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共在海關系統移除立陶宛 立方尋求歐盟反制

傳中共在海關系統移除立陶宛 立方尋求歐盟反制(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3 日訊】立陶宛媒體今天報導,部分企業對中國出口再遇挑戰,中國海關傳已將立陶宛自電子作業系統移除,貨物無法清關。立陶宛政府正尋求與歐盟協調,集體反制北京。
調查報導為強項之一的立陶宛新聞網站15min援引一名木材出口商說法指出,在中國的貿易夥伴無法為他近日抵達上海的貨櫃清關,因為在當地海關電腦系統內,自12月1日起就不再有立陶宛這個國家。立陶宛產業聯合會主席楊努列維丘斯(Vidmantas Janulevičius)證實此事。
這名木材商說,數名中國代理商告訴他立陶宛「被刪除」的消息,且除了上海,其他港口也有貨物無法清關的問題。
他的中方夥伴向他轉述海關的說法,亦即貨物只要與立陶宛有關聯,就會被中方拒收。實際案例也顯示,貨櫃可以從德國或任何其他歐盟國家啟程,但只要有任何文件或「證據」顯示貨物與立陶宛有關,就無法進入中國港口。相關資訊獲立陶宛規模最大木材貿易商之一Sprusas證實。
立陶宛中國貿易協會(LCTA)執行長拉德維拉維丘斯(Rokas Radvilavičius)告訴波羅的海通訊社(BNS),中國官方目前未正式發布禁止進口立陶宛貨物,但相關禁令不排除是「內部指示」。
立陶宛外交部及經濟暨創新部皆表示未接獲任何官方資訊。外交部回應媒體詢問指出,知道立陶宛貨物進港清關可能遭遇人為阻礙,將持續蒐集資訊,並已與歐盟聯繫,尋求集體反制中國。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則說,對相關情況已有所準備,將協助遭波及企業取得必要的周轉資金、提高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額。她提到,立陶宛與中國的經貿難題需歐盟介入、集體應對。
楊努列維丘斯指出,歐盟是共同市場、政治共同體,今天中國將立陶宛自地圖抹除,未來難保不會有其他國家面臨類似遭遇。
他並預測,中國官方對外可能將給立陶宛設下的貿易障礙詮釋為「誤會」或「意外錯誤」,但暗中繼續製造麻煩,一如俄羅斯在阻礙中東歐國家減少對其石油、天然氣依賴時,慣用的兩面手法。
立陶宛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向當地媒體表示,專制集權政體本來就無所不用其極,因此經營相關市場的企業要有承擔風險、為自己所做決策負責的準備。
阿爾莫奈特此前接受立陶宛媒體採訪時也曾說,政府可透過提供周轉資金、信貸優惠及開拓新市場機會等方式協助遭中方報復措施波及的企業,但直接補償損失並不合理,沒有理由要納稅人進一步承擔企業經營高風險市場的後果。
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日前接受立陶宛國家電視台(LRT Televizijos)專訪時提到,中國「以經逼政」,實務上甚至會避免將相關手段檯面化到官方政策或措施的層次,以儘可能規避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約束。中方的作為不過是再度驗證,立陶宛必須與遵守法治原則、國際協議的經濟體發展關係,避免非必要風險。
他也透露,近期規劃訪問南韓、日本,供應鏈議題屆時將是會談重點。
中國不滿立陶宛允許設立台灣代表處,已將雙邊關係降至代辦層級,並持續以經貿、政治手段施壓。
不過,立陶宛獲美國一連串具體行動支持,包括提供總價值達6億美元的信貸和擔保、擴大進口立陶宛農畜產品、強化在高科技等領域的投資貿易合作。雙方11月下旬並首度舉行高階印太戰略對話。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立陶宛中國貿易協會的資料,儘管農林牧等產品受雙邊外交風波衝擊,對中輸出受阻,生物科技等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則幾乎不受影響。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徵45%關稅
2024-10-04 20:57:40中共大力補貼電動車,引起各國不滿,繼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後,今天,歐盟成員國舉行投票,同意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加徵最高達35.3%反補貼稅。加上原本的一般關稅10%,等於稅率提高到約45%。外媒報導,法國、義大利等10個國家投票贊成,德國、匈牙利等5國反對,高達12個國家投下棄權票。
-
立陶宛發布印太戰略挺台 16次提台灣!
