共報復性關稅時,川普的回應是:That's fine,「沒有關係。」
-
美中關稅戰煙硝味!川普預告對中加徵10%關稅
2024-11-26 13:06:42歡迎回來,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在明年1月20號上任。今天他正式宣布,上任後,將對中國加徵額外10%的關稅。
-
川普關稅引中共跳腳 加拿大、墨西哥積極回應
2024-11-27 13:13:36美國當選總統川普預告,將對來自中國、墨西哥,以及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相較於中共外交部的跳腳反應,加拿大與墨西哥回應積極,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省長還說,要讓川普知道,我們是最親密的盟友。
-
賴政府上任 專家盼半導體供應鏈連結民主盟友
2024-05-21 19:24:46賴清德政府上任第二天,國策院舉辦座談會,探討新政府的願景與挑戰,經濟學家期許,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將半導體、AI「做好做強」。
-
賴政府擘劃產業未來 專家盼半導體、AI做好做強
2024-05-21 17:35:47賴清德政府上任第二天,國策院舉辦座談會,探討新政府的願景與挑戰,經濟學家期許,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將半導體、AI「做好做強」。
-
川普:若當選 將對中國商品課徵6成關稅
2024-02-05 17:20:55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登場,美中貿易走向如何?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美國前總統川普表示,如果當選,將考慮對中國製商品,課徵60%或更高的關稅。回顧過去,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對中國徵收25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8兆元;拜登上任後,以國家安全為由,保留了川普實施的關稅,並增加新限制,禁止企業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與製造設備。在美中科技戰、全球供應鏈重組下,中國半導體產業陷入萎靡慘況。
-
川普準貿易代表談關稅 挺重審對中最惠國待遇
2025-02-07 13:19:26川普提名的新任貿易代表葛里爾,週四(6日)出席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葛里爾除了是著名的貿易律師,也曾擔任前貿易代表萊特海澤的幕僚,他在聽證會上提到,要進一步研究對各國的普遍關稅,並重新審視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
對中關稅今生效!川普警告加碼 回顧第一任期交鋒
2025-02-04 20:25:57新聞開始,先來關心,全球緊盯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戰動態,目前,川普已經暫緩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稅,但對中國10%的關稅,準時在美國時間4號生效。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預計未來24小時將與中方對話,並表示,如果中方不達成協議,關稅還會更高。
-
川普鋼鋁關稅棒打加墨?真正目標或堵中國漏洞
2025-02-11 20:38:44川普對所有國家的鋼鋁產品祭出關稅,身為主要進口來源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恐怕將面臨衝擊。不過中國的鋼鋁近年來大量傾銷國外洗產地,藉此避開美國的高關稅,川普關稅背後真正的目標,或許是劍指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
中資飯店看不到富士山 竟入侵日本別墅直接砍樹|寰宇掃描
2024-02-29 20:15:20日本山梨縣的河口湖一帶因為可見高大壯美的富士山,受到許多旅客喜愛。不過,當地一間中資飯店為了讓旅客可以看到完整的富士山景觀,業主竟擅自闖到附近一處別墅內,並將多達23棵的日本扁柏砍倒,甚至在30棵扁柏的底部注射除草劑,被抓到後竟還囂張回嗆,離譜行徑引發關注。
-
拜登:對抗中共作弊經濟 同時捍台海和平
2024-05-15 07:52:58美國總統拜登公布,將把中國電動車稅率增至100%。電動車鋰電池的關稅提高到25%等等;在白宮簽署儀式上,他將中共形容是作弊的經濟行為,他還提到了台海和平,強調美國的技術不能被中共拿來威脅國安。
-
180億美元關稅開罰!拜登:對抗中共作弊經濟
2024-05-15 07:51:2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總統拜登公布計畫,將對從中國進口、價值180億美元的一系列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晶片、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鋼鋁等領域。
-
貿易戰再起!美對價值180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
2024-05-14 19:48:13再來看到,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公布計畫,將對從中國進口、價值180億美元的一系列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像是電動車的關稅稅率,就從25%,調高到100%。電動車鋰電池和其他電池的關稅稅率,從7.5%提高25%。太陽能電池的稅率,從25%提高到50%。某些關鍵礦產的關稅稅率,也從0提高到25%。還有其他中國進口產品被加徵關稅,像是半導體、醫療用品、鋼鐵、鋁以及起重機。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將維持前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同時加大力度,對更多商品加徵關稅。聲明指出,中共的不公平措施,對美國的「經濟安全」構成「無法接受
-
對中國和加墨加徵關稅!川普:痛苦 但值得
2025-02-03 07:49:25焦點話題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徵收關稅的命令,將在美東2月4日週二生效。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但石油等能源産品除外。川普在2月2日表示,徵收關稅的舉措,可能讓美國人感受到經濟上的「痛苦」,但他認為,為了確保美國的利益,這樣做是「值得的」。
-
台積電穩坐龍頭!連2季營收超車三星|川普課徵對等關稅前夕 台積董事會12日首度在美召開|馬斯克首表態 無意收購TikTok|中共對美報復性關稅生效 川普將重拳反制?
2025-02-10 18:45:32台積電近年成為亞洲矚目半導體集團,根據韓媒報導,台積電已連續兩季,擴大對三星電子的銷售差距,就在美國川普表示,本週可能宣布對等關稅措施之際,台積電董事會將在台灣時間12日,首度在美國召開,傳出是為讓董事會成員,更深入了解公司在美的營運情況,市場也格外關注,台積電會後公布的最新決議,包括在美投資新計畫等。
-
美對中科技制裁有漏?中共拚成熟製程自給率
2025-01-03 21:27:38川普在擔任美國總統第一個任期,掀起美中貿易戰反擊中共,拜登政府延續並擴大在科技戰制裁力度,在卸任前不到一個月,宣布對中共啟動301調查。美國從「不賣」設備給中國,到現在「不買」中國產品,全力圍剿中共在半導體成熟製程發展。美國一道又一道的禁令防線,能否囚禁中共瘋狂的野心?接下來專題,帶您了解。
-
川普受訪大談川普經濟學 對中加稅60%到100%
2024-07-17 12:53:1016號,美國媒體刊登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也就是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專訪,涵蓋台灣、中國、新任財長人選以及川普經濟學等眾多議題。川普表示,如果他當選,將對中國徵收60%到100%的新關稅。
-
不只加稅!墨西哥製比亞迪將成美國制裁目標?
2024-05-15 19:27:03再來看到,美國總統拜登公布計畫,將對從中國進口、價值180億美元的一系列產品,大幅提高關稅。此外,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在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中國電動車,蒐集各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