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每年6千例動脈阻塞截肢 久坐小腿發冷痠麻快就醫
文:陳敬哲(NOW健康)
年近60的陳先生最近這一兩年來,總覺腳底小腿發冷、痠麻,奇怪的是,腳毛還會脫落,年輕時小腿毛濃的嚇人,現在卻是光禿一片,日前因為走路疼痛、下肢無力,至復健科就醫,但病情不見好轉,被轉介至心臟科,檢查確診為下肢動脈栓塞。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是指斑塊或血栓堵住動脈血管,影響血液的流通,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血管阻塞等急重症,但也可能出現在肢體周邊血管,且因症狀較輕微,容易被忽略。
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下肢動脈,下肢深層靜脈阻塞症狀為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等現象。下肢動脈阻塞輕者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將導致肢體有傷口、壞疽,甚至必須截肢。
資料統計,台灣1年約有8,000例截肢手術,其中6,000例為動脈阻塞而截肢,術後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達18%,即使順利出院,1年內死亡率高達34%。
「久坐久站族應注意靜脈血栓栓塞」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為血流較動脈慢,如為淺層靜脈性栓塞,就是常見的靜脈曲張,至於深層靜血栓,相對恐怖,治療棘手。
當靜脈的血流緩滯或被血栓阻塞時,深層靜脈血液積在下肢血管,此時,腳部細胞組織腫脹,造成下肢冰冷、疼痛,且皮膚出現微小的出血紅點,如果組織過度腫脹,阻擋動脈血液灌流,皮膚就會發紫發黑,需緊急就醫,否則恐得面臨截肢厄運。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說,以往血管阻塞性疾病被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現象,原因為年輕族群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以致血管容易粥狀硬化,甚至產生血栓。
如何避免下肢深層靜脈栓?陳志成提醒,切勿久坐久站,平常應該多喝水,養成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且清淡,冬天氣溫低,應注意保暖。如覺下肢無力、冰冷,走路不舒服,務必立即就醫。
相關新聞
-
四肢冰冷疼痛 小心血管疾病
2015-04-02 21:53:27天氣逐漸轉熱,手腳應比較不會再有冰冷問題,但是台中有位75歲的阿嬤,雖然天氣已回暖腳卻依然冰冷甚至疼痛,就醫後才發現右小腿動脈重度阻塞,幸好及時接受治療,才免於截肢的後果 。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
2017-05-16 12:22:46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便祕「真」傷心!排便太用力頭暈胸悶 恐致腦中風
2021-11-23 21:51:03「便祕」向來是不少人的難言之隱,特別是對於年事已高的人,因為腸道神經反應較遲鈍,排便情況不如過去順暢,是正常的;不過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就必須格外重視。有位60幾歲的病患就曾在上廁所時出現頭暈、胸悶等緊急狀況,多次就醫。
-
認識腦中風 預防保健與急救 |談古論今話中醫(271)
2015-12-11 14:36:21一分的預防勝於十分的治療,治病不如防病。"氣血活絡"中風的機會就少。
-
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掌握判斷關鍵 善用中醫防中風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2)
2019-09-02 11:10:55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近年來受到飲食高油、高熱量、重口味,以及壓力、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中風患者也越來越多。對於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食物是天然的藥物,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遠離中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推薦來預防中風呢?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蔡馥光醫師來談談中風的前兆與預防。
-
治療高血壓 中醫好方法不私藏 |談古論今話中醫(93)
2015-12-30 19:00:24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一般來講我們叫它為隱形的殺手,又叫沉默的殺手,就是說有時候你不注意的話你還不知道你是高血壓,高血壓會引起心臟病 心肌梗塞,甚至腦中風,所以高血壓我們要去注意它、要去量它,尤其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常常量血壓。
-
中風放血急救每個人都適合嗎?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談古論今話中醫(163)
2015-12-30 13:55:12中風發病的6個月以內為治療的黃金期,讓這些患者的肌肉能力、操作能力恢復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甚至是3個月以內更快,WHO在1980年的時候,公布針灸的適應症,就包括中風這一項,針灸的治療,卓中醫師建議越早開始越好。
-
中風最怕後遺症 中醫治療讓中風復健不再難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3)
