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養攻略由內而外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使用肥皂塗抹清潔沖水,將皮膚表面髒汙清除後再上藥,才能讓藥效發揮最大作用。(Image by AdoreBeautyNZ from Pixabay)

文:楊芷晴(NOW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多數因為遺傳過敏性體質引起,後天的飲食、環境、壓力、熬夜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病情。1名年約25歲的男性,自幼時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斷斷續續吃藥、擦藥,並未完全根治,後來身體、背上的患部變得苔癬化,幾乎無法排汗,直到尋求中醫耐心治療多年,如今皮膚已恢復正常、觸感不再粗硬,終於擺脫異位性皮膚炎長久以來的困擾。


異位性皮膚炎 常因遺傳導致


收治這名男性病患的中醫師鄭愛蓮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和溼疹病症相似,初期會出現丘疹,發癢、紅腫且表面潮溼,但水泡症狀較不明顯,發作的部位常見於四肢手肘、膝窩和頸部等,長期下來皮膚會摸起來粗粗硬硬,毛細孔閉鎖、也不易排汗。急性發作期時可透過類固醇藥物讓紅腫消退較快,但並非長久之計,若合併中醫治療,病情可以獲得很快穩定,藉由慢慢調理身體就能收效。


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要越早治療越好,通常是因為遺傳因素導致,除合併鼻子過敏、流鼻水等病症,還會反應脾胃問題。脾胃屬於五行中的土,在身體裡具有循環升降作用,若出生後脾土較弱,便表示代謝能力不好,其他五臟六腑的功能也會受影響,包括肝主血、疏泄,與排毒、壓力及情緒相關,因此出生後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必須耗費較長的時間修復、調理,讓皮膚狀況慢慢轉好。


中醫調理由內而外補養體質 降低復發


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中醫療程兼顧內服外用雙管齊下,內服五苓散、或是麻杏薏甘湯、防風通聖散等,鄭愛蓮指出,用藥皆需視個人體質病情而定,會適時添加止癢、祛風的藥方,當皮膚治療漸入佳境,就開始著重調養身體,由內而外補養體質,降低皮膚疾病的復發。或許有人會擔心長期服用中藥恐傷腎,但現今科學中藥皆有經過政府抽檢,其實不須擔心重金屬與農藥殘留問題。


皮膚表面髒汙清除後再上藥 才能發揮藥效


臨床上常遇到病患回診時,抱怨為何皮膚紅腫程度仍未消退,好得很慢?結果發現多數是因為皮膚清潔工作未落實所致。有位10歲小病患,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時紅腫、出水,因為怕痛、媽媽也捨不得,清洗時只簡單用清水沖而已,然而應該使用肥皂塗抹清潔並沖水,將皮膚表面髒汙清除後再上藥,才能讓藥效發揮最大作用,必要時可擦綿羊霜或凡士林有助滋潤,加快傷口結痂乾燥,降低不慎感染成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


調整生活作息 飲食切忌躁進貪嘴


現代人生活作息型態改變,常有熬夜的習慣。鄭愛蓮提醒,夜晚11點起是肝膽經解毒運行期,10點前若無法上床,最遲應在凌晨12點就寢,才能有助於皮膚疾病的修復力。此外,急性發作期絕對不能碰海鮮類,可以吃豬雞肉、青菜,但辣椒和酒類及冰冷飲皆禁食,水果及生菜沙拉屬生冷類少碰,如西瓜、芒果不能吃,奇異果、鳳梨和草莓也容易成為過敏原,也應避免食用。當皮膚狀況逐漸穩定後,建議先從魚類、牛肉等開始食用,每次少量嘗試1樣食物,觀察3天後身體若能正常代謝,便可慢慢恢復飲食,不應躁進貪嘴,以免症狀反彈。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