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師麥傑鑽研漢語奧秘 二度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移居台灣25年的中正大學語言所教授麥傑,近日二度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中正大學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29 日訊】

近年來,世界掀起一股學習漢語新熱潮,但想學好中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在文字書寫方面的困難,很多外國人學了中文之後,嘗試與中國人聊天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雖然聽得懂中文,但是還是無法與人交流。原因是他們很難理解很多中文的真正涵義。

今年57歲的麥傑教授,來自美國,25年前,取得中正教職,移居台灣。他鑽研漢語語言學已有40年,主要研究心理語言學,近年更擴及漢字結構的分析並出版專書,繼2003年首次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之後,今年再度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肯定。

從小在美國中西部小城市長大的麥傑表示,在高中求學時,就被中文的特殊性吸引,在電腦尚未有中文系統年代,他曾經花了1年時間,大量閱讀書籍、拜託同學手寫漢字教他中文。參加東亞歷史文化課程時,還跑到圖書館借書,手寫一篇關於中文的文章;就讀亞歷桑那大學語言學博士班,也在選修非拉丁語系的語言時,毫不猶豫選擇中文。在美國、加拿大任教幾年後,因緣際會下,1997年來到台灣,成為中正大學特聘外籍教授,進而定居台灣。

麥傑說,我們都不記得當初怎麼學母語,大家相信口語就是聽多了就會找到正確的發音、詞彙和語法,而文字書寫就是老師教,學生跟著寫。他表示,寫字和口語一樣,都是大腦長時間自主學習,進而掌握其中的規則。

麥傑指出,在多數外國人眼中,除漢語聲調,漢字的一筆一畫就像是蚯蚓,複雜程度讓人頭大。他表示,不是隨便一個筆畫或字元,就能組合成一個漢字;他一一拆解漢字結構,大量分析漢字的一橫一豎一撇,歸納出漢字書寫系統一套模式,並出版《漢字語法規則》專書,因此,獲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此外,麥傑也曾與中正大學語言所教授蔡素娟一起建置「閩南語口語語料庫」,近日也即將出版如何界定漢語「詞」的書籍章節。而多年投入漢語與漢字書寫系統研究的成果,讓麥傑繼2003年首次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之後,今年再度得獎。

(新唐人亞太電視 方雅嫻 整理報導 / 責任編輯:陳思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