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 學者:重要性大於助台納IPEF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01 日訊】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今天宣布啟動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學者認為這顯示台灣地位大躍升,美國正式將台灣當成如日本、歐盟一般的重要經貿夥伴。新倡議是「迷你IPEF」概念,重要性遠大於協助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
畢昂奇(Sarah Bianchi)今天晚間與鄧振中舉行視訊會議,雙方發起「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探索深化經貿關係的具體途徑並以共同價值觀為基礎推進貿易優先項目,促進創新,為美台勞工與企業帶來包容性經濟成長。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依據台美倡議內容,可切分成3種類型,第一,觸及台美雙邊問題,例如農業;第二,具「迷你IPEF」概念,代表美國決定將印太區域戰略重點放入台美雙邊推動;第三,涵蓋多邊意義,例如WTO改革、產業補貼等議題。
李淳指出,這3個類型是美國目前在雙邊、印太區域、全球多邊貿易推動主軸,也是美國前幾週和歐盟開會重點,反映美國現在已將台灣當成如日本、歐盟一般的重要經貿夥伴,「和其他友邦談什麼,也跟台灣談什麼」,是以往不可能發生的事。
外界關注台灣無法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李淳表示,透過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至少可讓台灣了解美國在印太經濟架構討論議題範疇,包含美國的期待與困難,台灣應如何幫助等;同時也代表台灣未來要參加IPEF已做足準備,「不是陌生人」。
但他強調,新倡議的重要性遠超過台灣能否加入IPEF,從美國決定將與歐盟談論議題也和台灣討論可發現,「我們的重要性比以前大很多」;若只在乎新倡議是否有助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其實「有點太小看了」。
至於同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所主導的美台21世紀新倡議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差異,李淳表示,TIFA主要在解決雙方貿易、投資障礙,例如豬肉殘留值標準、金融投資限制過多等議題,偏向細節、技術性問題討論,但並無法以此了解美國政策的全面性與其在全球、印太推動重點。相反地,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討論議題非常廣泛,與TIFA層次完全不一樣。
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次會議將在6月稍晚在華府舉行,雙方盼在貿易便利化、監管實踐、農業、反腐敗、支持中小企業貿易、利用數位貿易好處、促進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支持環境與氣候行動與標準、國有企業與非市場政策與做法等領域,達成高標準承諾與具有經濟意義成果。
李淳認為,目前看來討論範圍會包含由USTR在IPEF架構下主導的勞工標準、數位經濟、環境與氣候變遷等議題,但未必是建立新規則,也許偏向資訊交流,例如目前的物流之亂,可透過交流,先釐清是否真面臨物流瓶頸或隱含人為因素。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鄧振中:FTA後路仍遠
2023-06-08 19:52:00台灣經貿談判辦公室代表鄧振中,今天(8日)出席「2023新南向論壇」,在會上分享近期與美國簽訂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他指出,目前首批倡議,還只是一小步。
-
避免美台雙重課稅 美參院財委會全票通過
2023-09-15 13:05:06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週四(14日)全票通過美台避免雙重課稅的法案。委員會主席魏登預期,美台之間的避免雙重課稅,應該在幾個月內就能實現。
-
中共大使拿在台勞工當威脅 菲律賓總統將召見
2023-04-20 20:44:53歡迎回來。中共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日前公然以在台菲律賓勞工的安危,要求菲國在台灣議題上表態,一番威脅引發菲律賓政界不滿,要求將黃溪連驅逐出境。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週三表示,他很快就會召見中共大使。而中共外交部長秦剛,明天(21日)將訪問菲律賓,正好就在美菲大規模軍演期間,時間點格外引發關注。
-
2023《全球火力》台灣排名23 空軍實力擠第8
2023-05-29 19:32:18軍事網站《全球火力》,公布2023年軍事實力排行,在145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23。空中實力,台灣拿下第8。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張延廷認為,台灣應針對較弱的部分改進。
-
中共侵台? 美印太司令:有責任阻止且能獲勝
2023-04-19 12:55:58美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週二在國會中表示,對他而言,中共究竟會在哪一年侵犯台灣,時間點並不重要,他的責任就是防止衝突爆發,而若是嚇阻失敗了,美軍將有能力贏得勝利。
-
台美日首度兵推阻共軍 三國後續對話機制受矚
2023-07-17 20:10:11台美日三方首度在日本舉行非官方的兵棋推演,模擬中共以各種形式攻擊台灣和日本的情境。兵推結果顯示,台灣成功抵擋共軍的入侵,達成停戰協議。不過,與會的學者賴怡忠指出,台美日之間缺乏安保對話的機制,是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
美CIA局長:普丁失敗讓中共懷疑能否入侵台灣
