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設備產業白皮書 盼國產半導體設備提升50%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05 日訊】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應未來需求,台灣電子設備協會今天(5日)發表產業白皮書,聚焦四大主軸,半導體相關就占了大宗。協會指出,目前台灣半導體設備自給率不到5%,希望藉由政府力量,幫助提升到50%的自給率。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 王信陽:「半導體製造和先進封裝,第3代半導體,這3個大概是我們未來5年,重點中的重點。」

    2019年台灣電子設備產值為2859億元,全球排名第5、市占率為7.3%。其中,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逐年提升。市場預估,2021年台灣將重回全球領導地位。但台灣半導體設備自給率僅約4.4%,台灣電子設備協會認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理事長 王作京:「假設由政府跟業界能夠鼓勵,我們做設備的,能夠自主化,那我想這一個是真正替,台灣的產業扎根的做法。(自給率)5%提升到50%。」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榮譽理事長 葉勝發:「政策只要多,讓台灣一年多做1000億,那我們一家上市公司10億就可以上,我們可以多增加100家的上市公司。」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指出,國際上多由政府扶植半導體,希望政府能培養3到5家獨角獸公司,加速產業發展。電子設備未來應用廣泛,包括5G、電動車等,產能需求大增,跨領域人才培育面臨斷層。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理事長 王作京:「針對到這個半導體,剛剛講的這個面板,以及PCB(印刷電路板),這些能夠開立專門的系所,能夠從年輕人,就讓他能夠了解到。基本的概念,從學校開始。」

    協會為產業把脈,發表台灣電子設備產業白皮書,聚焦「半導體製造」、「先進封裝」、「化合物半導體設備」與「次世代顯示器Micro LED」4大主軸。順應國際潮流趨勢,為產業提出10年黃金願景。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