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身分證爆疑慮 民團籲:勿草率通過預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1 月 15 日訊】行政院預計在今年10月開始,逐步將紙本身分證,全面換發為晶片身分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要注重人民的個資安全,不要草率通過具有爭議性與高風險的政策預算,辜負人民的基本權利。

    民間團體:「eID預算不能放。」

    手拿標語,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該暫緩換發數位身分證,他們質疑,這在個資保護與資安上都有一定風險。

    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李柏鋒:「我們的護照其實就是晶片卡,可是我們護照在出關的時候你必須要先掃描,先掃描後你才能第二段的晶片遠端讀。這些細部的規格都沒有討論出來,我們就要直接推,像悠遊卡一樣的直接嗶這樣子。」

    行政院預計在今年10月開始,逐步將紙本身分證全面換發為晶片身分證,立法院朝野黨團也將在16號協商本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就包含了換發晶片身分證的4億2千萬元預算。民團指出,許多在野黨與部分民進黨委員,都提出質疑,認為必須透過修法,才能降低全面換發的風險。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副會長 涂予尹:「到底這個eID可能會跟目前哪一些既有的應用服務相結合,其實政府一直說的不是非常的清楚,包括說是不是會跟健保卡結合?是不是會跟駕照結合?」

    民團呼籲在野黨應該堅守已經提出的刪除預算案,台灣永社秘書彭至誠則擔憂,中央印製廠如果再委託他人印製晶片身分證,可能會衍生金鑰被重製而流出的風險,這不只會損害人民的隱私權,更是台灣應對中共資訊戰必須思考的風險。

    新唐人亞太電視 趙庭譽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