2023-02-27 13:38:19國際高度關注台海局勢,26號,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現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軍方高層,對於能否完成對台灣的入侵行動感到懷疑,而普丁在烏克蘭的前車之鑑,更加深了這些懷疑。
-
近8成美國人對台灣有好感 認中共是頭號敵人
2023-03-09 18:35:44美國蓋洛普民調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有77%受訪者對台灣抱持好感,而美國人對中共的好感度則降至歷史新低,只有15%對中國持正面看法,另外,有47%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如果台海爆發衝突,將是對美國關鍵利益的嚴重威脅,更有高達76%的受訪者認為,中共是美國的頭號敵人。
-
美情報總監:侵台全球每年虧損30兆 中共更受創
2023-05-05 19:09:17再來看到,美國情報總監海恩斯在參院聽證會上示警,由於台灣是全世界的晶片生產重鎮,中共一旦侵犯台灣,會對全世界的經濟,造成每年上看30兆新台幣的損失,而中國自己的經濟,也只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
當選中共不敢侵台 川普:我們有很多中共把柄
2023-09-08 20:08:20前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美國總統的話,中共永遠不敢侵略台灣。
-
防止台灣被奪!美議員籲各國擬定制裁中共措施
2023-03-03 22:14:28美國國務院日前指出,如果台灣的先進晶片生產,被中共所控制,全球的經濟恐怕將每年損失約2.5兆美元。聯邦參議員蘇利文又一次,呼籲各國,效仿美國擬定制裁措施,嚇阻中共進犯台灣。
-
大西洋理事會訪台:台灣是全球領導力的典範
2023-11-07 18:35:38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組團訪問台灣,今天獲得總統蔡英文的接見。訪團成員將在台灣展開為期一年的學習生活,並表示台灣全球領導力的典範,有相當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
間諜氣球讓美中關係緊張 傳美國防高層將訪台
2023-02-17 13:14:46中共間諜氣球侵入美國領空,讓美中關係陷入緊張。外媒17日披露,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高階官員,未來幾天將訪問台灣,如果成行,將是2019年時任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林克訪台以來的首次。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天表示,沒有相關細節可以透露,但歡迎任何一個國家對台灣防禦作戰提出有力建言。
-
侯友宜從美返台 民調第二差距賴清德20個百分點
2023-09-22 12:47:31來看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結束八天訪美行程,今天(22日)清晨搭機飛抵台灣,現場有許多支持者接機歡迎。
-
宏都拉斯轉向中共 美籲勿信中共「空頭支票」
2023-03-16 20:41:41美中角力來關心,位於中美洲心臟地帶的宏都拉斯,宣布即將與中共發展外交關係,台、宏邦交傳出生變。對此,美國國務院警告宏國新政府,中共做出的許多承諾都跳票。有分析指出,中美洲是華府的戰略後院,美國長期在中美洲政治、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宏都拉斯轉向,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宏都拉斯靠攏中共。
-
日經:中共對外關係惡化 台灣非官方外交大有斬獲
2023-03-01 17:31:43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上週赴美會見美國副國務卿雪蔓,討論台海安全問題;同時美媒報導華府將擴大在台駐軍人數,這些狀況或許已成台灣外交新常態,但在短短數年前,仍難以想像。
-
中共間諜氣球案後 傳美國防高層17日已抵台訪問
2023-02-18 11:34:24火線新聞,馬上來關心,中共間諜氣球侵入美國領空,美中關係緊張。外媒消息,傳出五角大廈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今天下午四點左右已抵達台灣訪問。這是2019年時任副助理部長柯林克訪台之後的又一次。金融時報則形容為40年來美國國防部高層第二度訪台。中華民國外交部回應,對此沒有資訊可提供。
-
前白宮國安顧問呼籲美承認台灣 軍艦停靠高雄
2023-02-25 11:36:51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今天肯定美軍將增加派駐台灣人數的決定,他更建議讓美軍艦艇停靠高雄港,並將台灣納入東亞集體防禦組織。他也再次呼籲美國正式外交承認台灣。
-
俄羅斯夜襲烏克蘭 導彈和無人機大多被擊落
2023-05-27 20:08:13已經確認,美國將協助台灣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學者分析,此舉意義重大,除了大幅提升台灣「超地平線」連網、強化「抗干擾能力」等優勢,更重要的是將可以真正與美方連網鏈結,形成共同作戰圖像。來看本期的,【國際聚焦】。
-
AIT主席羅森柏格三度訪台 將見3黨總統參選人
2023-10-16 21:25:4815號,媒體報導拜登稱有能力兼顧烏克蘭、以色列。同一天,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與美國國務院亞太局資深顧問羅峻平訪問台灣5天,將與台灣政府高層討論台美關係等議題。羅森柏格表示,台灣是民主的燈塔、是印太區域的重要力量,也重申美國對於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雙方要讓全球更加了解台灣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藉此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