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290億併家樂福 零售業聚焦「荷包佔有率」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7 月 22 日訊】統一這星期宣布出手,收購台灣家樂福股權,外界關注台灣零售業經營樣態出現變化,我們請教高雄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老師,請教您,這起收購,對台灣零售業整體,會造成甚麼影響?量販通路的整合,現在加上還有超商和超市,對零售業,會帶來甚麼挹注?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 吳師豪:

「好,我想第一個統一集團它長期以來的通路策略,就是一個「全通路」,全通路裡頭的實體通路裡面,它就缺了量販跟超市這兩個業態的缺口。所以這是圓了它(統一)的一個拼圖好的目標。第二個當然就是維護它在臺灣零售業的霸主的地位,我想這個是他第二個目的。

當然對他來講,因為這樣子的併購之後,它對於上游供應商的採購力量就會更強大,所以它的獲利空間會更增多,所以製造商來講壓力就比較大了。

還有一個就是各地區的中小型業者,可能受到的衝擊也比較大,我想這個是對整個零售業也好。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個人認為,消費者某種程度在因為統一的併購之後,他可以享受到我在不同通路消費可以相互積點優惠折扣的好處,我想這是消費者的一個優惠,但是統一跟全聯這樣大之後,會不會造成壟斷?

我想全世界其實都有一個趨勢,每個國家零售業態,到最後他們都會剩下3到5家是屬於國家級的連鎖品牌,其他的大概都是地方性的連鎖平台。所以基本上我認為他們要造成壟斷的機會其實不大,不大第一個我們政府會也會管制,第二個就是因為這些產品它不是只有這兩個來源。

不是只有從統一或全聯來。好,消費者可以到,全家可以到美聯社,可以到某某網路上可以甚至Foodponda都有超市,所以只要你去壟斷這價格的話,消費者很容易就逃走了。所以我想他應該不太會採取策略,所以它的獲利空間我剛才講它是往上游的生產製造商的壓縮,應該不會往下去把價格去上漲,這個會把消費者嚇跑。

所以總結來講,我們臺灣的零售業可能會就形成「大者恆大」,剛才我談到每一個業態,最後只剩下3家到5家的大型連鎖企業,是屬於國家級的,那地方型的就壓縮了空間,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零售的版圖的移動。

記者 沈唯同:「教授,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就提到,對於統一取得家樂福,他說彼此不是仇人,希望零售業彼此是良性競爭,怎麼看各家集團,現在各自建立全通路的營運模式,未來會怎麼走?」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 吳師豪:

「其實我們的經濟發展之後,消費者他會去商店購物,其實有各種不同的目的,像我剛剛講,去年臺灣的零售業產值3600多億量,量販店2400多億,也就是看起來,消費者其實不在意「價格」,消費者在意的是其他的服務,譬如說地點的方便,時間的方便,還有他可能選擇的方便性,有很多的因素造成。

所以我覺得其實消費者的需求,是動態變化,所以對於零售而言,怎麼去掌握到消費者的需求,這就變零售業有很大的挑戰。這個挑戰一個就是說,我怎麼去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它的改變。第二個可能就是,我怎麼去引導消費者的需求。

我想這個部分我們來看,這10年來全家便利店就做得很好,所以我想很多消費者都會,或者我的學生都會跟我說,全家4000家店,然後7-11是6500家店,但是他們感覺全家的創新做的比7-11還好,所以這個不是店規模大,就一定會贏得所有的消費者的這個滿意,而是看你是不是能夠去引導消費者,或者是說迎合消費者,我覺得這兩個都是現在的,你所有的零售業都要去思考的。

那量販店或者便利商店,其實它本業者業態之間,他們其實競爭是不大的,因為購物的目的是不一樣,量販店是家庭的需求,這個便利店其實是個人臨時即時的需求,所以我剛才也提到,所以對於統一企業而言,為什麼他要去購併量販店?那是一個不同的需求的顧客,不同的區隔市場。」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