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女嬰心肺停才確診 醫生:心肺後備能量有限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4 月 02 日訊】帶您來看到,日本在周二,有一名女嬰因為心肺停止送醫,醫生診治後發現女嬰有肺炎,採檢後確診感染中共病毒。這個案力受到外界關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就表示,嬰兒心肺功能本來就比較不好,後備能量有限,一旦超過負荷很快就衰竭。
日本女主播(2020.04.01):「昨天,一名0歲女嬰因心肺停止被送往醫院,她被檢查出有肺炎的跡象,並被發現感染了中共病毒,這名女嬰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日本山梨縣一名女嬰,因為心肺停止送醫,被驗出感染中共肺炎,引起關注,嬰兒與孩童感染後,成為急重症的可能性為何。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這麼說。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黃立民:「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在一歲以下的兒童,是可以進行的非常快的。因為他的心臟肺部,跟肺臟其實可能後備能量有限,一旦超過他能夠負荷,他立刻就衰竭了。」
針對女嬰病程快,黃立民說,只要臨床上覺得病程很奇怪,就要懷疑是中共肺炎。對於兒童染疫發生急重症,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 張上淳表示,台灣最小個案是四五歲,我們自己沒什麼經驗,目前沒看到這方面的資料。另外有媒體關注,中共病毒是否可能侵襲腦部,引起腦膜炎,以及損害聽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 張上淳:「聽力的神經細胞,是在我們耳朵,那這地方倒是不容易接觸到病毒的狀況,所以目前我們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報導說有聽力受損的一些狀況,那至於會不會有腦膜炎、腦炎等等的這些,只能說學理上是有機會,那可是在我們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一個個案。」
黃立民也表示,理論上病毒是有可能侵襲大腦。而對於台灣社區中,藏有零星的不明感染源,到底境外移入這波防疫是否有守住,黃立民說,台灣靠的不是守住境外移入,而是社區防疫。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黃立民:「目前看起來,台灣的社區防疫能力是很強的,主要是大家都把口罩戴起來、把手洗得非常乾淨。所以呢,整個環境的汙染的病毒量應該是不高,這樣使得大家都處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環境。」
黃立民指出,有人從境外帶病毒進來,可能在第一關被漏掉進入了社區,但目前社區防護網是夠的,社區感染的關鍵,是台灣人什麼時候開始鬆懈。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黃彥菱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國疫情嚴峻 多地猝死暴增
2024-04-06 19:38:56中國大陸的疫情從未消失。日前,多地民眾反映,從去年底至今,身邊許多人出現染疫重症,猝死率暴增。由於太多人死,大家都不願意去殯儀館,也不開追悼會了。
-
中國多地患者暴增 兒童白肺引發質疑
2023-03-14 17:35:31近期,中國多地發熱患者暴增,還有兒童出現了「白肺」現象,雖然官方宣稱是爆發了「甲型流感」,但仍有民眾質疑,當局是在掩蓋疫情。
-
單週疫情創10年新高 6歲下孩童慎防腸病毒重症
2024-05-02 08:02:13健康資訊帶您關注,今年腸病毒疫情提前大流行,上週,全台就診人次將近有1萬4千,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紀錄。兒科醫師發現,有3到5成發燒就醫的孩童,都是感染腸病毒,提醒家長,6歲以下兒童是重症高風險群,如果發現孩子有嗜睡、嘔吐、肌抽躍等重症前兆,要盡速帶孩子就醫。
-
台灣農業部證實 中國非洲豬瘟病毒已變種
2023-12-19 07:02:50早安新唐人先來看到,台灣幾年來成功防堵中國非洲豬瘟病毒,豬肉可以外銷。不過,台灣農業部證實,中國非洲豬瘟病毒已經出現變種,可能擴散鄰國掀起又一波疫情。台灣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在中國旅客非法攜入的中國脆腸產品,驗出兩種不同的非洲豬瘟病毒,一種是2018年在中國流行的傳統第2基因型病毒珠,另一種是當前肆虐中國的新型變種病毒。獸醫研究所表示,目前中國使用去除毒力基因的疫苗,已經無法防範新型病毒,並警告,當前中國新一波疫情如果擴散到亞洲周邊國家,恐將掀起另一波非洲豬瘟疫情。
-
五月有望疫情降級 王必勝:接下來三階段解封
2023-03-03 11:26:19接著來看到,近期各國紛紛將COVID-19疫情降級,解除相關防疫禁令。台灣也逐漸跟上開放腳步,防疫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接下來將分成三個階段實施開放,並且有望在五月調降疫情等級,到時候,指揮中心也會隨之降級開設或解散。
-
台農業部證實 中國非洲豬瘟病毒已變種