2019-09-02 11:10:46據報導有一位55歲的水電行老闆3年前,因出血性腦中風造成左側肢體偏癱合併左側視野缺損,經中西醫合併治療,再加上他努力復健,如今手腳運動自如,能快走、跑步,視力也恢復正常。 中醫針灸可以幫助中風患者疏通經絡、調暢氣血和活絡筋骨,利用中藥改善體質,有助於復健。善用中醫治療早日康復是患者一大福音。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蔡馥光醫師來談談如何善用中醫來治療中風後遺症。
-
腎結石越小症狀越嚴重 醫師:放任將致腎萎縮
2019-04-29 14:06:54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千人就有95人(9.5%)曾發生結石絞痛,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每年因尿路結石造成的醫療花費大約是4.35億元左右,而因為結石治療後續衍生的經濟損失則更難以計數,也因此尿路結石在台灣是個非常重要且值得重視的問題。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電視版
2017-05-12 15:35:45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腦中風8大高危險群 定期頸動脈超音波可提早預防
2019-07-11 18:53:201名70多歲何先生患有高血壓,長期以藥物控制,體能狀況還算不錯。某次例行性身體檢查,臺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林信光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何先生的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提醒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隔1年再追蹤,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雖然何先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還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減少中風危機。
-
腦中風復發率高 中醫針灸降6成風險
2018-11-15 21:47:19腦中風,長期佔據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根據衛福部統計,腦中風長期住院與慢性殘障失能的費用,高居健保支出第2名,國內大型的健保資料庫研究證實,西醫治療合併針灸療法,能降低中風復發的風險。
-
避免二度腦中風 注意身體調理與復健
2012-01-06 20:42:35「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台灣每年大約新增3到5萬名的病患,中風病人在中風後5年內,大約有30%會再度中風,而再一次的發病,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
糖尿病族要避免 足部護理不輕忽
2011-11-10 20:37:39美味的甜食相當誘人,但是您知道嗎 ,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糖尿病足」則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即使沒有受傷,糖尿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足部的護理。定期的追蹤,就能避免截肢、甚至危及性命。
-
避免二度腦中風 注意身體調理與復健
2011-12-07 19:59:50「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台灣每年大約新增3到5萬名的病患,中風病人在中風後5年內,大約有30%會再度中風,而再一次的發病,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
四川電梯衝破33樓頂 上海手扶梯害人截肢
2015-08-03 20:27:09近來,中國電梯、手扶梯傷人的問題,頻頻登上媒體版面,禮拜六一位上海清潔工,遭手扶梯夾腳,最後被迫截肢,而之前四川電梯更可怕,竟然是在無人搭乘的情況下,衝破33層樓的樓頂。
-
冷氣團來襲氣溫低 腦中風病患增加
2013-12-20 21:43:57前立委蔡同榮18日突發出血性腦中風,目前仍然沒有脫離險境;最近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急診室的中風病患比平常增加了一成多,醫師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三高病史的民眾,是中風的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防範與保暖。
-
避免二度腦中風 注意身體調理與復健
2011-12-12 00:19:19台灣人「腦中風」每年新增3至5萬名病患。 ,避免二度腦中風 注意身體調理與復健
-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截肢 別讓小傷口變大問題5點提醒
2021-09-29 19:11:22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最大的風險因子來自於破裂的傷口或受損的皮膚,如割傷、燙傷、動物咬傷所產生的傷口;皮膚疾病如蕁麻疹、帶狀皰疹(皮蛇)或乾癬導致表皮不完整,細菌就能大舉入侵造成傷口感染。
-
半夜全身抖動 心房顫動惹禍
2017-11-16 11:09:26今年57歲的張女士,沒有心房顫動的家族史,4年前突然出現心悸等心房顫動症狀,有時半夜睡覺時胸悶、手臂及下巴感到嚴重痠痛,甚至全身像中邪一樣不自覺抖動,症狀持續半年,因睡眠品質不佳影響工作及生活,起初以為是鬼壓床沒有就醫,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就診發現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接受電燒治療,解決長久以來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