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難相處?專家建議先搞懂孩子大腦
文:易禹昕(健康傳媒)
現代社會中,與青春期的子女相處溝通,一直是許多父母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和青少年對話時,常常得不到答案與回應,或是青少年在家中,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不愛和家人相處,家庭聚會中也看到青少年不斷地滑手機,不愛交流說話,父母即使是想要主動表示關心也不得其門而入。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表示,相較於兒童期,青少年這個階段正在建立自我認同、自我價值,開始思考自己跟這個世界是什麽樣的關係,自己是什麽樣的一個人的階段,逐漸走向獨立,找到自己的價值。
賴柔吟認為,相處上如果孩子願意多說,就多聽、多了解,不要一開口就指責「你怎麽每天都待在房間裡面啊」、或是「你怎麽都不跟我們講生活上的事情」,這樣青少年的防備心就會更強,反而適得其反容易引起對抗。如果換個方式,用一些比較開放式的問句,像是「你最近過得好嗎?」、「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最近有沒有想跟家人分享的事情?」讓青少年有一些分享的空間,對親子關係會有幫助。
人類的大腦主要分成3個層面:最內層是爬蟲腦(原始腦),主管「戰鬥或逃」的本能,以及各種維生的生理機能。中間一層是哺乳腦(情緒腦),對應的解剖構造為邊緣系統,如杏仁核、海馬迴等,主管情緒相關記憶。最外層是靈長腦(理性腦),主管判斷、計畫、衝動控制,是演化到靈長類才有的腦區。理性腦屬「煞車」,女性大概20歲左右,男性25歲才會成熟;情緒腦則是「油門」,在青春期已經發展成熟,因此很容易在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去做了一些事情尋求新鮮感,也會有很多離經叛道跟不可一世的表現。
賴柔吟指出,親職教養需要從兒童早期開始,需要平衡無條件接納支持及管教設限規範這兩個重要原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本能地會想要拉出跟父母的距離,想要有自己的空間,與孩童時期完全依賴父母生活、很緊密的關係不同。
青春期的階段應給孩子有一些冒險、嘗試的空間,這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需要有一些討論,哪些部分是父母可以接受的,哪些部分是父母的底限,比如說刺青是不是家裡的底限?如果父母覺得這件事情無法接受的話,有沒有可能的替代方式?該如何跟孩子做討論?目的是要讓孩子清楚明白相關的風險,而不是直接責罵或反對,進而引發更大的衝突、更多的對立違抗,導致青少年被情緒腦綁架而做出衝動的決定。
賴柔吟也提醒,父母與青少年相處時應該要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並放手讓青少年有更多探索的空間、自我調整和自我觀察的部分。如此,既能訓練青少年的獨立性,也能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