2023-12-18 20:17:38台灣幾年來成功防堵中國非洲豬瘟病毒,豬肉可以外銷。不過,台灣農業部證實,中國非洲豬瘟病毒已經出現變種,可能擴散鄰國掀起又一波疫情。變種原因可能是,中共在非洲豬瘟疫情肆虐後,從葡萄牙引入低毒性的第1型基因病毒,用以製作疫苗,卻和原本的病毒株發生基因重組,產生了全新的病毒。台灣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在中國旅客非法攜入的中國脆腸產品,驗出兩種不同的非洲豬瘟病毒,一種是2018年在中國流行的傳統第2基因型病毒珠,另一種是當前肆虐中國的新型變種病毒。獸醫研究所表示,目前中國使用去除毒力基因的疫苗,已經無法防範新型病毒,
-
1197天防疫工作告段落 指揮中心將退場
2023-04-25 20:18:2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定在5月1日正式解編,形同走入歷史。從2020年1月成立以來,指揮中心帶領台灣走過三年多的防疫考驗,後續將由衛福部主政繼續整備應變工作。接下來的新聞,帶您回顧台灣抗疫的一千多個日子。
-
上海專家認中國疫情上升 世衛警告或現更毒病株
2024-08-13 19:40:17近期,中國疫情再起,成為焦點話題,上海感染科專家張文宏承認,疫情處於上升階段。與此同時,世衛組織警告,更嚴重的變種病毒,可能很快出現。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英男用13年時間 將後院建成精緻日式花園
2023-02-25 15:18:55英國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花費了13年時間,將自家多年閒置荒廢的後院改造成一座優雅精緻的日式花園。
-
中國大陸疫情再起 多地現「二陽」潮
2023-04-24 21:40:24近日,中國有大批網友透露,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稱自己和家人「二陽」了,有的醫院又開始人滿為患。官方再度要求民眾接種疫苗,引發民間批評。
-
大熊貓被扎堆送回國 真正元凶是中共
2023-03-04 20:27:38目前包括美國在內,已經有4個國家相繼宣布,要退還租賃的大熊貓,中共獨有的「熊貓外交」不斷受挫,到底怎麼回事呢?帶您了解。
-
入殮師爆驚人數字 中國疫情三年至少死3億
2023-09-26 13:02:58進入秋季,中國疫情再度升溫,多地醫院爆滿,外界擔憂疫情會再次大爆發。另外,過去三年,中共當局持續掩蓋疫情真相,有入殮師披露,死亡人數至少三億人。
-
中國肺炎疫情擴大奪命!世衛向中共要說法
2023-11-24 07:21:30關注中國疫情,由於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各地的兒童醫院,人滿為患,死亡病例開始攀升。週三,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中共提供更多細節。
-
中國三年疫情死了多少人?入殮師揭驚人數字|中國一分鐘
2023-09-25 19:37:10 -
中國疫情再起?多地支原體肺炎爆發 緊急停課
2023-10-23 21:34:02最近,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蘇州、東北的瀋陽等地,都爆發所謂的「支原體」肺炎,人傳人,傳染性很強,浙江省、江蘇省、陝西省等地,有多所學校的班級發布通知,緊急停課。
-
今起搭大眾運輸免戴口罩 剩八場合要戴
2023-04-17 07:42:23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台灣口罩令再度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從今天開始,搭乘包含公車、捷運、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從強制戴口罩,改為建議配戴口罩,至於醫療照護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以及救護車等八場合,仍須按規定強制全程戴口罩。如果惡意違反規定,將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長照機構訪客如果沒有接種疫苗,今天開始,免快篩也可探視。指揮中心預計本週四宣布COVID-19從法定傳染病第五類改成第四類,至於指揮中心降級或解編等待行政院決定。
-
中國大陸疫情急劇升溫 北京有醫院啟用方艙
2023-11-27 19:45:23近來,中國疫情再次大爆發,多種病毒混在一起迅速傳播。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多地醫院爆滿,重症激增。有醫院為減緩壓力,甚至啟用方艙作為臨時輸液室。外界擔憂,中共又在掩蓋疫情真相。也有消息人士透露,這波疫情,因為趕上白紙運動一周年,也讓當局特別緊張。近期京滬醫院或街頭警力增加,政局暗流湧動。
-
日晶片禁令出台 陸業界憂殺傷力更甚美國
2023-05-23 19:59:22日本經濟產業省週二(23日)正式公布,將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等23個品類,列入出口管理限制,除了友好國等42個國家和地區豁免外,其他都需要單獨得到批准,這也代表將禁止出口到中國。清單中,包括極紫外光相關產品的製造設備,以及光刻設備等,多數用於製造10到14奈米以下的尖端製程產品設備。對此,中共商務部回應「堅決反對」。而中國業內人事擔憂,日本禁令涵蓋範圍相當廣,可能擴及低階晶片生產,估計帶來的衝擊將遠比美國禁令還要嚴重。
-
打高端也輕鬆入境 日本宣布5月8日降級.放寬邊境
2023-04-03 20:40:07再來看到,台灣人遊玩首選國家之一日本,宣布從5月8號起,調降COVID-19疫情等級,入境日本條件再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