2023-07-06 19:40:39北約峰會下週將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在此之前,立陶宛政府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內容中有16次提到台灣,顯示立陶宛重視台灣的程度。
-
中共大使脫口總統跳針 結巴狂言台不能簽協定
2023-02-14 11:25:36歐盟智庫知名學者莎達8日與中共駐歐盟大使傅聰對談,有媒體觀察,一路辛辣提問,頻頻打中中共要害、也質疑中共雙重標準。莎達正告傅聰,傅聰的言詞是在威脅歐盟,歐盟當然可以與WTO會員台灣簽投資協定。傅聰聲稱,台灣不可以有總統、不可以簽署條約協定,言詞結巴又跳針。
-
宏都拉斯轉投中共貿易慘 經長斥貿易條件不公
2024-08-13 20:03:54去年,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共,希望藉此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事與願違。不只白蝦出口慘跌六成,雙方得自由貿易協定也陷入僵局。
-
遭中共報復不改友台立場 立陶宛外長:挺住壓力
2023-03-10 12:51:05立陶宛先前因為升高與台灣的關係,而遭到中共的經濟報復。立陶宛外交部長近日受訪時指出,他們挺住了中共給的壓力,並且強調台灣駐立陶宛的代表處將會繼續存在。
-
歐盟領袖面告中共 台海局勢升溫有「嚴重後果」
2023-12-08 07:43:49歐盟高級官員週四在北京見中共黨魁,這是雙方四年來首次面對面峰會,討論了從貿易失衡到烏克蘭、台海等一系列問題,歐盟領袖當面強調,歐盟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希望北京瞭解台海或南海局勢升溫的「嚴重後果」,會後雙方沒有發表聯合聲明。
-
英外相:台海戰爭重創全球經濟 沒有國家能倖免
2023-04-26 21:34:15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日前喊話中共,公開軍事擴張的意圖。25號他在倫敦市長官邸晚宴上,發表年度外交政策演說。他表示,台海戰爭不僅會造成人類悲劇,還將重創全球經濟,不管距離台灣遠近,沒有國家能夠不受影響,而中共更將首當其衝。
-
馬克宏、范德賴恩將訪中 歐盟官員籲不要天真
2023-04-03 12:49:21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即將訪問中國。在此之前,歐盟官員布勒東呼籲,對於中共,「歐洲應該停止天真」。
-
歐中關係逆轉?馬克宏提解決中共結構性問題
2024-05-06 20:45:36歡迎回來。今天,中共黨魁訪問法國,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舉行三方會談。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洲和中國正處於歷史交會點,需要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范德賴恩也談到中共市場准入不公以及過度依賴等問題,她並重申,歐盟決心停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
-
美第一大貿易國不是中國 貿易戰以來首次
2023-02-09 13:48:39美國商務部週二(7日)公佈2022年外貿數據,顯示2022年從中國大陸進口了5千370億美元產品,低於美國從歐盟進口的5千530億美元,中國大陸不再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喪失美國第一大貿易國地位,主因是中共的清零政策,以及美國供應來源的多樣化,特別是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供應增加。
-
報復電動車調查!中共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
2024-01-05 19:36:28去年10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的補貼等問題進行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今天,中共商務部表示,隨著北京和布魯塞爾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共將對原產於歐盟、裝入200升以下容器的白蘭地等酒類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但沒有具體說明任何公司。過去,中共也曾對關係緊張的國家,針對酒類課徵反傾銷稅。2021年,中共為了報復澳洲要求調查Covid-19病毒起源,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關稅,時間長達五年。
-
中歐峰會 歐盟領袖:反對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2023-12-07 19:47:19中歐峰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上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先與中共黨魁會面。米歇爾當面向中共黨魁提出台海議題,指出歐盟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
瞄準中共!歐盟達成協議將禁用強迫勞動產品
2024-03-06 12:57:22再來看到,中共強迫勞動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繼美國在2022年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產品之後,外媒報導,歐盟週二達成協議,禁止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此外,歐盟將監控世界各地有關強迫勞動的報告,並扣押和銷毀違反禁令的產品。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表示: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或T-Shirt最終會進入我們的商店,然後進到我們的家中。現在這已經成為過去式。歐盟將利用市場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擊強迫勞動。不過,這項協議還需要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最終批准。
-
專家:中共可能秘密提供俄國軍事高科技產品
2023-02-22 18:20:12美國表示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英媒引述專家指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4大武器出口國,可能正秘密向俄國出售用於軍事目的的高科技產品,例如無人機及飛彈雷達的電子零件。
-
川普宣布墨加關稅3/4如期實施 中國再加徵10%
2025-02-28 20:25:01新聞一開始,帶您鎖定,美國總統川普週四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將按照計畫進行,3月4日生效,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毒品仍大量進入美國。同一天,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額外再徵收10%。
-
報復歐盟電動車調查 中共開始調查歐盟白蘭地
2024-01-05 17:28:26去年10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補貼進行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今天,中共商務部表示,隨著北京和布魯塞爾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共將對原產於歐盟、裝入200升以下容器的白蘭地等酒類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但沒有具體說明任何公司。過去,中共也曾對關係緊張的國家,針對酒類課徵反傾銷稅。2021年,中共為了報復澳洲要求調查Covid-19病毒起源,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關稅,時間長達五年。
-
荷情報機關:中共對荷蘭經濟安全構成最大威脅
2023-04-18 12:56:5717號,荷蘭情報與安全總局發布2022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是荷蘭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同時,中共也對荷蘭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最大威脅。
-
瞄準中共!歐盟達協議將禁用強迫勞動產品
2024-03-06 17:43:16再來看到,中共強迫勞動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繼美國在2022年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產品之後,歐盟週二達成協議,禁止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此外,歐盟將監控世界各地有關強迫勞動的報告,並扣押和銷毀違反禁令的產品。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在發言中點名新疆,並表示,歐盟將利用市場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擊強迫勞動。這項協議還需要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最終批准。
-
中共對台貿易壁壘調查 陸委會:徒增台業者干擾
2023-04-12 21:32:45中共三天軍演,搭配政治統戰,似乎展開新一波複合式的霸凌脅迫,中共不只要對台劃設所謂禁航區,更可能設下貿易障礙,中共商務部今天宣布,從今天開始,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主要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總共涉及2455項產品,預計調查最長將持續9個月,預計最慢2024年1月12日調查結束。對此,中華民國農委會回應,將配合主管機關經濟部等單位採取相關回應措施。陸委會也表示,政府相關機關將持續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對於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也將給予必要協助,中共對台灣的貿易壁壘調查,只會徒增對台灣業者的干擾,無助
-
中歐峰會今舉行 范德賴恩行程縮水.今晚記者會
2023-12-07 12:47:27中歐峰會今天在北京登場。上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先與中共黨魁會面,下午,兩人將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預計雙方將討論貿易逆差、人權以及台海議題。不過目前,中歐雙方分歧仍然巨大,有消息傳出,米歇爾行程縮水,部分原因是擔憂在北京打電話存在安全問題,中共也沒有按照國際慣例及時擬定聲明初稿,雙方可能不會發表聯合聲明。范德賴恩已經預計要在今晚8點舉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